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小霸王 083章攻克豫州宛城
雖然事前想過要檢閱剛剛組建的荊州鐵騎,就和軍師徐庶討論了一番,可是自己怎樣做的細節沒有考慮啊。
不過這也難不倒劉琮,他忽然想起來穿越之前看見電視上播放的一些國家領導人檢閱軍隊的場面,馬上來了靈感,聽見身后號旗一陣風動,劉琮一手扯住馬韁繩一手舉起來示意喝道:“戰無不勝的荊州鐵騎將士們好!”
誰知道這些荊州精兵們什么時候已經準備好了,聽得劉琮這一問候,竟然齊聲回應道:“主公好!”
這是劉琮沒有想到的,高興的幾乎跳下馬來過去抱著這些士兵親上幾口。
再說豫州留守副將曹渙這天正在城樓上巡哨,忽然間一騎曹兵信使拍馬來到城下,高聲喊道:“虎豹騎總管張遼有緊急軍情送達,趕快通報曹將軍。”
哨兵一聽,急忙放下吊橋將信使放進來,曹渙就在城門上接見。
信使遞上張遼書信,曹渙打開看時,只見信中寫道:“據可靠情報得知,塞外烏桓精兵十萬今日進犯,幽州并州兩地告急。奉丞相之命,著豫州守將曹渙馬上調集留守人馬,隨虎豹騎總管張遼趕赴幽州破敵。”
曹渙一見,十分驚訝,問:“張總管虎豹騎現在哪里?”
“張總管奉曹丞相之命,正在鵲尾坡大營調集各路人馬。克日就將往許昌進軍。命令在下通知曹將軍,限時兩天帶領豫州留守人馬登路往許昌集結。”
曹渙一聽,抬手就撓頭皮,蹙著眉頭為難道:“這個
”言下之意有許多困難。
但是,軍令如山倒,困難再大,軍令也必須執行。于是連忙回答:“請回去張總管,末將領命,一定按時起程!”
兩天以后,曹渙帶領匆忙集結起來的數千人馬登路往許昌進軍,午飯之后,來到二郎山前邊空闊處,只見前方一面張字號旗迎風飄拂,旗下數千虎豹騎威風凜凜的列隊等待。
曹渙剛要上前說話,聽得一聲炮響,殺聲震天動地喊起來。
曹渙正在驚訝之時,又見塵土起處,虎豹騎穿過塵土潛地沖殺過來。
曹渙還沒有弄明白怎么回事,早有一員大將騎白馬揮鋼刀天神金剛一般直壓過來,曹渙措手不及,被這員大將揮刀一劈,頓時身首兩段跌落馬下。
這時候三支虎豹騎人馬已經混殺進曹兵大隊里邊,只見戰馬到時,曹兵紛紛避讓逃竄,馬刀揮下,曹兵不死即傷。
曹渙帶領的這數千曹兵,都是臨時組織起來的豫州城防部隊,從來沒于參加野戰,這時候主將曹渙已死,這些曹兵便稀里糊涂的不知道為什么被假裝的虎豹騎殺得死的死傷的傷,還有不死不傷的便四散而逃。
原來劉琮派士兵假裝曹兵信使送信給豫州曹兵守將曹渙,謊稱奉丞相之命調集人馬去塞外抵抗烏桓的進攻,等曹渙帶兵離開豫州之后,于半路將其截殺。
現在曹渙已死,數千曹兵已經死傷殆盡,劉琮知道趙云就在曹渙離開豫州之時,已經帶兵將豫州攻克,便命令青州鐵騎不在追殺四處逃竄的曹兵,然后集中一起往宛城以北進軍。
三千荊州鐵騎,身穿一色的曹兵虎豹騎軍裝,騎著虎豹騎戰馬,隨著劉琮一聲令下,旋風一般直往宛城北邊而來。
只見荊州鐵騎馬蹄嘚嘚如雷鳴一般轟響,裹起的黃塵遮天蔽日,初秋的陽光映照下,劉琮天神金剛一般的身軀和白馬雪王那刺目的毛色浮現在塵埃之上,整個鐵騎軍陣就是一大團土黃色的龍卷風,剛到午后,就來到宛城東門外對面山坡后邊埋伏。
劉琮走到山坡頂部,站在隱蔽處觀察著宛城里外的情況,只見四面大門敞開著,有農夫商旅進進出出的,雖然不見太繁華,但是也顯示出了一片安靜的生活氣息。
劉琮知道,這時候豫州城失手的消息還沒有傳到這宛城。于是轉臉吩咐梁柱兒如此如此。
梁柱兒領命帶領兩個親兵騎馬繞道直奔宛城東門而來,因為走得太急,好像被城上值班的曹兵看出了破綻,梁柱兒三人還沒有到護城河跟前,城門上的曹兵就吱吱呀呀得把吊橋拉起來了。
劉琮在山頂隱蔽處觀察著,看見梁柱兒立在護城河邊,正在和城門上的曹兵說話,又看見梁柱兒不停地朝城墻上的曹兵揮動著手中的書信,住了一會,只見吊橋緩緩的放了下來。
梁柱兒拍馬上橋,卻也不急著往城里奔走,勒馬轉了一圈,抽出腰中寶劍,只見劍光一閃,吊橋上繃得緊緊的曳繩子就嘩哧一聲斷為兩截。有看見梁柱兒拍馬轉身來到另一根曳繩跟前,又是劍光一閃,第二根曳繩頓時斷為兩截。這座吊橋就死死的橫在了護城河上。
劉琮一見,喝一聲:“上馬!沖進宛城!”喊罷拍馬沖在前頭。
霎時間馬蹄聲如雷一般響起,三千荊州鐵騎分為三支人馬,就好像三股旋風,刮過山坡,分頭向宛城三座城門刮過來了。
劉琮在遠處誤以為梁柱兒砍斷吊橋纜繩就沖進城門了,誰知道來到近處一看,只見梁柱兒和兩個親兵竟然被關在了城門之外。
按照劉琮的吩咐,梁柱兒三人過來以后,砍斷吊橋纜繩,馬上轉身沖進城門,殺死守門的哨兵,護住城門不被關閉,等待劉琮拍馬殺進城去。
誰知道這幾個守門的宛城哨兵這一天那根神經靈敏了,他們看見梁柱兒砍斷了纜繩,二話不說,馬上分頭推著城門吱吱呀呀的關上了。
等梁柱兒奔過來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城上一陣手忙腳亂,就有亂箭射了下來,漸漸地這箭鏃就像急雨一般射下,梁柱兒一看打不開城門,只好拍馬越過吊橋,撤到護城河外邊觀察著。082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