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草清 第九百七十四章 最后的出路
當茹喜再回到大政殿時,永琪還沒讀完退位詔書,這讓茹喜有些詫異,她本意就是想避開這個敏感環節,直接跳到“奉明”一段,也就是由他們從不知哪個幾角旮旯里挖出來的朱明后人作使者,重演當年萬歷皇帝賜封努爾哈赤的場景,表示他們還握有大明遺臣的名分。16kbook小说网
“出了什么事!?”
茹喜心中還蕩著處置茹安的快意,沒注意到太多細節,隨口問李蓮英。
“太、太后……”
李蓮英一副瞠目結舌之狀,像是不敢開口,又像是一言難盡。
茹喜皺眉,透過珠簾望出去,忽然感覺,大政殿內,以及外面的十王亭之間,氣氛有些不對了。
宗親重臣,文武百官,不管是身著清時官服,還是換了前明官服,一個個都還是躬身含胸,垂袖肅立,眼觀鼻,鼻觀心,也就那幫南蠻報人不知禮,總是嗡嗡作聲,跟蚊子似的。
就眼前所見,耳中所聽,似乎沒什么變化,可茹喜能感覺得到,有什么東西不對勁了,她一時難以摸清這差別,只是覺得……眼前這扇珠簾,似乎正要把自己跟現場隔開。
隔開的不是現場,而是滿人之心,是她的權柄。
茹喜嘩啦一聲撥開珠簾,再不顧什么儀制,厲聲問李蓮英:“說——!”
李蓮英打了個哆嗦,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失魂落魄地喊道:“太后,剛才傳來消息……”
茹喜也抽了口涼氣,雙手把住椅臂,聲音都有些變調:“紅衣打來了!?”
李蓮英搖頭,茹喜大怒:“那還有什么好怕的!?只要紅衣一日不入盛京,我們就有一日的生機!今日之事,不就是哀家……”
罵到一半,忽然醒悟南蠻那幫報人還在外面的十王亭,趕緊壓低了聲音。只讓殿中宗親重臣聽到:“不就是哀家在領著大家,領著滿人一族繼續周旋么!?”
李蓮英就哭著叩頭,不敢開口,穿著大明官服的永琪被茹喜打斷誦念后。就如木雕一般坐在龍椅上,不發一言,像是已習慣了被打斷。
“太后,剛收到一份文書,這文書已在盛京傳開,不久后,滿人一族。怕會人人皆知……”
宗親重臣們來回互視了好一陣,高起才毅然挺身而出,可還是沒敢細說,略作交代后就揚揚下巴,這時一個小太監才哆嗦著湊了上來,遞上一份文書。
“還有什么消息能嚇住你們!?是圣道崩了,都高興得說不出話了?哀家說過,南蠻的太子可不像他爹那般英明神武。那就是個楞小子,上臺的第一件事怕就是把咱們滿人殺個干凈……”
茹喜冷冷開著玩笑,信手取過文書。展開一看,正翻動著的嘴皮徑直僵在原處,臉上的血色也急速褪下。
她當然不可能一眼就看完至少有十幾頁厚的文書,可文書封皮上一行字卻已把事情說了個大概:大清嘉慶皇帝愛新覺羅弘并大清恂親王、正黃旗都統愛新覺羅禵告遼東滿人書。
嘉慶廢帝就只當了兩年傀儡,在滿人中毫無影響力,可禵就不一樣了,不僅是康熙的兒子,還曾當過大將軍王,在雍正時代沉寂了十年,乾隆時代再度崛起。主理滿人內部事務長達十年之久,曾是茹喜的“親密戰友”。
為彰他地位之尊,當初還借“重病”中雍正的名義,特許他如怡親王祥一樣,不避諱“”字。四年前乾隆倒臺時,這位十四爺被她逼去了南面。本覺得他該再無話事之能,動不了滿人之心,可時過境遷,今日這情形下,十四跳了出來,威力就難以想象了。
“你其實也根本不在乎怎么治滿人,就只在乎怎么治我吧,呵呵……”
茹喜心神搖曳,不知是悲還是喜,十四出面這事本是她最怕的,但她一直覺得這個可能性很低,為什么呢?圣道不是要治滿人一族么?怎么可能把十四抬出來號召滿人?這就必須優容一部份滿人,跟圣道的初衷大相悖離。
按理說,她最怕的是乾隆乃至雍正出面,這爺倆的號召力可比十四強多了,但這個可能性幾乎等于零。一來兩人都是名義上的死人,“復活”他們的代價太高,高到可能讓國人懷疑圣道的立國之本,圣道顯然不可能這么蠢,二來這就更偏離了圣道窮治滿人,將大部分滿人驅趕出華夏治地的初衷。
現在圣道讓十四露面,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自己
讓圣道頭痛了,
讓圣道改了初衷,由治滿人一族變作治一部分滿人,一部分與自己團結一心,繼續跟圣道軟斗的滿人。
“如果你真有什么大義之心,能壓下你那好潔之癖,跟我假戲真做,別說滿人,朝鮮人,甚至日本人,我都會幫著你制了。你能為安撫北人,連鄉野村婦都納,我卻不夠資格么……”
悲喜之間,還溜過這樣一個念頭,讓茹喜自覺渾身發熱,趕緊壓了下來。
十四既出面,要干的事就不言自明,顯然是要詆毀自己,號召滿人伏罪受罰,甚至站出來推翻自己,怪不得李蓮英那么驚恐,宗室重臣們那么緊張。
拆開封皮看內文之前,茹喜緩緩掃視了一圈大政殿里的宗室重臣,開始評估自己手中的權柄還能不能穩住。
宗室就是騎墻派,沒太大憂慮,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分為三派的重臣。
一派是慶復、訥親和鄂善,他們還掌著近萬人馬,一部分是紫禁城宮衛,一部分是步軍營旗兵。這些人馬沒什么戰力,也就是擺擺樣子用的,但不管是搞政變,還是壓制政變,都足夠了。
還好,三人都是老心腹,就惶恐地立著,該是沒什么異心。
另一派以駐守錦州的武衛軍后翼總統班第為首,包括不少原盛京青壯派武人。武衛軍后翼已沒必要駐守錦州,茹喜將他們調到盛京附近。充當盛京最后一道防線,同時為將他們跟兆惠和阿桂等人區分開,茹喜將他們改為拱圣軍。
說到兆惠和阿桂,茹喜就是一肚子氣。這本是去送死的混蛋,事到臨頭,竟然也有了各自心思。一個東奔,一個南逃,就顧著自己,還擺出一副堅決不與自己同謀的桀驁架勢,等于將滿人面臨的壓力全又推了
。茹喜只能捏著鼻子給兩人各封了將軍。讓其他滿人以為兩人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各自行動也是為了謀更多后路。
剩下這支拱圣軍,兵不滿萬,火炮寥寥,靠他們在盛京抵擋紅衣這事,與其說是期望,不如說是裝樣,讓下面人有所安慰而已。
這安慰還是相當重要的。不如此她就難以握住數十萬滿人之心,同時遙制大半個遼東的百萬漢人。因此她對班第等人厚加籠絡,甚至還召他們作過徹夜長談。讓他們懂得她謀滿人未來的苦心。
這些人頭腦簡單,一腔熱血,而且背景單薄,應該也能安心。當然,安心的程度是在盛京城墻之外,她可不敢放這幫人入盛京,二愣子橫起來,天老爺都拉不住,誰知道他們會干出什么事。
接著就是高起高澄父子,噢。還有個小兒子高摯伴在皇帝身邊。
看剛才高起第一個出面解釋,就說明他對自己還是忠心的,這的確是個忠臣,忠于滿人一族,既然自己等于滿人一族,那么高起也會一直忠于自己。他手下的西山大營殘兵人數雖少。但斗志堅決,與英華,與圣道誓不兩立,該不會為十四的勸說所動。真有大事,連慶復、訥親和鄂善等人都解決不了的話,還有高起可以指望。
茹喜心中稍安,只要穩住骨干,下面一般滿人動搖,那可沒什么好怕的。手里還有接近三萬兵,收繳文書,亂言者殺,出逃者殺,這樣就能把形勢穩到圣道跟自己和談的時候。
腦子里一邊轉著緊急處置的念頭,一邊拆開文書,細細看了起來,與此同時,宗室重臣們,包括高起在內,都再度偷偷對視,似有默契,又似有相爭。
許久之后,就聽珠簾后響起刺啦刺啦的撕紙聲,緊促的喘息甚至隱隱掀動了珠簾。
高起低頭,不再跟他人對視,也不敢看珠簾背后那張依稀可見,正因暴怒而猙獰的女人面孔。
太后怕已不是怒,而是驚懼……
太后出去時,這份文書湊巧遞來,據說在盛京幾乎已是人手一份,天知道這些文書是怎么進了盛京,又在這個關鍵時刻全城派發的。而趁著太后不在,他高起和宗室重臣們都已細細看過,越看越心驚甚至惶亂。
恂親王在文中主要說了三件事,首先是澄清茹喜的身份,說她并非是當年圣道與雍正南北溝通的橋梁,而只是湊巧有所關聯而已。由這源頭而起,恂親王徹底否定茹喜代言滿人,與英華周旋存族的資格。從某個方面看,這也是在代圣道皇帝澄清謠言,否決茹喜與圣道進行和談的可能性。
第二件事更為驚悚,恂親王高舉大清帝統之旗,聲稱茹喜扶立的道光皇帝永琪不是正統,嘉慶皇帝尚在,就算嘉慶皇帝是兄終弟及,也不算正統,還有乾隆的長子永璜、三子永璋、四子永珹在,五子永琪不僅年幼1,還是庶妃珂里葉特氏所出,怎么也輪不到他登基為帝,當滿人之主。即便帝統合法性還可由舊時議政王大臣會議商定,可永琪登位時,卻沒經過這一道手續。
基于此觀點,恂親王拋出了一只巨大的震天雷,滿人的未來,茹喜和永琪都無權摻和。而以嘉慶皇帝為首,以他為輔的滿人宗室班子才有權裁決。恂親王宣布,他已獲得了圣道皇帝的許可,將陪同嘉慶皇帝,以及眾多滿人宗室重臣,在東京向圣道皇帝遞交請降國書,之后再舉行大清去國儀式。
一國兩皇,一族兩主,就這么立起來了,高起用膝蓋都能
,得知此事的滿人,多半已在尋思著上路西行了。滿人現在求的是跟英華和談,掙得一個盡可能好過些的未來。慈淳太后帶著道光皇帝還在軟硬兼施地拼,前途茫然,而這邊恂親王扶著嘉慶皇帝,卻
搭上了線,不管兩邊賣的價碼有什么差別,起碼恂親王這邊已是一條清晰可見的路。
恂親王談的第三件事,就跟價碼有關。
出乎意料,恂親王開出的價碼格外苛刻,甚至幾乎就是英華《討滿令》的翻版,看到前文,生出西行之心的滿人,怕又要躊躇一番。
所有滿人男女都有罪,男子是基礎的十年苦役,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效力贖罪。女子也有特定的十年苦籍,不僅享受不了英華國民待遇,還要納丁口稅和作一些輔工來服罪,未成年的男女也脫不了罪,不是服專為少年訂下的各項勞刑,就是延到成年后服刑,總之原則是:滿人一族,人人有罪。
除了這人人有獎的本罪外,英華還將設立大判廷,逐一審查他項罪名。滿人文武官員、差役、兵丁,都要一一甄別,對應《討滿令》上所述的罪名,逐一定罪。罪名最重的幾項有屠殺民人、參與禁毀書籍、文字獄、鼓噪和組織早前的民亂以及北伐時的團結拳之亂等等,這些都是死罪。
但這苛刻條件之外,恂親王也留了后門,說主動伏罪之人,能得已獲寬待的那些滿人,包括他自己幫扶說情,免罪不可能,除了死罪之外,其他罪行都可以寬減。
末了恂親王強調,只要滿人一心入華,自省和反思滿清之罪,就能在今世華夏享得國人待遇,而且不管怎樣,在大英一國里,罪不及子孫,為了子孫后代,也值得痛下決心。
這價碼顯然是真實的,是恂親王等人與圣道溝通過的,高起甚至都認真考慮過自己是不是伏罪的可能性,結果還是不能,他自覺與兒子在河南和直隸所行之事,認真追究的話,足以判他十次死刑,他還不想死。
很明顯,圣道窮治滿人之心就沒變過,他只給一般滿人留了生路,而跟著茹喜出逃到遼東的上層滿人,幾乎全夠得上死刑。鞍山一戰里,武衛軍兩翼和附從的兩萬朝鮮兵覆滅,紅衣不僅殺了八千武衛軍俘虜,一萬朝鮮俘虜也一同陪葬,這足證圣道皇帝并非心慈手軟的仁君。
高起也不想跑去極北的冰原之地當野人,現在這形勢,似乎
山窮水盡了,除非……
剛才太后不在時,猛然爆發的一場短暫爭論,高起心跳加快了一拍,那可能性他不是沒考慮過,實際上他
在那一步上預先下子了,二兒子高摯跟自己匯報的那些事,有太多的文章可做。
不,還是看看太后到底能不能創造奇跡吧,說實話,她能撐到現在,
是個奇跡了,真想不明白,她難道真是靠著一腔救族熱血堅持下來的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