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北洋1917 第六百四十八章(中) 短期拿下烏克蘭沒戲
這次協約國發起的亞眠馬恩河夏季攻勢持續了近一個月,協約國的坦克突破了德軍第一、第二線陣地,卻被德軍第二和第三線陣地之間縱橫交錯的反坦克塹壕給困得動彈不得,而伴隨進攻的步兵則干脆被德軍遮斷的炮火隔離在第二線陣地之前無法前進。
雙方近200萬的主力部隊在亞眠和馬恩河大打出手,德軍的重炮始終占有局部的優勢,這優勢抵消了協約國空軍的些須優勢并且還有富裕,魯登道夫手里的預備隊遠比協約國福熙將軍手里的要多,而且德國作為防守的一方處于內線作戰,法國和比利時境內發達的鐵路網使得德軍在兩個方向的調動迅速而高效。
協約國發起的夏季攻勢時候被認為是在錯誤的時間發起的一場錯誤的攻勢,等到了六月底戰役平息下來的時候,協約國回到了自己先前的出發陣地,英軍損失二十一萬,法軍傷亡達二十七萬,而對面的德奧軍隊傷亡大致在三十二萬人左右,更為要命的是,協約國損失了約一半的重炮和幾乎所有投入戰場的近一千輛坦克。
如果沒有美國遠征軍第一集團軍擋住了魯登道夫的反撲,協約國的戰線幾乎都不能維持,至于空軍,雙方打的勢均力敵,協約國被擊落的飛機數量和德軍差不多,或者說,協約國的空中優勢被數量少于他們的德國空軍所抑制了。
協約國夏季攻勢的慘敗使得西線的氣氛愈加緊張起來,在雙方暫停下來舔著各自傷口的同時,不約而同把視線放回了俄國的東線,而就在西線的協約國英法和德奧各自舔著傷口把視線注視到俄國東線的時候。
誰能想到那個中日聯軍部隊為主組成的協約國東線聯軍居然在1918年7月的烏法大平原上搗騰出這么大的聲勢和局面
德國總參謀部和外交部在世界范圍內的情報工作都高效而準確,在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看來,烏拉爾山脈以東從海參崴到車里雅賓斯克如此浩瀚遼闊的土地,應該足夠填飽中國和日本這對東亞戰略同盟對外擴張的胃口,而且還會消化不良
可誰能想到,那個中國王帶領著只有3個中國師和3個日本師團組成的協約國東線聯軍,居然驅使著幾個烏法白衛軍的二線步兵師和志愿者們,一口氣從烏法把蘇俄紅軍主力趕過了伏爾加河而那個中國王親自指揮的烏法戰役,這戰果居然夸張到全殲對方近30萬主力,自身傷亡不過2萬不到的程度
事實上德國最高統帥部內部當時就有分歧,焦點是放在繼續大力扶持和武裝蘇俄政權,讓蘇俄紅軍拖住甚至打敗那個中國王帶領下的協約國東線聯軍,還是直接放棄蘇俄政權,轉而和中日同盟達成默契,雙方瓜分蘇俄后各守邊界相安無事
當然,對德奧同盟國來說,這第二個選擇不過是緩兵之計,由于芬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這些事實上由德奧同盟國扶持起來的新的衛星國已經成立,到時候就讓這些名義上中立的仆從國牽扯住中日同盟的手腳都行。
西線才是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當然,對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領導的德國而言,如果能以現在的雙方交戰分界線實現光榮的停戰,那無疑同盟國一方將成為勝利者,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的損失,遠沒有獲得了上述新的歐洲仆從國的加入所獲得的利益大。
無論從人口、資源還是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以現在的邊界停戰,德國在歐洲大陸上將成為最大的勝利者,沙俄幾乎已經被瓜分的四分五裂,而法國則損失了最大收益最小。英國陸軍的損失應該從海外殖民地獲得補償,至于美國,欠美國巨額軍火援助和貸款的是協約國不是我德奧
如果能把握住單線作戰的機會,把主力全部用于西線,魯登道夫有信心在預定于8月中上旬發起新1918年秋季攻勢中,在西線給英法軍隊以重創,打的好的話,兵鋒直指巴黎都未嘗不是沒有機會,當然,更好的結果,是把法國戰場上兵力日益龐大的美軍狠狠的修理一頓,如果美軍在前線出現了巨大的傷亡和戰俘,那么,那個威爾遜總統如何應對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只怕還是個巨大的挑戰。
“我親愛的保羅,東線的局勢的確有點超乎我的想象,那個中國王簡直就是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我也很納悶他是怎么通過7500公里的鐵路線保障那支協約國東線聯軍的后勤物資和軍火彈藥的供應的,一般情況下,就算是我們德國精銳部隊,打過一場50萬人參戰規模的戰役后,無論如何都需要1、2個月的時間進行休整和補充”
魯登道夫點著手里的香煙,皺起眉頭,顯然面對元帥閣下略帶不滿的情緒,也有點犯難,不知道怎么解釋才好。
“埃里希,我的參謀長閣下,你確定我們駐扎在烏克蘭的第10集團軍加上烏克蘭民族軍的那些烏合之眾能擋住中國人的腳步么依著我看,西佩特留拉的烏克蘭民族軍主力頂多不超過3個師,其余新組建的部隊戰斗力比蘇俄紅軍都不如,現在想想,我們當初遣返了那90萬沙俄戰俘回給烏里揚諾夫組建蘇俄紅軍,可真是有點劃不來”
興登堡舉著個煙斗,大胡子修剪的一絲不茍,光禿禿的腦門上已經有了點油汗,在53歲的魯登道夫這位副手面前,以長輩和伯樂形象出現的德國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此刻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憂慮。
“保羅,協約國組建東線聯軍,擺明了就是想讓我們回到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中,那個中國王現在扶持起個什么伏爾加聯邦,一口氣占領了那么多地方,連鄧尼金也帶著頓河和北高加索的白衛軍投奔了伏爾加聯邦,他這么短時間地盤和人口膨脹的這么快,要我看,光解決糧食問題就夠他折騰的,所以我判斷聯軍要在短期內拿下烏克蘭這絕不可能”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