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奮斗在新明朝  >>  目錄 >> 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

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

作者:隨輕風去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奮斗在明朝 | 隨輕風去 | 奮斗在新明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奮斗在新明朝 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

奮斗在新明朝三百一十四章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

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

幾位師爺們大概已經了解李大人很有主見,遇事喜歡獨斷,所以按下搖羽毛扇出主意的欲望,只問道:“東主要如何處置?”

若李大人沒主意,再表現自己也不遲。

李佑將自己上任以來所作所為回想一遍,縣衙職事千頭萬緒,這兩個月他主要心思還是放在熟悉狀況、整合權力以及刷存在感上面了。近兩日得了守備司,又要集中精力把守備司控制住。

這是每一個地方官新上任后的必經過程,耐不住性子,根基不穩做不成事的。

至于對外,這段時間則有點雷聲大雨點小,包括對待鹽商的態度。無論是追討“拖欠”鹽課還是捉拿涉嫌六鹽商,叫得很兇,嘴炮震天響,實際動作很少。

本縣還是平靜太久了,久到某些人習以為常了…

心里計定,李縣尊便派胡師爺去府衙交涉,要求府衙將六鹽商送回縣衙審問。

莊師爺略帶幾分憂慮勸道:“本地鹽商樹大根深,主客易位,東主切不可像在蘇州府那般行事。”

“為國為民,雖死不悔,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李大人很突兀的答道。

面對如此偉光正的表態,莊師爺無言以對。他懷疑東主有點看揚州鹽商們每年靠著窩本掙幾百萬銀子不順眼的仇富心態。

莊師爺確實見識雜而不高,也不想想,若能想辦法在不盤剝平民的情況下,幫國庫永遠吃緊的朝廷每年多收一百萬銀子或者兩百萬,哪怕幾十萬,是多大功勞?

沒過多久,胡師爺就怒氣沖沖的回來了,不用問便知道,必定被斷然拒絕了。

“那就這樣罷。”李大人口氣平常卻隱含殺機的將剛剛寫好的文書遞給胡師爺。

胡振汝展開看了幾眼后,頭頂冒汗,手卻忍不住哆嗦起來,口中喃喃道:“自此揚州城再無寧日矣!”

七月四日,是府衙審問自行投案六鹽商的日子。

王淳、劉重選、周恒、鄔鈺、姚士銓、孫開鼎這六名被李大人通緝了一個半月的鹽業綱商神態輕松的從各自出發,準備在府衙大門外匯聚,然后一起上堂走個過場。

他們知道,今天府衙必定會判他們無罪,徹底終結縣衙一個半月追捕給他們帶來的不大不小壓力。

這六人在府衙大門外牌坊下見了面,彼此寒暄幾句,他們的隨從也聚在一起與認識的人閑聊,氣氛歡樂祥和。

正要進府衙時,忽然從遠處開來一列儀仗,一頂大官轎停靠在邊上,又見有位烏紗官袍的年輕官員從轎中下來。

雖然六鹽商與李縣尊素未謀面,但從對方的排場和年紀品級,全都在第一時間認出了眼前官員絕對是李縣尊,揚州城不會有第二個這樣的。

李佑冷漠的說道:“本官親自前來,勸爾等迷途知返,去縣衙結案。休要一錯再錯,小事也釀成大患。”

那六人面面相覷,這狗官還死纏不放,不惜拉下臉跑到府衙門口攔截?

若不是他們手里有府衙的傳票,只怕早就縣衙當場綁走了,想至此六人膽氣壯了起來。這狗官不過是兩次發告示都抓不回來他們,感到大失面子了罷。

從六鹽商的隨從里傳出個尖利的聲音,“李縣尊真是不明事理,先回去仔細學學在揚州城怎么做官罷!沒聽過嗎,揚州城是我們鹽商的揚州城,做官乖乖順著就成,以后不要鬧如這次一般沒頭腦的笑話了!”

那六人乍然聽到很是氣爽,好似被說出了想說又不敢說的話,不過馬上又感覺到這話說得十分不合適。

衙門口永遠不缺閑人,看到這一幕好戲頓覺今早不虛此行。嘖嘖,這幾個鹽商口氣真大,將揚州城看作他家后院一般。嘖嘖,李縣尊似乎也沒什么辦法,畢竟這是府衙門口,不是他的縣衙。

卻見李大人氣到臉色通紅,“好,好,好,有其奴必有其主,這些話也是你們所想,本官領教了!”

說罷拂袖而去。

六個鹽商也沒興趣挽留李縣尊,目送他離開后,回首尋找剛才說話的隨從,卻發現再也找不到了。真是奇怪,他們六家隨從雜處一起,方才都以為是那個羞辱李縣尊的人是別家的,現在卻消失了,難道是路見不平的義士?

不過六人均沒有在意這小插曲,只要將府衙搞定了,縣衙也奈何不得他們。

隔了一天,一張新告示悄然出現在縣衙大門外的八字墻上。在這里縣衙告示層出不窮,實在不是個新鮮事情,但這張還是引起了注意。

“徽州人氏寓居廣陵并寄籍江都縣者,何止千百家,讀書者又不知凡幾,皆在本縣科舉應試。

試想科舉一途,分省定籍,各有額法,原籍進學,天經地義。寄籍應試,本為朝廷恩典,或可照看流于異鄉之人。

不料時至今日,新安大賈遍于江都,只把揚州作徽州,依持財富無有不讀書之家,反生鳩占鵲巢、擠占科舉之事,此乃朝廷恩典濫賞也!土著士子倍生艱難,公道為之不存。

又,縣中徽人可于本籍試,可于揚州試,天下斷無一府人占兩府科舉之理!新安廣陵,相去不遠,絕非千萬里之遙,大可回鄉應試,不必參加我江都童子試。

景和八年八月本縣縣試,禁徽州寄籍者報名,景和九年府試,禁徽州寄籍江都縣童生參加,告爾須知。”

落款是“江都縣正堂李”,并蓋上了鮮紅的大印。

這告示洋洋灑灑幾百字,核心意思只有一點,在江都縣寄籍的徽州人太多,李縣尊認為他們嚴重擠占了土著的科舉名額,禁止他們參加縣試和報名府試。

這是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這是一個讀書才能做官的時代,這是一個只有科舉成就才能真正光耀門楣的時代。凡是牽涉到讀書科舉的事情,那都是萬眾矚目的。

所謂寄籍,是與本籍相對而言。長期居于外地,沒戶籍也不便利,就以依附形式在寄居地辦個寄籍。

徽州人在外行商很多,許多地方都有徽商寄籍,但沒有像揚州這般多的。高宗中興之后,大約有數千戶兩三萬徽州人寄籍在揚州府,其中百分之九十又聚集在府城江都縣,很多人都已經寄籍幾十年了。

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徽商有了錢,自然要供子弟讀書做官去,揚州鹽商也不例外。

李縣尊管不了鄉試,管不了院試,管不了府試,但管得了江都縣的縣試,管得了本縣參加府試的報名工作。縣試是科舉大業的第一步,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縣試考不成,后面的府試院試秀才舉人進士想都別想了。

就這一紙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告示,立刻將揚州城里兩三萬徽州籍貫人士都阻擋在科舉大門之外了,九成的鹽商都包括在這個圈子里。

這不是追捕六鹽商之類的空文,是實實在在的官府禁令,而且是官府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成的禁令。

一縣正堂從理論上在本縣內擁有無限權力,如果能把理論轉化為實際并維持的住,威力是無窮的。

這次立刻有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引發出軒然大波,堪稱是全城震動,并在鹽商中被議論的沸沸揚揚。

李縣尊這招太狠了,要從根子上斷絕他們所有鹽商子弟的讀書仕進之路!至少他在揚州的時候如此了。

雖然國朝有人亡政息的傳統,但也有后任給前任面子的傳統。萬一李大人高升了,后續者不敢得罪人所以不取消禁令也是有很大可能的,維持現狀總比改變容易。

再說李大人至少還要在江都縣呆幾年功夫,難道這幾年時間里,他們花大價錢培養出來專門為科舉仕進的族中子弟都只能窩在家里虛度年華?或者以后永遠這樣?

回老家去考?徽州本來就是地狹人稠的地方,所以十分流行出門經商寄居外地,讀書做官也是一條被寄以厚望的道路。一個兩個還好,這么多精英人才一起回老家搶寶貴的科舉名額,那不得被祖宗和鄉親戳死脊梁骨?

如果升到上層的通道被堵塞,終究還只是四民之末,那賺更多的錢有多大意思?

沒有殺父之仇也沒有奪妻之恨,李縣尊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

不過也有相當大的怨氣轉移到那六鹽商頭上,人家金何田馬等等七八個巨頭都沒有聽說當面羞辱縣尊并公然喊出“揚州城是鹽商的揚州城”,只在心里想想而已。

這六個傻鳥身價最多不過幾萬兩,居然如此肆無忌憚而不知收斂,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羞辱縣衙正堂。不然怎么會招致如此猛烈而不客氣到無差別的報復?

但蠢貨畢竟是自己這邊的,以后教訓他就是,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擺平似有滔天怒火的李縣尊。

同一時間,在揚州城百分之八十的民眾里,李大人的禁令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出自內心的歡呼。

為李大人歡呼雀躍恨不得三呼萬歲的就是本籍江都縣的土著,特別是士紳和讀書人了。寄居在揚州城的徽州人有錢,教育投入高,培養出的讀書子弟的水準自然水漲船高,在科舉考試中競爭力很強,常常能從本籍土著中搶到半數的名額。

以前大家只能望而興嘆,眼紅羨慕也無可奈何,今天才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忍不住熱淚盈眶的稱贊一聲“真乃體察民情李青天也”!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八個大字,簡直就是為他老人家量身定做的啊。

按這位青天大老爺一任三年算,至少這三年里,縣試里不會出現徽州人身影了。縣試后面府試、院試自然也沒有徽州人的份了,等于憑空多出了一倍的名額。

外面開了鍋似的議論紛紛不提,話說在縣衙里,只有熟知本地情況的胡師爺看出了內情。其他幾位師爺還得靠胡師爺點撥過,才紛紛明白東主究竟打著什么心思,這絕不是單純的報復。

在李佑上輩子那個時空,發生過揚州十日這樣的屠殺慘案,當時揚州城里土著幾乎被屠戮一空。雖然后來揚州因為鹽業恢復了元氣,但徹底成了移民城市和徽商的殖民地。

在本時空,大屠殺慘案沒有發生,雖然因為歷史慣性徽州鹽商繼續興起,經過幾十年積累,憑借龐大財富成為揚州城的主人,但本地土著依然在人數上保持著絕對優勢。

不過本地人總體以中下階層為多,用二十一世紀術語就是草根多,比起財富與徽州人特別是鹽商相差甚遠。本地人看著外地人個個發大財,尤其是鹽商憑借世襲綱鹽窩本也就是專賣許可證的特權,能夠二代三代的暴富下去,這心里要說沒有芥蒂,李大人才不相信。

這時候,鹽商們這時候還只想到了切身利益受損,限于見識局限,沒有來得及覺察到更深刻的后果,對李大人打開的潘多拉魔盒里有什么東西更是無從所知。

其實像李佑這樣在二十一世紀上過網的人都知道,階層矛盾、地域矛盾貼是很容易火爆的,而且是很容易引發大規模爭端的。映射到本時空貧富不均、地域劃分鮮明、主窮客富的揚州城江都縣,李佑覺得同理。

莊師爺不是說樹大根深、主客易位嗎?比起鹽商,他李佑是客,在本地根基淺,但比起數量絕對多數的本籍土著,鹽商才是客!

沒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算是李大人的一項特長…

正當李佑派人去打聽效果時,有個縣學小吏氣喘吁吁、跌跌撞撞的被張三領進房中,叫道:“大佬也不好了!縣學里本籍生員和寄籍生員打起來了!”

李佑吃了一驚,怎么也沒想到,他挑撥了這么一下,沒想到讀書人先打起來了。不過也不奇怪,他本來就是拿最敏感的科舉做引子,先波及到學校在正常不過了。

縣里在校的廩膳生員、增廣生員、附學生員總共一百二十人,不在校的大概有幾百個。在校生員中大約四五十人是寄籍貫,七八十人是本籍,完全具備打群架的物質條件。再說他們每三年也要爭奪一次參加鄉試機會的,江都縣每屆只有四十個參加鄉試名額。

想至此李大人不問是非,開口道:“江都縣縣學是江都縣籍養士之地,傳本官命令,所有寄籍學子,移出縣學。”

李佑沒有權力免除生員的秀才功名,那得麻煩提學御史大宗師去,但他有權力管理縣學。不過被移出縣學的生員,雖然還是秀才,但不可能參加鄉試并中舉了,失去了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如果說禁止徽州寄籍人氏參加縣試像是開了鍋,那么開除縣學里已經有了功名的徽州寄籍生員就像是炸了鍋。

“這是絕了我們鹽商的讀書種子!”有個兒子被縣學開除的鹽商怒吼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奮斗在新明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8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