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天下梟雄 第三十四章 泊舟九江
榜上不要太難看。
夷陵縣是在無聲無息中占領,縣內只有數百守軍,在隋軍強大的壓力下開城投降,當夷陵縣的民眾醒來時,城頭上的旗幟已經變成了隋朝赤鷹戰旗。
一隊隊隋軍士兵在大街巡邏,糧倉和官衙全部被隋軍占領,王君廓在占領夷陵縣和宜昌縣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定蜀堡的鐵索橋斷掉,并在江灘上安排一艘渡船,運送需要過江的民眾。
應該說斷掉鐵索橋這一招極為毒辣,除非有渡船,否則軍隊只能去數百里外的江陵縣渡江,那邊唐軍有百余艘大船。
王君廓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將先后俘獲的近七千唐軍全部編入隋軍,進行強化訓練,所有隊長以上軍官全部由隋軍擔任,這樣以來便使得隋軍在夷陵郡擁有了一萬七千軍隊。
王君廓隨即派人東去,向主帥楊元慶匯報此事。
王君廓的一萬騎兵從東至西,一共走了十五天,但從進入江夏郡唐軍境內到夷陵郡,卻一共用了五天五夜,晝伏夜行,極為謹慎小心,遠遠避開唐朝駐軍,避開縣城,在偏遠的鄉間行軍。
盡管隋軍萬分謹慎,但還是在過南郡時,被紫陵縣的地方官府發現了,紫陵縣縣令接到村民稟報,發現一支萬人騎兵過境。縣令立刻派人趕赴江陵縣向南郡太守稟報,發現一支行蹤可疑的軍隊,難以確定是唐軍還是隋軍。
南郡太守趙松意識到事態嚴重,荊襄唐軍不可能有一萬騎兵,他立即找到南郡駐軍,請他們用鷹信向李孝恭匯報,當李孝恭接到這份緊急報告時。已經是紫陵縣發現隋軍過境的第三天清晨。
而王君廓已經在前一天晚上奪取了宜昌縣,李孝恭站在城樓上,注視著信鷹漸漸消失在南方盡頭。他的心卻變得異常冰冷,一種直覺告訴他,宜昌縣已經丟了。
旁邊。荊州行臺長史高士廉低聲勸道:“殿下,還是要立刻通報朝廷,加強蜀中的防御,防止隋軍趁虛進攻巴蜀。”
高士廉是北齊宗室之后,也是長孫晟內兄,長孫晟去世后,他便將妹妹和外甥接來家中恩養,又按照長孫晟的遺囑將外甥女許配李世民,他和李家關系極好。
李孝恭搖了搖頭,“等晚上沒有回信再匯報吧!”
他嘆了口氣。轉身下城,高士廉望著李孝恭落寞遠去背影,他也為之嘆息一聲,他能理解李孝恭此時的無奈。
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暴跳如雷。但并不代表他不著急,如果鷹信能及時送到,那么憑借三千守軍,也完全能守住宜昌縣,甚至隋軍過江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隋軍已經奪取宜昌縣,那唐軍大舉反撲也不會有效果。李孝恭此時心中的焦急和苦澀,實難以對外人表達。
不過高士廉也知道,隋軍占領夷陵,其實對荊襄戰役影響并不大,隋軍雖然扼斷掉了唐軍撤回巴蜀之路,但唐軍還可以撤回漢中。
隋軍占領夷陵道的真正威脅其實是巴蜀,是對整個唐朝大局的影響,高士廉憂心忡忡,應對夷陵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朝廷在巴蜀部署重兵,就不知朝庭有沒有這么多兵力部署?
李孝恭離開城墻,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騎馬向王府緩緩而去,此時李孝恭心中一片混亂,他有點不知該從何著手了。
北方數十里外便是徐世績的四萬大軍,東面是十余萬從江南殺來的隋軍,現在又有一支隋軍殺向夷陵。
整個荊襄面臨隋朝二十萬大軍的三面包圍,而他手中只有八萬軍隊,他該怎么應對?
李孝恭回到王府,走進了自己的書房,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盤前,默默注視著沙盤上的荊襄各地,隋軍所在位置都已查上了紅旗,只覺殺機重重,一場大戰即將在荊襄大地上爆發。
杜伏威的軍隊從江北殺向永安郡,蕭銑的軍隊從江南殺向江夏郡,而大江中還有一隊由數百艘大船組成的隋軍船隊。
還有南陽郡的徐世績部,四萬大軍兵壓襄陽,而他的軍隊主要集中在襄陽、南郡、江夏、安陸四郡。
他只有八萬軍隊,不可能分布得太廣事實上,像南面的巴陵郡和長沙郡,也只各有兩千駐軍,象征性地駐扎一點軍隊,而其他清江郡、沅陵郡、武陵郡等等,根本就沒有軍隊駐扎。
李孝恭拾起一面紅旗,插在宜昌縣上,先姑且當做宜昌縣已失去,這時,李孝恭看到了安蜀城和岐亭鎮之間的鐵索橋,他思索了片刻。
其實從這座鐵索橋上便可以看出楊元慶奪取夷陵郡的戰略用意,他如果是想從西面進攻南郡,那么這座鐵索橋必然不會拆,他們不能斷自己的路。
而如果楊元慶的戰略企圖是兵指巴蜀,那么隋軍一定會拆掉這座鐵索橋。
想到這,李孝恭立刻回頭喊道:“來人!”
兩名親衛快步走進書房,躬身道:“請殿下吩咐。”
“向林都尉轉達我的命令,立刻派人去岐亭鎮探查鐵索橋的情況,明天天亮前必須回復!”
“遵令!”
兩名親衛行一禮,轉身退下去了,李孝恭又背手站在沙盤前,現在隋軍還在西進過程中,戰役還一時打不起來,現在的關鍵就在朝廷,朝廷能派來多少援軍?
此時,李孝恭心中充滿了對援軍的期盼。
廣闊的江面波光浩淼,遠處江天一色,一堆堆白云儼如小山般堆砌在碧波萬頃的江面上,這里是長江九江郡境內,一支由近五百艘海船組成的船隊正劈波斬浪向西航行。
巨帆鼓起,借著東風之力,船行疾速,前方離九江郡郡治湓城縣已經不遠了。
從江陽倉出發,隋軍千艘大船兵分兩路,一路沿著通濟渠北上黎陽,將二十萬石糧食和大量的物資運去黎陽倉,世子楊寧也跟著船隊北上,返回太原。
另一支船隊由楊元慶率領,船中乘坐一萬騎兵,運載三十萬糧食和大量草料以及兵甲等物資前往荊襄,用來支援荊襄戰役,他們的目的地是江夏郡,在江夏縣建立隋軍的后勤補給基地。
在第一艘大船船頭,楊元慶負手而立,遠遠地凝視著遠方江面,數百只白鷺在江面上盤旋翱翔,整個江面呈現一種淡淡的綠色,水質清澈,遠方天空更是純凈得如同一塊湛藍的寶石,碧水藍天,這就是大隋的長江。
“殿下,前面就是湓城縣了,還有十里。”
一面親兵指著遠方出現的小黑點,天氣晴朗,視距極遠,可隱隱看出是一座城池的輪廓。
楊元慶點點頭,“在湓城縣停一個時辰。”
他需要接見一下九江郡的太守,安撫地方官,這一點很重要,他不僅要安撫江南,同時也要安撫長江沿岸的各郡官員。
其實還有豫章郡、宜春郡、廬陵郡、臨川郡、鄱陽郡等等,這些州郡都不靠長江,只能讓岑文本替自己去安撫了。
楊元慶大的思路又轉到了王君廓身上,從時間上來說,他早就應該抵達夷陵郡,不知他有沒有奪取宜昌縣,這關系到奪取巴蜀的重大戰略計劃。
如果奪取宜昌縣失敗,那么唐廷就有了南下巴蜀的退路,這是楊元慶絕對不愿看到的一幕,那他只有在荊襄戰役結束后,強攻漢中,掐住漢中,扼斷李淵遷都巴蜀的企圖。
但是漢中地勢險要,加上又有羅藝這個善戰者鎮守,隋軍攻打漢中勢必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此時楊元慶最關心的,就是夷陵的情況,憑王君廓的謀略,希望自己沒有看錯人。
船隊漸漸到了湓城縣,桅桿上,一名船員高高揮舞紅旗,示意后面的船只在湓城縣停靠。
船只漸漸放緩了速度,楊元慶的大船向碼頭上靠去,湓城縣緊靠長江而建,相距江邊只有一里,是一座大縣,人口達三千余戶,
碼頭上敲鑼打鼓,彩旗飛揚,熱鬧異常,數萬九江郡民眾齊聚碼頭,歡迎楚王殿下到來,當船只漸漸靠上碼頭時,碼頭上歡呼聲響徹震天,數萬民眾情緒高漲,為之沸騰起來。
碼頭上已經等待了數十名官員,為首官員正是剛上任豫章郡太守的岑文本,旁邊還有幾名高官,九江郡太守和鄱陽郡太守,以及長江對岸的蘄春太守,以及各郡長史及司馬。
這些原本都是蕭梁國的官員,由蕭銑任命,蕭銑投降唐朝以后,這些官員也紛紛上書愿投降大隋,楊元慶則命岑文本安撫他們,依然讓他們官任原職,以維持蕭梁故地的穩定。
這時,岑文本帶領官員們上前見禮,十幾名官員一躬到地,深深施禮,“參見楚王殿下!”
“各位使君請免禮。”
楊元慶笑著一一扶起眾人,好言安撫,表示朝廷會重視南方各郡,和北方一樣輕徭薄賦,同時也會保護官員們的利益不受侵害。
總之就是要他們安心為官,替隋朝穩住南方局面,至于是否貪贓枉法等等違法之事,現在不考慮,以后統一天下后,再慢慢來算帳,
就在這時,楊元慶忽然看見不遠處停著一輛馬車,馬車窗里有一雙清澈明亮的深眸正默默注視著自己。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