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之最風流 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
荀諶問荀貞打算何時出兵爭徐,荀貞正待回答,門外忽有人來報:河內急信。
卻是河內袁紹遣人送來了私信一封。
荀貞即令將信呈上,展開觀看,看罷,心中想道:“這件事終於來了!”抬頭看向堂上,見戲志才、荀攸等人都在看著自己,等自己說話,遂令左右把信遞給戲志才,叫諸人傳看。
戲志才看罷,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
荀彧看罷,雙眉緊蹙。
荀衍、荀諶兄弟看罷,面面相覷。
荀攸看罷,神色未變,只是在把信遞還給荀貞時,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袁本初不足與謀。”
荀貞接住信,隨手放在案上,問向諸人:“諸位都看過此信了,對袁將軍在信中的所言,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荀彧自看過信始就深深不滿袁紹信中所言,如鯁在喉,遂當先開口說道。
他挺身正坐,嚴肅地說道:“天子雖尚未歸洛,而董卓已敗退長安,今董卓又廢五銖,鑄小錢,倒行逆施,長安百姓民不聊生,民怨沸騰,而關東州郡,現今無不以反董為號,天下之勢不可逆也,由此可見,董卓之敗只是早晚的事,而如按袁將軍信中所言,則天下將危。”
荀貞點了點頭,問戲志才,說道:“志才,卿何見也?”
戲志才輕笑了一聲,說道:“觀袁本初此信,滿篇讀下來,我只看到了兩個字。”
“哪兩個字?”
“‘無謀’。”
“噢?”
“袁氏四世三公,為國所重,當董卓亂朝之時,天下志士無不蹺足以望之,何以?無它,唯望袁氏可解國難、扶漢室而已,不辭千里而奔從袁本初者如云。山東起兵,共討董卓,袁本初為盟主,懷國仇家恨,而卻安兵不動,已失天下人望,今其復又欲行廢立事,可笑可笑!”
卻原來,袁紹此信中,講的不是別事,正是他想要廢掉當今天子,改立劉虞為帝。袁紹在信中說:我與韓文節共謀長久之計,要使海內見中興之主,如今長安名義上有幼君,卻不是漢家血脈,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過他?以我與韓文節之見,當前應舉二事,一則派兵駐守關津要塞,使董賊衰竭而亡,二來便是東立圣君,如此,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在信末,袁紹詢問荀貞的意見。
當初靈帝末,靈帝喜歡幼子劉協,想立為太子,可一直沒能立成,靈帝駕崩后,他的嫡長子劉辯繼位登基,便是后世所說的“少帝”,劉辯的舅舅是何進,所以劉辯是得到何進、袁紹等支持的,可最終劉辯卻被董卓廢黜,劉協登基成為了當今的新天子。可以這么說,劉協的這個帝位本來就是沒有得到袁紹和一些士人的認可的,那么袁紹在這個時候,提出廢掉劉協,改立天子,看起來好像是“不可思議”、“膽大妄為”,可從袁紹和那些本就不認可劉協的士人們的角度去看,卻也是順理成章,可以理解的。至於袁紹信中所說:長安的今天子不是“不是漢家血脈”云云,這顯是污蔑之詞,只是為了給廢立天子找到一個借口。
袁紹以己度人,他覺得他不認可劉協,韓馥亦同意他的觀點,那么他就認為荀貞做為“士人一黨”,做為“袁黨”的一員,應該也是會同意他的這個建議的,所以寫了這封信來,雖是在信末“禮貌客套”地“詢問荀貞的意見”,而實際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貞的“支持”。
荀貞現今為一郡太守,在群雄中,地盤雖不大,只是普通,但他帳下精兵強將,又有光復洛陽之名,故而,袁紹是很看重荀貞的支持的。
聽完戲志才的意見,荀貞又問荀衍、荀諶兄弟:“二兄以為如何?”
荀衍、荀諶的年齡都比荀貞稍大,因而荀貞稱他兩人為“兄”。
荀衍說道:“天子無失德,雖西遷長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廢立,難道以為他是伊尹和霍光么?”
荀諶同意荀衍的意見,說道:“昔年鄭國和息國因言語不和而失和,息侯伐鄭,而最終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國將亡。‘不度德,不量力’而欲行廢立,袁本初可謂今之息侯。”
荀貞問荀攸:“公達,卿以為呢?”
荀攸說道:“袁本初不臣之心,昭然已揭。”
戲志才、荀彧等人已經把該說的話都說得差不多了,所以荀攸沒有多講。
荀貞說道:“如此,卿等是都認為:我應該拒絕袁本初此議了?”
戲志才說道:“正該如此。”頓了頓,先環顧了一下堂上,然后復看向荀貞,又接著說道,“袁紹此議如得行,則河內必將獨大,久之,不可制矣!”
袁紹的這個提議算是翻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他不但要“挾天子”,——劉虞一旦被立為天子,肯定不能再待在幽州,或是去洛陽,或是就在冀州,那自然便是將會身處袁紹的勢力范圍,為袁紹所控制,——而且袁紹還是更進一步,要“廢立天子”,要得個擁護之功,一旦他的此策得以實行,確是如戲志才所說,那他必將會在群雄中獨大,無人可與抗衡了。
聞得戲志才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罷了,荀攸深以為然,說道:“確然如此!”
荀諶提出了一個問題,說道:“若是即便不得將軍支持,而袁紹一意孤行,又該如何是好?”
荀彧沉吟說道:“劉幽州素有忠仁之名,想來縱便是袁本初提出此議,他也肯定不會接受的。”
戲志才笑道:“正如休若所言,今天子無失德,罪在董卓,劉幽州漢家宗室,久負盛名,向來愛惜名望,以我料之,斷然不會昏了頭去聽袁本初此議的。”
荀彧是從劉虞平時行事的風格出發來做的分析,而戲志才的這句話雖說得隱晦,在座諸人皆聰明人,卻也都能聽得明白,他這卻分明是“誅心之言”了,他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在說:劉虞如果接受了袁紹的此議,那他往昔的“盛名”必然會不復再有,劉虞既一向愛惜名望,那他肯定就是不會接受袁紹的此議了。
荀貞以為然,他是知道歷史走向的,也正因此,聽了荀彧、戲志才的分析,才更佩服他兩人的“先見之明”。
荀攸這時又起身離席,伏拜堂上,正色說道:“袁本初空擁高名,而已顯不臣,為扶助漢室,攸敢情將軍早定取徐之策。”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