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之最風流 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
荀貞入府當日,先令斬曹宏,繼行文告安州中。
這兩件事,趙昱和王朗當天就辦好了。
曹宏的人頭掛在城中街亭示眾,王朗親寫的文告下達各郡縣。
次日,州府吏、郯縣吏掛印綬而去者近半。
文告傳達到各郡縣后,各郡縣長吏還印綬而自辭的亦近三分之一。
戲志才因笑與荀貞說道:“昔朱文忠為冀州刺史,冀州的郡縣令長聞他渡河將至,解印綬去者四十余人。今將軍入府,一檄傳下,州為之凈,更勝文忠之威矣!污濁既除,河海頓清。”
朱文忠即是朱穆,“文忠”是在他去世后,由蔡邕和他的門人私下給他的謚號。
漢家制度,有爵為侯者才給予謚號,便是貴為太子,因無侯爵故,死后也不能得謚,所以,普通的士民或者吏員在去世后是得不到公謚的,尤其較之前漢,本朝在謚號的給予數量上更是大為減少,前漢計共給出了千余謚號,而本朝除掉宗室得謚者以外,百官去世后能夠得謚的至今總共也才四五十人,只有前漢百官得謚人數的十分之一,公謚既少,本朝的風氣又是崇尚名節,士人多看重身后的名聲,故而,“私謚”雖因不是“出自上”而為很多時人,比如荀爽,認為不合禮法,然自中興以來,卻盛行不衰,便是朝中的高官也會參與到其中,比如陳寔去世后所得的私謚“文范先生”,就是由時任大將軍的何進與陳寔的門人共同擬定的。
朱穆是順帝、桓帝時的名臣,剛直正道,志除宦官,祿仕數十年,蔬食布衣,家無余財,為時人敬仰,因此在他去世后,蔡邕便和他的門生為他擬了“文忠先生”這個謚號。
桓帝永興元年,黃河發大水,百姓荒饉,冀州盜賊尤多,因擢朱穆為冀州刺史。他一向名聲清厲,聞他渡河北來,冀州的郡縣長吏們自知有過,肯定會被他彈劾,所以四十多人掛印自去,他到州后,果然彈劾諸郡,沒掛印自去的那些長吏中以致有因此自殺的。
戲志才拿朱穆任冀州刺史時的故事,來比擬荀貞當下,自是大大的贊揚。
荀貞對此沒什么喜悅之情。
他嘆道:“州府半空,郡縣去者數十,一州之內,區區五郡,不意貪濁殘民者竟會有如此之多!由此可知,徐州百姓這幾年都遭了多大的罪!贓吏易逐,士民被傷的元氣卻不好恢復啊!”
得了郯縣后,荀貞即傳文給廣陵,把荀彧等人大多召了來。
這時,荀彧在側,他說道:“士民的元氣雖不好恢復,然好在君侯已掌州,只要施政得當,愛惜民力,徐徐為之,總有把這元氣再恢復過來的那一天。”
荀貞點頭說道:“文若所言也是不錯。”沉吟片刻,又說道,“我聞諺云:駑馬戀棧豆。今諸郡縣掛印綬去者雖然為數不少,可我擔心,會不會還有貪濁之輩心存僥幸,戀棧不去,……志才、文若、公達,我意揀數明察干練的良吏為我行察郡縣,糾舉不法,卿等以為如何?”
荀彧等人俱道:“正該如此!”
荀貞說道:“徐寶堅秉性直亮,呂定公清身奉公,史諾精諳律法,李續篤實謹厚,此四人可以用之,而州有五郡,卿等以為還有誰適合負此重任?”
徐寶堅,名徐宣,廣陵海西人,與參軍司馬陳矯齊名郡中,為荀貞招用,現為他門下吏。呂定公,名呂岱,廣陵海陵人,荀貞到廣陵上任時,他就已是郡吏,被荀貞用為兵曹史。
史諾、李續兩人不必多講,都是荀貞昔年在西鄉時的舊人,兩人都學過律法,適合行巡察之事,這么些年跟在荀貞身邊,歷練也已足夠,此次攻徐,他兩人和宣康、岑竦等各監廣陵一縣,雖無戰功,亦有安內之勞,而今戰勝得徐,也是該到論功行賞、給以重任的時候了。
荀彧說道:“陳/元龍兄弟皆有名州郡,以彧淺見,似可從中擇之,選用一人。”
聞得荀彧此言,荀貞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
徐宣、呂岱是荀貞為廣陵太守時的屬吏,史諾、李續則是荀貞早年在西鄉時的舊人,這四個人選很合適,既不忘舊人,又擢用故吏,既有荀貞的鄉人,又有徐州本地的士人,在政治上平衡得很好,但是,卻少了一點:沒有新近立功之人。未免會顯得荀貞有些“任人唯親”。
所以,荀彧建議從陳登的兄弟中選一人來任此職。
荀貞當即同意,說道:“吾聞元龍有同產弟名應,現居淮浦家中,未曾出仕。我這就傳文與之,召辟入府。”
五個人選定下,荀貞又道:“下邳、東海諸郡新得,軍政事多,無法時刻留意此巡察事。我意再擇一人,為我總攬之。……卿等以為文直如何?”
文直是文聘的從父,早年曾在潁陰為縣吏,因與荀貞結識,后歸南陽,荀貞起兵后,他領了壯士六百余人來投,荀貞先以他為別部司馬,后轉文職,其人博覽經籍,溫文謙雅,年長之故,深通世情,做過縣吏,且熟政事,用他來做總攬,確是再合適不過。
戲志才、荀彧、荀攸諸人皆無異議。
荀彧說道:“君侯自入府至今,連日多忙於兵事。州府吏員半空,許多職事無人署理,短日尚可,久則政滯,不如干脆趁此機會,先把州府吏職的缺額補上?”
荀貞雖有革除陶謙舊弊,行施新政,以恢復徐州元氣的宏遠打算,但軍事是政治的基礎,在把受降、布防、改編或裁撤降卒以及檢查收納州府軍資等諸事辦完之前,他一時卻還真是顧不上處理政務,好在有荀彧等人在,這才沒用耽擱住州中的日常行政。
不過話說回來,盡管荀貞這幾天都沒有怎么處理政事,可對州府吏職中缺額的填補人選,他卻不是沒有想過,已經有了一個粗略的人選名單。
見荀彧此時提出這個議題,荀貞也就不再拖延此事了,說道:“也好,早點把缺額補上,各任其職,文若你也就可以輕松一些了。”
“州府里的部郡國從事現尚存兩人,余則掛印。這幾日,我與府吏交談,特別是聽別駕與治中對這兩人的評價都不高,雖非貪鄙之徒,懦而不明,亦非稱職之人。既然君侯已經定下了行察各郡國的人選,那剩下的這兩個部郡國從事要不要調任它職?”
“部郡國從事”,是負責監察州部中各郡國不法行為的州府從事。
徐州共有五個郡國,所以州府有五個部郡國從事,每人負責一郡。
荀貞在入城當天,便在堂上見過那兩個剩下的部郡國從事,通過簡單的幾句對談,當時就覺得他兩人唯唯諾諾,沒有剛直之氣,必定不能勝任此職,所以這回在選人行察各郡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用他二人的打算。聞荀彧這么一說,荀貞當即同意,說道:“可以。把這兩人調走,將位子騰出來,給徐宣他們五人來坐。”
“是。只是,請問君侯,文直該如何安排?”
州府里只有“部郡國從事”,部郡國從事直接對州長吏負責,在與州長吏之間卻沒有什么別的上級,所以,荀彧問荀貞文直如何安排,也就是在問,該給文直一個什么名號職銜。
“可以文直為右部郡國從事。”
右者,尊也。“右部郡國從事”,意思便是位在不郡國從事之上,是他們的上級。
荀彧應道:“諾。”
荀貞之所以會想到在部郡國從事之上,給他們設一個總攬各郡國糾舉事的上級,不只是因為他近期會很忙,可能不太顧得上此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為了長久的健康的發展,荀貞想仿照朝中的御史臺,給自己這個“小朝廷”設立一個的監察機構。
他目前已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首先就是設“右部郡國從事”職,總管對郡縣吏、地方豪強等政、民事方面的監察,其次,再設一個機構,主管對軍隊內部將校、軍吏們不法事的監察。
借說及設“右部郡國從事”職之機,荀貞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問戲志才等人的意見。
戲志才等人皆表贊同。
軍隊中其實本是有負責軍法事的軍官的,名為“軍正”。荀貞軍中的軍法一直都是由趙云的同鄉夏侯蘭總管的。但是,隨著荀貞已不單單只是軍中的主將,而且他還已經是地方的長吏,并且現下他已有一州之地,那么,他就有必要在政治高度上再設一機構,以政馭軍。
戲志才問道:“君侯可為此機構定下名稱了么?”
“我意名之為‘校軍’。此職不入州府,而是置於我的幕府。”
“校”者,查驗、修正之意也。“校軍”,意自便是察正軍中。
荀貞身為行建威將軍,可開幕府,所以他現在不但有州府,還有幕府。州府吏員是為他治理州政的屬吏,而幕府吏員則是為他管理軍事的屬吏。
并且,除此外,他作為潁陰侯,又有家臣,只不過家臣主要是為他處理侯府內事的,不能公開參與軍政諸事,所以對公事的影響不大,——徐卓此前就在他的侯府里任過職。
“君侯意用何人為其長吏?”
“時尚何如?”
時尚也是荀貞在西鄉時的舊人,荀貞在西鄉任薔夫時,他是里監門,家清貧,然志遠大,苦學律法,荀貞很看重他,稱他“奮發圖強,有青云之志,足堪大用”,把他舉為了鄉佐,雖出了舉薦之力,卻因不欲以此市恩之故,秘而不宣,沒用告訴他。雖然開始時,時尚不知是誰舉任的他,后來終究還是知道了,因此對荀貞充滿感激,之后得荀貞提攜,隨著荀貞的高升,他也數獲升遷,任至潁川郡的郡吏。再后來,荀貞起兵,他便棄職追隨,一至於今。
對時尚這個人,戲志才、荀彧、荀攸都是很熟悉和了解的。
戲志才說道:“時尚通律法,明察內敏,懷公無私,正適此職。”
因就定下,在幕府中增設“校軍曹”,以時尚為曹掾。
定下此事,話回正題,荀貞又接著與荀彧等商議州府吏職的補額人選。
最終定下:趙昱仍為別駕從事,王朗不再任治中從事,將會另有任用,至於治中從事一職,因荀貞新入州府,為穩固統治,必然是需要延攬州中名士的,所以將此職暫空,以候來者。
州府的諸吏員之中,別駕最貴,治中次之,接著便是諸曹從事、部郡國從事等等。
諸曹從事的缺額頗多,或從本府中有才干的低級吏員中提拔,或用在此次戰中立下了功勞的廣陵郡吏以及各郡縣中配合荀貞取徐的右姓家里有名聲的子弟填補,荀貞只留下了兩個曹沒有任人,一個是簿曹,一個兵曹,這兩個曹的權力大,簿曹主州中的財谷簿書,兵曹主兵馬。荀貞打算把簿曹留給延攬來的州中士人出任,而決定把兵曹交給陳端來管理。
陳端是廣陵人,與秦松其名,現為廣陵郡吏,頗有謀,知兵事,正可用來出任此職。——州府的這個兵曹說是主州中兵馬,可那是在正常的情況下,而今四海紛亂,各州用兵不斷,擁兵多者何止數萬,自就不可能由一個兵曹來掌管州中所有的兵馬了,不過雖是如此,此曹至少可以參與到州中的軍事里邊來,并且能夠清楚本州的兵馬虛實,因而其位置仍是相當重要。
諸曹從事定下,繼之部郡國從事,已定下由文直等人出任。
再接下來,是孝經師,主監試經,又有月令師,主時節祠祀,又有律令師,主平法律。
此數職中,孝經師不缺,月令師和律令師缺。
選了府中德高者一人出任月令師,以宣咸出任律令師。
宣咸亦荀貞昔在西鄉時的舊人,他與宣康同族,是宣康的族父,其父宣博,年輕時曾在潁川有名的律法世家陽翟郭家學過律法,精通《小杜律》,李博、時尚、史諾、宣康等人都是他門下弟子中的優秀者,荀貞起兵,宣博命他的弟子們皆去從軍,宣咸亦在其中,從荀貞征戰到現在,在律法這一塊上,宣咸是有家傳的,由他出任此職,絲毫沒有問題。
此外,又有門亭長,主州府正門,又有功曹書佐,是治中從事的下吏,主選用,典郡書佐,主各郡文書等等州職,無缺的便視其人是否勝職而決定留用或否,有缺的就擇人補之。
荀貞等人在選人補缺上,把握住了兩個原則。
一個是量才使用,一個是平衡各方。
定下了全部補缺和調換的人選,荀貞即請趙昱和王朗來,將名單出示與之,請他兩人提意見。趙昱和王朗觀后,見荀貞選用的這些人,且不論他們不認識的,如宣咸等,只說他們認識的,卻都是有名於外,有才干於內的,因皆無意見。荀貞遂叫他兩人書寫文告,傳之府中。
這次行檄,落款便不是行建威將軍,而是徐州牧了。
這卻是因為豫州刺史孫堅、下邳相樂進已於日前聯名上表朝中,表荀貞為徐州牧、鎮東將軍。
至若朝中在收到這道奏表后會不會同意?這卻就沒什么緊要的了。只要把“表舉朝中”這道程序完成,就算是已給朝廷“打過招呼”,也算是公告給了天下所知,這兩個職務便就坐實了。當年袁紹、曹操、荀貞、孫堅等等討董諸人的將軍稱號不就是這么來的么?
至此,府吏大體定下。(83)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