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花開美利堅 >> 目錄 >> 第1325章 冬之沙場(三) |
第1325章 冬之沙場(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花開美利堅 第1325章 冬之沙場(三) 法奧城是波斯灣地區一個具有戰略地位的港口城市,也是伊南部最大的油港。伊南部的魯邁拉和祖拜爾石油就是通過油管在法奧港外的油港輸出。控制法奧半島就能控制伊南部的重要石油設施。 這里可以說是伊拉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 而整個法奧半島地區,對于伊拉克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法奧半島位于伊拉克南端,波斯灣北端,靠近阿拉伯河口,面積為850平方公里。它是伊拉克通往波斯灣的咽喉。 沒有了法奧半島,伊拉克就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將寸步難行。 在海灣戰爭的時候,多國部隊也將這里作為戰略要地而進行大規模轟炸,其原因之一,也就是為了這個。 因為這地方實在是太重要了…… 而此刻,在法奧半島的另外一個地區,也就是最為重要的軍港烏姆蓋薩爾,此刻卻是非常忙亂。 烏姆蓋薩爾,伊拉克東南部一軍港,鄰近波斯灣,與科威特隔一道狹窄的水道相望。 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歸來時在此登陸,此后當地長期不聞于世。二戰期間,盟軍曾在此修建港口以轉運向蘇聯提供的物資。1958年伊拉克革命之后,革命政府在烏姆蓋薩爾開始建設永久港口。 伊拉克政府認為,烏姆蓋薩爾深水港的建成將使伊拉克擺脫對阿拉伯河水道的依賴,從而降低伊朗對伊拉克進行封鎖的可能性。 事實山,也的確如此。 1967年,烏姆蓋薩爾開港。在兩伊戰爭中,烏姆蓋薩爾的重要性凸現。 在歷史沒有變動的未來,1986年,伊朗攻占法奧半島,從而封鎖了阿拉伯河,但是烏姆蓋薩爾從未陷落。保證了伊拉克同外界的海路聯系。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伊拉克通過烏姆蓋薩爾控制科威特的布比延島等地。 第二次海灣戰爭期間,烏姆蓋薩爾亦成為登陸場,英國王家海軍陸戰隊和波蘭GROM突擊隊突襲了該港。但是遭到伊拉克軍隊的頑強抵抗。數日之后,在澳大利亞軍隊的協助下,伊軍最終被擊退,美軍大部隊得以在此登陸。 而在歷史已經變動的現在,面對烏姆蓋薩爾的軍隊,伊朗人只是選擇了調動海軍進行牽制,只要將這里的部隊留在這里。這就已經夠了。 而10萬伊朗軍隊,這個時候已經集結完畢,準備進攻法奧了。 作為臨時指揮中心,烏姆蓋薩爾此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只要能夠消滅伊朗的有生力量,伊拉克的戰略目標就完成了。 10萬主力部隊如果被徹底消滅了的話,伊朗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肖恩.康特覺得。大概就是這樣了。 但伊朗方面又會對此有什么反應呢? 他不相信伊朗人不知道伊拉克的動向。 雙方之間都自認為很隱蔽,但是對于這種所謂的隱蔽……好吧,以肖恩的目光來看。是完完全全不合格的。 他們甚至完全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打仗。 甚至用極端一些的話來說,這些人是根本就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明明是一場能夠迅速解決的戰爭,他們竟然拖了這么久的時間還沒法搞定…… 伊拉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勝利的機會,當時伊朗可以說是四面楚歌。 而后來,伊朗也有機會能夠反攻。 可偏偏這個時候,老霍搞了一個大清洗,把伊朗的人才一洗而空,又給了伊拉克機會。 但是伊拉克人卻偏偏又沒有機會,反而徹底的退出了控制的伊朗地區。想要講和。 原本,這應該是伊朗人的好機會了吧? 嗯,表面上看是這樣。 但是……老霍卻選擇了一路進攻。 可這個時候,伊拉克卻運用主場作戰的優勢,攔住了伊朗人。 雙方之后便開始了拉鋸戰,一直到目前為止。大家可以說都是慢條斯理……天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 不過這一次,伊拉克人似乎抓到了機會。 1000輛自行火炮,在大國或許不算什么,但是放在兩伊戰爭之中,這已經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力量了。 通過這1000輛自行火炮,他們將有極大的可能將敵人殲滅。 ——當然,這是建立在法奧地區沒有淪陷的基礎上的。 法奧位于沼澤地帶幾乎難以進行道路外機動。 這個地方如果被伊朗占領的話,他們一旦利用占領的陣地部署了大批飛彈,就能使伊拉克增援部隊無法前進。 空軍的進攻恐怕也不會,這必然會遭到伊朗高密度防空火力網的攔截損失慘重。 “伊朗要贏了。” 當2008枚陶氏飛彈、與235枚鷹式飛彈被奧洛夫運達之后,他便已經確定,伊朗人這次必勝。 陶式飛彈是由美國研制的一種光學跟蹤、導線傳輸指令、車載筒式發射的重型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主要用于攻擊各種坦克、裝甲車輛、碉堡和火炮陣地等硬性目標。 鷹式飛彈則用于對付空中目標。 “伊拉克軍久戰之后戰力與士氣均在降低當中,但最重要的還是美國的傾斜,使伊朗購得大量美制兵器與維修零件,獲得開戰以來最強大的火力;若無這些兵器,伊朗縱使可以打下法奧,但後續要阻止伊拉克裝甲部隊與空襲的可能性并不高。” 奧洛夫發現,這將成為戰爭的轉折。 雖然伊朗人用三倍的價格購買了武器,但正如奧洛夫所說,他們此刻已經得到了勝利的鑰匙,這個時候的伊朗人,已經非常有可能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了。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在奧洛夫旁邊的迦南這樣說了一句。 “但無論是伊朗,還是伊拉克,他們實際上都沒有準備好。” 奧洛夫并不知道這個迦南具體的身份究竟是什么,但奧洛夫卻知道,這個人卻是一個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出售,然后悍然殺滅一整個小隊的兇殘的女人。 也就是奧洛夫腦中那類“超人”。 就好像黑俠他們一樣。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在發生變化的時候美國和伊朗怎么還會攪合上去,但對于我們而言,明顯是有益的。” 相對于奧洛夫,凱瑟琳倒是毫無壓力。 在歷史上,伊朗雖然成功打下了法奧,但是無法一舉消滅伊拉克軍使得法奧伊朗守軍腹背受敵,再度陷入消耗戰局面;此外,伊朗的補給來源只能仰賴班達.霍梅尼港,在伊拉克空軍不斷的轟炸了嚴重影響補給品的支援速度。不過這次作戰的成功可以說改變了兩伊戰爭的均勢局面。伊朗方面引進了新武器,士氣正處在最高狀態;伊拉克軍則從上到下都彌漫了悲觀氣氛,而且與伊朗相比伊拉克人力動員已近極限,戰局似乎是已經注定了。 但現在,歷史卻不同了。 有了生力軍加入的伊拉克,現在倒是牛氣沖天的感覺,而伊朗卻還沒有從大規模的清洗之中恢復過來,軍隊的指揮還有些問題。 “不過說起來還真是有趣,不是嗎?” 頂著迦南身體的凱瑟琳笑著。 奧洛夫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凱瑟琳。 “明明美國人支持的是伊拉克,卻賣武器給伊朗人,明明蘇聯支持的是伊朗,下面的捷克斯洛伐克卻給了伊拉克那么大一個驚喜。” 奧洛夫沒有說話,但事實似乎的確就是如此。 “對于國際軍火商而言,這很正常。實際上,我倒是希望這兩個國家能夠完全打爛掉,他們之中不該有勝利者,然后,我們就將成為勝利者。最好他們只會產些石油,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更方便的賣武器了……我聽說秘銀也即將介入戰爭?” 秘銀。 奧洛夫當然知道。 而且,奧洛夫更知道,他們還有一艘無敵的潛艇。 “當然了,為了平衡,伊拉克人現在根本沒什么海軍,我們要增加伊拉克人的勝算。” 提到伊拉克海軍,就不得不說伊拉克和伊朗的“襲船戰”了。 伊拉克海軍由于在戰爭初期大部分被摧毀,其余部分被封鎖在烏姆卡斯爾軍港和阿拉伯河內,它進行“襲船戰”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空軍飛機發射導彈、投擲炸彈和發射炮火。伊朗則使用炮艇、直升機和短距離導彈。 從戰爭爆發開始到目前總共有329艘船只遭襲擊,200多名海員喪生,完全被擊毀的船只約50艘,總共貨物損失約達600萬噸。 這也可以說是“超限戰”的一部分了,封鎖對方的后勤補給的部分。 因為被襲擊的很多都是別國的艦船,例如中國、日本之類的,所以這個“襲船戰”被很多人詬病。 現在,伊朗人得到了新的對空導彈,這意味著,伊拉克人的空中力量也被限制了。 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加強伊拉克人的海上力量。 讓秘銀接受伊拉克人的“雇傭”,無疑是一個好方法…… 還有一更…… 繼續努力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