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惡漢 >> 目錄 >> 第三二九章 西域二三事(三) |
第三二九章 西域二三事(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惡漢 第三二九章 西域二三事(三) 傕郭翻臉了! 薰俷不由得冷笑了起來…… 演義里,李傕郭被人挑撥,、Β⑤.cO\\一個是綁架皇帝,一個是囚禁大臣,把個漢室僅存的最后一絲臉面,給撕扯的干干凈凈,由此而拉開了三國爭霸的序幕。 已經記不清楚那個挑撥的人是誰,只是隱隱約約記得,和賈詡有關。 不過現在,賈詡是在戍縣,自然不太可能出手。那么,這個挑撥的人,又會是誰? 這個念頭在董俷的腦海中一閃即逝。 他知道,曹操即將迎奉漢帝,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打下了他統一北方的最后一塊基石。 但這些事情和董俷還相距甚遠,至少目前他是無力,也無心插手。 賈詡在信中說:“李郭反目,定會讓自興平元年開始,四年來始終處于夾縫中的馬騰得以喘息之機。同時長安對涼州所施加的壓力,也將不復存在。馬騰不會進攻三輔……畢竟三輔之地,李郭雖然反目,可遇到外敵時,絕對會握手言和。二人之間的矛盾和仇恨還不夠深,不夠大……馬騰只要不是傻子,絕不會去激怒李郭。” 字里行間的意思是說:馬騰將會對河西四郡用兵。 其實這并不是一個很難分析出的結果。漢中地形復雜,易守難攻,不取漢中,不奪三輔,那么就剩下河西四郡。馬騰是武威人,有著非常濃重的故土情結。他想要統一涼州地話。就必須要奪回武威。馬騰在武威還是有人望的,所以絕對不會放棄。 薰俷細目微閉,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對那信使說道:“軍師還有什么交代嗎?” “軍師只說,請主公盡早做出決斷。” “那好,你告訴軍師,就說西域進退,只在軍師的籌謀之中,無需問我。漢安軍各部人馬。皆有軍師調配。我過些日子再回去。在此之前。都護府由他做主就行。” “喏!” 信使急匆匆的離去。 可是在一旁的馬嶠卻忍不住開口道:“大都督如此決斷,是否輕率了些?” 馬嶠自去年末被調至池,輔助黃劭屯田,展現出了極為出眾的才能。在這一點上,黃劭曾多次寫信給都護府,贊揚馬嶠的才能。只是馬嶠心里面,還沒有承認董俷主公的身份。是什么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過做起事來,倒是盡心盡力。 黃劭病倒地這些日子,也多虧了馬嶠,池各項事務才算得以有序地進行。 薰俷笑了笑,“信一個人,就不要去懷疑。我相信,軍師一定可以把事情安排妥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許這位大都督所要說地。就是這樣一個意思。 可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簡單。坐在薰俷的位子上,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不過,能被信任的感覺。一定非常好! 馬嶠內心中,也不由得暗自羨慕起了賈詡。想必那賈詡聽到這話,一定很開心吧。 猶豫了片刻,馬嶠突然說:“大都督,聽聞大都督所設鄉學縣學,不問出身皆可就學?” “正是如此!” “卑下在來西域的路上,曾經和廣元討論過這個問題。而后又在池親眼見到,心中卻有一疑問。這鄉學和縣學所教授的,完全不同。如果有品學兼優者,于鄉學完成學業之后,想要繼續求學,不知道又該如何來解決呢?您知道,有的學子家境優渥,卻不足以繼續求學。有的學子學業出眾,卻因一些原因,無法求學……” 馬嶠突然提出地這么一個問題,讓董俷不禁愣住了。 畢竟,這鄉學縣學才興辦了不到兩年,馬嶠所說的這個問題,董俷還沒有遇到過。 遠謀,絕非董俷所擅長! 他最多是遇事解決事,走一步,能看到第二步就算不錯。 鄉學三年,縣學三年…… 可是這之間的確是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如何將兩學連接,甚至說是三學連接起來? 所謂的第三學,就是由蔡、羊續、劉洪等人所興辦的太學。 馬嶠的這個問題非常好! 一下子把董俷給難住了。 “伯良所說,的確是非常重要地事情。恩,恩,恩……不如這樣吧,我們考試。” 馬嶠只是想試探一下,卻不想董俷還真地給出了一個答案。 “考試?” 有道是,一脈通,脈脈通! 隨著‘考試’這兩個字從董俷的口中吐出來,思緒突然間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了。 上一世的記憶中,不是有考試這個說法嗎? 鄉學、縣學……仔細想想,就好像是小學中學地概念一樣。 當然,這個時代的小學中學,不可能像后世教授的那種課程。但諸子百家之類的,也可以劃分出等級。根據不同的程度,來設定教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隨心所欲。 恩,恩! 這個考試,就是連接鄉學和縣學,乃至太學的關鍵。 如果能夠將三學完美的連接在一起,一條自古從未有過的教育體系,不就成形了? 薰俷當下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他的構思。 一條接著一條,從教材的設定,到如何學以致用……等等等等,聽得馬嶠是目瞪口呆。 這種種的奇思妙想,卻是聞所未聞啊! 聽得馬嶠忍不住連連點頭,待董俷說完的時候,門口卻傳來了一陣掌聲。 掌聲并不是很大,抬頭看去,卻見黃劭在黃氏的攙扶下,從門外走進了大廳內。 “主公高明。主公實在是高明啊!” 的黃劭,自然知道普通人求學地艱辛。董俷的這一于為天下求學的士子,打開了一條通路。當然,想要實施起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材,先生…… 包括如何將三學連接,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 可這世上。就是這個樣子。當你有了思路。有了概念,有了方向,一切都不算難。 黃劭跪下,濁淚橫流,“劭為天下學子,謝主公的恩典!” 而馬嶠也聽出了端倪。 如果三學真的能如董俷的設想所設立,那么原本壟斷學識地學閥世家們。將再也沒有什么可以威脅眼前這個面目丑陋,心思卻極為細膩地虎狼之將。 也許,三學教授不出蔡羊續那樣地大家。 可這已經足夠了……相比之下,三學出來的人,恐怕是更有針對性,更加的專業化。 馬嶠一直沒有下定的決心,這時候也無法再猶豫了! 只三學建立起來,董家的最后一個障礙。也將徹底的被掃清。 如果現在還不投靠董俷的話。等將來三學興起,再投靠恐怕就無法謀取什么利益。 當下隨著黃劭跪下來。 “主公此舉,大利天下。雖不是圣人,卻勝似圣人。學生愿追隨主公,效犬馬之勞。” 薰俷有點懵了! 怎么這話說地好好的,就突然認主公了呢? 不過,內心里還是很高興。 等黃劭病好了,一定要接他回漢安休養。可是池是屯田重地,也需要有才能的人來接手。黃劭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費沃,一個是馬嶠。可是先前馬嶠一直不肯表態,薰俷也不好說什么。而費沃雖有大才,可畢竟是一個人,如何分身兩顧? 深吸一口氣,董俷笑著扶起了馬嶠和黃劭。 “曾次,有伯良在,你應該能安心的隨我回漢安了!” 黃劭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病態的紅潤,連連點頭,輕聲道:“我放心了,放心了!” 馬嶠說:“不過主公,三學之事,還需仔細籌謀。廣元在這方面頗有研究,何不讓他也參與其中。至于教材,可請伯先生和興祖先生出面。主公不要告訴他們這三學合并的事情……只需說明大概,請他們編就是。這是能名留青史的好事情,相信伯先生和興祖先生,都不會拒絕。而且,兩位先生出面,可振三學聲名。” 薰俷想了想,馬嶠說地很有道理,當下點頭答應。 而馬嶠又說:“嶠還有一件私事……嶠地家眷,如今尚在襄陽。那些田產倒不重要,可膝下有五子,卻不能不讓嶠心中牽掛。不知主公可否派人,前往襄陽一趟?” 薰俷笑道:“這有何難?我會馬上吩咐林鄉亭侯處理此事。” 說完了,董俷又讓馬嶠黃劭坐下,隨口似的詢問道:“伯良,你年紀和我相差不多,居然有五個孩子了?多大了?” 馬嶠放下了一件心事,也變得開朗許多。 聞聽董俷詢問,當下回答道:“倒是讓主公笑話了……嶠長子名良,年方九歲;次子名靜,三子名季,四子名通,卻是一胎三子,相差不過一個時辰,都才七歲。幼子名謖,卻是個鬼機靈,年方六歲……” 薰俷原本也只是隨口一問,并沒有放在心上。 長子名良,那就是叫馬良嘍……這個名字好像有些耳熟,但卻想不起來這出處。 居然是個三胞胎,馬季……哈,聽上去好像后世的相聲大師;馬靜、馬通?很陌生。 幼子名禝! 馬禝? 薰俷地眼睛頓時瞪大了! 慢著慢著,馬良、馬禝……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竟是馬氏五常?” 要說起來,董俷已經見過了許多名人,早已經麻木了。可這不經意中,居然發現眼前這人居然也是名人之老爹。還是有點忍不住,說出了六個字,又立刻閉上嘴巴。 可這六個字,卻讓馬嶠嚇了一跳。 為什么呢? 這古人啊,雖然有弱冠方有字的習俗。可很多時候,還是把這字按照族譜早早定下。 按照馬氏的族譜,馬嶠兒子的表字當中,當有‘常’這一子。 又按照傳統的伯、仲、叔、季、幼,所以早早的就訂下了五個兒子的表字。一俟成人,就會賜予。 這表字,其實也是有規律可循。 比如董卓兄弟三人,也是按照這規律而行。董擢叫伯穎,董卓要仲潁,薰旻叫叔穎。 這并沒有什么奇怪,可董俷怎么知道,我兒子的表字里,有‘常’字? 馬嶠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薰俷也算是在這年代生活了許久,說漏了嘴之后,立刻就意識到了。有心解釋一番,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索性也就不解釋了,目光向黃劭看去,期盼他來解圍。 也算是跟隨董俷久了! 黃劭自然能領會董俷的意思,忙岔開了話題,“主公,小兒去了漢安的話,不要讓他馬上進太學。依我之見,還是讓他先進鄉學。將來能否有出息,看他自己的本事。” 這一句話,卻說的馬嶠心生慚愧。 他原本是想要讓孩子直接進太學,可看看人家老黃,再看看自己…… 這話題一轉開,也就忘記了剛才的事情。三人在書房中又說了很久,把這三學,漸漸的勾勒出了一個輪廓。董俷輕呼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最新全本:、、、、、、、、、、 請:m.badao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