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唯我獨裁 >> 目錄 >> 【大國崛起】登云級戰列艦 |
【大國崛起】登云級戰列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唯我獨裁 【大國崛起】登云級戰列艦 19世紀最后十年期間,中華帝國面臨來自日本海軍和俄國海軍的軍事威脅和武裝挑釁,海防日益緊張。甲午戰后,中華帝國僅有的定遠和鎮遠二艦作為甲鐵戰列艦在亞洲稱王稱霸的時代過去了,帝國海軍急需要新式戰艦補充海軍。 為了對抗日本海軍主力艦富士級戰列艦,中華帝國向英國巴羅因弗內斯的維克斯船廠訂造兩艘戰列艦,此即為登云級戰列艦。 登云級戰列艦作為中華帝國海軍的首級全鋼制戰列艦,其意義重大。由懷特主持設計的該級戰列艦以英國最先進的威嚴級戰列艦為藍本,針對日本海軍富士級戰列艦進行優化設計,其主炮倍徑比富士級高了5倍達到40倍徑,威力和精度增加很多。裝甲防護方面采用德國新式克虜伯裝甲,比富士級使用的哈維鋼甲的抗打擊力強很多。雖然該級艦在航速上略低于富士級的18節速度,但該級艦作為世界海軍第一個裝備無線電系統和電話系統的戰列艦,其海戰時的作戰效率提高數倍。當然,這些電訊設備在當時還是一個奢侈品,因此登云級戰列艦的造價也就高出了很多。 不過,物有所值。在此后的中西戰爭、中俄戰爭和中日戰爭當中,登云級戰列艦表現出眾,在主力艦決戰當中戰功彪炳,為帝國海軍的崛起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登云級戰列艦,因其加高了干舷,成為中華帝國首次擁有深海作戰能力的戰艦,因此西方代號旅洋級一等戰列艦。 登云級戰列艦,同級建造兩艘,分別是登云和踏云。 登云級戰列艦詳細參數:僅供參考、交流之用,歡迎海軍發燒友們參與畫圖作業 船名:登云號 國籍:中華帝國 船型:戰列艦 舾裝完工:1897年 排水量: 14,011噸輕載;14,785噸標準;16,057噸正常;17,073噸滿載 尺寸:全長/水線x最大寬度x吃水 426.51英尺/426.51英尺x75.00英尺x27.49英尺(正常裝載) 130.00米/130.00米x22.86米x8.38米 軍備: 4-12.01英寸/305毫米火炮(2x2火炮),865.70磅/392.68千克炮彈,1897式 后膛炮安裝在科爾斯/愛立信式旋轉炮塔內安裝 在中心線艏尾,均勻分布 12-5.98英寸/152毫米火炮(6x2火炮),107.15磅/48.60千克炮彈,1897式 速射炮安裝在旋轉炮塔內(在炮塔座上) 16-3.46英寸/88.0毫米火炮(8x2火炮),20.79磅/9.43千克炮彈,1897式 速射炮安裝在旋轉炮塔內(在炮塔座上) 8-1.85英寸/47.0毫米火炮(4x2火炮),3.17磅/1.44千克炮彈,1897式 速射炮安裝在甲板炮座上安裝 4-1.46英寸/37.0毫米火炮在單裝炮架內,1.55磅/0.70千克炮彈,1897式 機關炮安裝在甲板炮座上安裝 舷側重量5,113磅/2,319千克 每炮備彈,主炮組:150 2-17.7英寸/450毫米水線上魚雷 裝甲: -裝甲帶:寬度(最大)長度(平均)高度(平均) 主要:12.2英寸/310毫米277.23英尺/84.50米10.40英尺/3.17米 艏艉:3.15英寸/80毫米149.25英尺/45.49米10.40英尺/3.17米 上部:2.36英寸/60毫米277.23英尺/84.50米8.01英尺/2.44米 主裝甲帶覆蓋100的正常長度 -魚雷防護壁: 1.18英寸/30毫米277.23英尺/84.50米26.31英尺/8.02米 -火炮裝甲:正面(最大)其他炮室(平均)炮塔座/地井改速射炮(最大) 主炮組:5.98英寸/152毫米-- 二級:3.94英寸/100毫米-- 三級:2.36英寸/60毫米-- 四級:1.18英寸/30毫米-- -裝甲甲板:2.48英寸/63毫米,指揮塔:15.75英寸/400毫米 輪機組: 燃煤式鍋爐,單往復式的蒸汽輪機, 直接傳動,2軸,10,391指示馬力/7,752千瓦17.00節 航程7,000海里在10.00節 最大排水量下燃料倉載重2,288噸(100煤炭) 人員配制: 耗資: £1.292百萬/5.167百萬 正常排水量分配重量: 武裝:639噸,4.0 裝甲:4,430噸,27.6 -裝甲帶:1,980噸,12.3 -魚雷防護壁:319噸,2.0 -武裝:754噸,4.7 -裝甲甲板:1,161噸,7.2 -指揮塔:216噸,1.3 輪機組:1,889噸,11.8 船身,配件&設備:7,052噸,43.9 燃料,彈藥和補給:2,046噸,12.7 雜項重量:0噸,0.0 全面生存力和抗浪能力: 生存力(擊沉該艦所需的非致命貫穿命中彈): 20,611磅/9,349千克23.8x12.0英寸/305毫米炮彈或3.7枚魚雷 穩定性(低于1.00為不牢固):1.18 定傾中心高度4.4英尺/1.3米 橫搖周期:15.0秒 穩定性-作為炮擊平臺(平均50):77 -后座力效果(限制角不應超過1.00):0.45 航洋性能(平均1.00):1.55 船體線形特征: 船體有充足的艙板 和方形船尾 填充系數:0.639 長寬比:5.69:1 船身長度因素下‘正常速度‘:24.34節 動力轉到波的形成在最高航速:44 調整(最大穩定性0,最大堅固性100):50 船艏像(正數角船艏像向前):0.00度角 尾外伸部分:0.00英尺/0.00米 干舷高度(測量位置同總長的百分比): -船首:22.70英尺/6.92米 -前甲板(20):14.47英尺/4.41米 -中央(50):14.47英尺/4.41米 -后甲板(15):14.47英尺/4.41米 -船尾:14.47英尺/4.41m -平均干舷高度:15.13英尺/4.61米 船前部易上浪 空間-船體水線下(彈藥庫/輪機倉,低更好):95.2 -水線以上(生活/工作區,高更好):94.8 水上機區域:25,303平方英尺或2,351平方米 排水量因素(排水量/裝載):121 結構重量/船體表面面積:201磅/平方英尺或982千克/平方米 船體強度(相對值): -橫截面強度:1.43 -縱向強度:3.02 -綜合強度:1.54 輪機倉,儲物倉,水密倉的船體空間充足 人員生活和工作區域充足 船有緩慢從容的橫搖,優良穩定的火炮平臺
卓越的航洋性,舒適的,在惡劣天氣下她的火炮仍能開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