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奮斗在新明朝 第十三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
卻說這日,李佑回到住所時,發現家里的小廝義哥在等候,道是父親喊他回家。李佑沒有多想,與小竹說一聲,又去衙門告了假,便往西水鎮而來。
進了家門,看父親端坐正堂,臉色冰冷,橫眉怒目,哥哥站立一旁噤若寒蟬。
這又是誰惹了父親?李佑上前磕頭拜見,開口準備安慰父親。
誰知李父見了李佑,怒氣更甚,破口大罵道:“你個沒長進的畜生,還有臉回家!”
李佑大驚,“兒子犯了何事?”
“你堂堂縣衙典史,將清白有用之身,終日眠花宿柳,浪蕩無恥,敗壞門風!”
李佑無語,當初您老人家當捕頭時候,也不是那么清白罷,兒子也是有耳聞的…再說哥哥那客店里還養著幾個妓女…裝什么清白好人家,平時弄些說辭哄一哄母親罷了。今天真是反常了,李佑想道,必有妖孽啊。
李父看李佑滿不在乎神色,氣的說不全囫圇話,指著哥哥李佐道:“你與他分說明白!”
經過哥哥述說,李佑才明白過來。原來父親這些日子在忙著給他找一樁好婚事,找來找去,選定了本鎮一戶關姓殷實人家,雙方家庭各方面條件勉強般配,正好關家也不希望女兒遠嫁他鄉。所以倒也一拍即合,眼瞅著快下聘了。
那關家小姐卻是個有主見有主意的,要先看看未來夫君什么品貌,遂坐轎去縣衙門口觀看李佑言行,又打聽了幾次李佑名聲。回家后評價說:“此人輕薄無行,不求上進。雖會寫幾首好詞,徒惹爭風賣俏。除此僅會眠花宿柳,投機取巧而已。嫁與此人,終要受苦,女兒是不同意的。”
今日早晨,關家就對李父表示,不往下談了。
李佑眼前閃過那天小轎內的令他心顫的御姐容顏,訓斥他不求上進的美人兒就是關家小姐么?后悔萬分,這樣的可人兒竟然就錯過了!這年頭經常是盲婚啞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碰個大美女的概率有多大?以后還有這好運氣么…
勉強打起精神,李佑安慰父親道:“天下好女子多得是,何必為此一家生氣,還怕兒子找不到好娘子么。”
哥哥李佐想起什么,補充道:“那關家雖不是萬貫家財,但家中也有良田五十畝、合伙店鋪三間的,價值約三千兩。聽說都是她家獨生小姐總掌賬目,足不出門卻能井井有條。”
徹底呆滯,李佑都不為自己辯解了。有錢、美麗、能干、賢良的妻子,在他名聲橫掃全縣青樓的幾日內錯過了…其實他就在李媚姐家睡了一晚上啊!為何眾人都認為他天天睡花街、宿柳巷…
惜哉、惜哉,李佑郁郁。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回到縣衙李佑便被陳知縣叫過去狠狠訓斥一頓。
原來他被嚴秀才上書告了。沒錯,就是那個老婆的身段被李佑里里外外看了個遍、又與與李佑在公堂上當眾摟抱打滾的本縣著名生員嚴秀才。
話從前日說起,嚴秀才去府城與一些士子會文,研究一下科考套路,得空拜訪一下學政老師。
認真上進的秀才很辛苦啊,并非是個秀才就有資格去省會撞大運中舉的。只有過了縣學科考的秀才才有這個資格去參加省試,不然全省幾萬生員一窩蜂都去參加那豈不要亂套。虛江縣便只有四十個名額,縣學生員也就是秀才卻有二三百人。
雖然蘇州府里藏龍臥虎,但那嚴秀才倒也不弱于人。卻說嚴秀才有次與府學生員辯論,對方諷刺道:“吾嘗聞虛江縣之才一石,八斗在胥吏之中,故能寫得人生若只如初見。嚴同學且回去占了那剩下二斗再來辯討罷!”
只這一句話,噎住了的心高氣傲的嚴秀才。
想那嚴秀才,向來傲氣自矜,以此為風骨。不過倒也稱得上滿腹才華,人稱當今虛江縣第一才子。眼瞅著某些市井小人弄些個淫詞艷曲,便騙得滿城的才名,勾得青樓女子爭風吃醋(這點很重要),心中本就是很不爽利。
前番因為自家娘子留下的芥蒂尚在,今次又被別人借李佑來諷刺導致吃了大憋,是可忍孰不可忍。回縣后便發揮了書生們吵群架的特點,伙同幾個同學,聯名投一紙文書將李佑投訴了。
曰:“既為吏目,不思國恩,輕廢公事,游手市井。終日招搖于花街,徜徉于柳巷,百姓豎目,輿情洶洶。縣政所施,皆賴于吏,如此薄行,以何率民…”
知縣官房內,李典史一頭大汗顧不得擦,匆匆看了一遍,抬起頭很麻利的倒打一耙道:“大老爺!國朝太祖有制:生員不許言事。嚴秀才等人妄言縣政,當予懲戒!”
其實國朝制度荒廢不行的多了去了,例如一應官吏不許嫖妓,也沒見多少人做到了,不說別人,李佑自己就沒做到,雖然不花錢的,算不算嫖還要認證認證。
陳知縣不理李佑的偏題,厲聲道:“本官念你有一二分小才,擢升重用。但你何為?終日閑游,百事束手,正所謂尸位素餐耳!嚴生可曾說錯一分?”
李佑心里大叫冤屈,提拔成了典史,又沒說分到“吏戶禮兵刑工”六房中的哪一房,那就只好在黃師爺的承發房(辦理公文往來的部門)閑混了。但承發房有黃師爺坐鎮,他哪里敢和黃師爺并立理事。
想了想只好厚著臉皮說:“稟告大老爺,屬下不擅文牘公案…所長在于謀議贊劃、臨機處事…吾乃天生郭奉孝,實非種田荀文若也。”
陳知縣本意是敲打李佑不要太得意忘形,畢竟是黃師爺力薦、自己提拔的人,怕他小人得志出了丑,那樣自己也沒臉面。見李佑給自己臉上貼金,便冷冷一笑,“好個謀議贊劃!本官有樁無頭緒的事情,你且謀劃一番。”
出難題了,李佑硬著頭皮請道:“請大老爺明示。”
“本官欲造福一方,重修虛河塘堰,所算需費銀八萬兩。賴朝中諸公相扶,減免今秋錢糧三萬,尚缺五萬,看小子你如何給本官謀劃?”
這虛河是虛江縣境內一條主要河流,從太湖發源流入吳淞江,乃是水航要道。甲申之變以來,水利年久失修,時常洪澇。但逢雨季,太湖水漫延而下,淤積堵塞,水灌諸鄉。陳知縣上任以來,和黃師爺謀劃興修水利,若成了這將是一項大政績,上司考核很是有利。
治理的辦法有二,疏通淤積河道或者建造堤壩護住河岸。但疏通淤積河道涉及到百姓豪紳在歷年洪水退后所圈占的圩田,吃進去的肉誰肯吐出來?清退圩田是一樁天大的吃力事情,所以在黃師爺建議下,選擇了花費更大的修石塘堤壩這個辦法。
若二十里石塘堤壩能修下來,保幾十年平安,陳知縣的大名在這虛江縣不千古流芳也得百年不朽了。
上月陳知縣便上奏,要求減免本縣錢糧以興水利。近日戶部批復回來,只許減免今秋錢糧三萬兩,這樣預計還缺五萬兩白銀。
這不是小數目,陳知縣為自己的政績工程前景發愁了。正好此時李佑撞上槍口,便順手拿來為難李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看著上傳近四萬字了,可堪一看,想來也該打打了
看書的兄弟們多推介好評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