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辛亥大英雄 第651章 高興和失落
人未到名已揚!
楊秋就任總統后的首次赴美訪問引發了轟動,尤其在之前刻意制造懸念,引發眼球效應的兩枚重磅炸彈相繼爆炸后,連普通美國孩子都知道有位叫“中國楊”的人要來美國了。因為他們的爸爸每天都在數日歷,將8月1日那天用紅筆圈了幾遍,媽媽也不知從哪找來看不懂的地圖,說要找到那個叫中國的國家。
得知他啟程后,率先回國的詹森大使和美國國務卿史汀生一起,在國會發表了促進中美合作的演講,詳細闡述中美近30年來的外交走向,認為中美間沒有任何利害沖突,兩國經濟互補性極強,是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他們還公開贊揚楊秋信守承諾,遵守契約精神的作風,并大加贊賞他在建設國家、實施義務教育、提高人民福利等等事情上做出的卓越貢獻,甚至贊其為東方華盛頓。
楊秋是不是華盛頓各有說辭,但他在國家轉型時期的強硬手腕、把握國家脈搏和時代方向上的能力有目共睹,連最挑剔的政治評論家都不得不承認,20年內將一個擁有4.7億人口(1929年統計數字)的半殖民地國家帶到今天這個地位,用偉大來形容都毫不過分。
他手持權杖對憲法宣誓的照片,已經破天荒的第四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翻遍歷史,從中國走出古老邁向近代后。還沒有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能達到他這樣的高度,連在西方非常有影響的李鴻章、嚴復等人都做不到。更難得的是,他還非常的年輕,精通數國語言,思想和行為風格更趨同西方世界!這樣一個人在美國最危難時前來訪問,即使沒有前面兩次的故作懸疑,也足夠引爆所有眼球了。
所以當北京號戰列艦橫穿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達紐約港時。甚至已經無法用盛大這個詞來形容,那副景象連甲板上站坡的海軍水兵都頭皮發麻。人海!徹徹底底的人海,滿眼望去只要能站立的地方都被擠滿。連遠處大樓樓頂和吊車上都能看到人影,形成了一片灰藍色的壯觀海洋!
旁邊,美國海軍鳴禮炮二十一響。碼頭上國歌高奏,包括史汀生在內的美國高官翹首以盼,當身著鵑花色旗袍的苗洛挽著楊秋出現在舷梯盡頭,從全美各地趕來歡迎楊秋的旅美華僑更是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那種呼喊,那份熱切,讓每一位隨同訪問的人都渾身酥麻,水兵們昂首挺胸雙拳濕熱。19年的跋涉!19年的戰斗!19年的努力!19年的揮汗如雨......在歐美最虛弱的時刻,他們終于肯正視五千年的綿延!終于肯將最響亮的歡呼,送給......我們的總統!
美麗大方的美國女孩獻上鮮花后,楊秋檢閱了美國海軍儀仗隊。還和史汀生等官員一一握手。雖然他之前兩次來美國,但那時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所以美國政府只能給待遇而不能給規格,現在則完完全全是最高級別的規格。
史汀生帶著楊秋走向記者,本來是沒這個項目的。畢竟上次林肯紀念館前的一幕給美國上下印象太深,但在兩枚“炸彈”相繼爆開后,美國記者們早就按耐不住,所以美國政府也只能接受意見,答應讓楊秋在碼頭接受公開采訪。
“總統先生,關于此次經濟危機您是怎么理解的?”
“您真帶來數十億訂單嗎?”
“我是時代周刊記者。請問您為什么要招募那么多我國工程師,是趁火打劫嗎?”
各式各樣的提問瞬間涌來,即便早已商量過該如何應對的顧維鈞都措手不及,唯有楊秋表現自如,站在被士兵隔開的圓圈中間,面帶微笑:“我知道大家想問什么,但我希望所有人都明白,我們已經邁入一個艱苦的時代,僅靠一些訂單是不可能讓經濟復蘇的。”
他一開口,沸騰的記者們立刻都安靜下來,互相看著暗暗驚訝,這算什么意思?沒有訂單,不是來救市的?
面對變成質疑的目光,楊秋的嘴角又勾起少許:“但是!我們不能放棄任何自救的機會!還應該摒棄封閉市場的自救行為,因為高高地貿易壁壘會只會使危機更加嚴重!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利用雙方的優勢進行互補。所以我來了,帶來些訂單,但更多的是市場,一個大市場!一個!正在發展中,還有各式各樣問題,各式各樣困難,卻有4.7億人口的市場。”
4.7億人口的市場......上帝,難道中國準備向美國全面開放國內市場了?剛被打到谷地的心思在這兩句話后又瞬間升至頂峰。開玩笑,4.7億人口啊,就算一人買一雙美國皮鞋,那也是4.7億雙,能塞滿全美國的海輪。
“市場很大但也非常狹窄,因為我的國家中半數人民還在溫飽線上掙扎。他們買不起高價商品,他們需要的是醫藥、教育、電燈、公路、鐵路等等最基本東西。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不合理的法律影響著我們兩國之間的正常交流,我們對世界有過承諾,也希望得到世界的承諾,希望取消那些不應該存在的歧視性法律!所以我來到這里,希望聆聽更多的聲音,希望更多的專家和工程師去幫助我們解決建設遇到的麻煩,更希望能盡早會晤胡佛總統,一起解決彼此之間遇到的問題,我相信......幾天后,你們想知道的答案都會出現!我更相信,中國和美國之間沒有矛盾,沒有沖突,只有友誼。只有合作!”
賣足關子的簡短發言就像在記者們心頭塞上一只小貓,撓的七上八下,恨不能拽住楊秋問個清楚,到底帶來多少訂單,到底準備開放多少市場。但不管如何,講話中“發展中國家”“帶來些訂單”和“4.7億大市場”“不合理歧視法律”這幾個概念,還是讓美國上下慢慢體會出其中的意味。很明顯。這位被譽為世界領袖之一的新總統肯定帶著天價訂單,而且準備用撬開影響中美交流的《排華法案》。
這番講話讓美國上下既期待又不滿,期待的是市場和訂單。是中美互補,不滿的是中國首次對美國法律的指責。當然,對最后這些話不滿的只有那些政治家。至于老百姓還是很希望用取消法案換取訂單的,所以連疲乏已久的股市都在頃刻間上漲5點,似乎在預示著什么。
有人高興自然就有人不快。
楊秋光鮮奪目揣著神秘訂單抵達紐約時,古比雪夫率領的蘇聯代表團卻一下子從云端墜落。為了能撿更多便宜,古比雪夫和蘇聯專家們花了一年多時間旁觀危機,草擬清單,一直等到確定危機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后,才出手。
果不其然,他們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最高規格接見,左手黃金右手外匯。從引進人才到購買機器,幾乎是無往不利。
這時段好日子,原本需要3000萬美元的鋼鐵廠只要1000萬就能打包買走,以前讓蘇聯垂涎的機器設備價格低了一倍!還有好多內戰時逃到美國的前俄國人因為危機開始返回,甚至有不少美國人都攜帶家眷移民蘇聯。
這是蘇維埃的好日子!是國家最重要的轉折時期。是一個可以快速完成工業化,縮短與世界主流工業國家差距的大機會!原本所有人都覺得這種好日子會一直下去,因為經濟危機會已經讓英美帝國主義不得不低下頭仰視蘇聯,但卻沒想到......突然間一切都變了!
4130萬美元橫掃二手船市,總額高達每年1億美元的年薪讓原本準備前往蘇聯的美國專家開始猶豫,還有風傳已久始終神秘的大訂單。直接就讓想購買的商品機器價格暴漲30有余!
這不是耍人玩嗎?精心準備的大采購計劃才到一半,東西卻比之前漲價很多,這該怎么辦?望著報紙上楊秋在紐約接受采訪的照片,古比雪夫心底一陣煩躁:“有回電嗎?總書記有什么指示?”
“總書記同志要求我們,不惜代價盡可能多的采購繼續機器設備,務必要在中美聯手前完成全部采購,實現國家工業現代化。”紐波特一事無成的科尼采夫站了起來。要說蘇聯代表團中誰最恨楊秋,那么肯定非他莫屬了。所以立刻拿起莫斯科的電報,激動說道:“部長同志,我也覺不該停下,應該不惜價格盡管完成采購。否則中美一旦達成某些協議,或......真有大訂單挽救美國經濟的話,總書記同志規劃的工業計劃就會受到影響。”
古比雪夫何嘗不怕破壞斯大林的工業計劃,但問題是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采購規模將比之前預料的小很多。蘇聯已經不是以前的俄國,歐戰時耗盡國力,又經歷了數年的內戰,最該死的是,還被楊秋趁火打劫搜刮走數十億財富!導致國家外匯和黃金儲備嚴重不足,工業凋零嚴重!如果購買數量縮減得太厲害的話,就肯定會影響五年計劃的完成。
至于救市......可能嗎?他搖搖頭:“救市是不可能!一年多來美國已經有2000億美元財富被蒸發,沒有任何力量能救助他們。”
“但是萬一呢?萬一......楊秋真拿出上百億工業訂單呢?如果他開放更多市場,4.7億人口會需要很多很多東西。”科尼采夫據理力爭。
但古比雪夫還是不信,2000億美元的損失,這個窟窿.....誰能堵?所以想想后,還是把電報放在了邊上:“再等一等。”
他不知道,這一等其實就是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