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破浪飛剪”“海昌”級裝甲巡洋艦
[[[CPW:576H:270A:LU:file1.qidian/插pters/20102/1/1124156634006392018633734895185.jpg]]]“海昌”號裝甲巡洋艦(自建):1901年完工,排水量7216噸,航速20.5節,主炮2座雙聯203毫米45倍徑炮,副炮8門152毫米45倍徑炮、6門88毫米炮,裝甲材質為克虜伯裝甲、水線裝甲帶為80-150毫米、炮塔為150毫米、司令塔為200毫米。
“海昌”級裝甲巡洋艦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制造的以民族英雄鄧世昌的名字命名的中國第三級裝甲巡洋艦,也是一級大型裝甲巡洋艦,該級艦共四艘,分別為“海昌”、“南昌”、“福昌”、“廣昌”。其中“海昌”號和“南昌”號為北洋船舶重工(即原來的北洋船政局)所建,“福昌”號為福州船舶工業總公司(即原來的福州船政局)所建,“廣昌”號為上海船舶工業總公司(即原來的江南造船所)所建。
“海昌”級裝甲巡洋艦無論從噸位、火力還是防護等各項性能,都遠遠超出了中國自制的第二級裝甲巡洋艦“海陵”級裝甲巡洋艦。而值得一提的是,“海昌”號采用了當時極為新穎的“飛剪式艦首”的設計。
中國史書當中對“飛剪式艦首”是這樣說明的:“此等船首似長而尖削之曲刃剪刀,在海上可劈浪前行,減小波浪阻力,故曰‘飛剪式’。”
所謂的“飛剪式艦首”,是和“垂直艦首”相對應而來,其樣式為在垂直艦首水線上部外飄,并與下部垂線圓滑過渡而成,也就是說“飛剪式艦首”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垂直的下部與外飄的上部,而且大多數都具有一定的弧度,這是“飛剪式艦首”區別于“垂直艦首”的主要特征。
“海昌”號裝甲巡洋艦之所以要采取這樣的設計,是因為“飛剪式艦首”相對于“垂直艦首”和“傾斜艦首”,抗沉性和穩定性更好,而且還可以獲得更高的航速。
相比起“垂直艦首”和“傾斜艦首”,“飛剪式艦首”因為艦首體積較大,因而擁有較大的浮力儲備,且由于艦首外飄的角度隨干弦的升高而不斷變大,所以在艦首沒入水中時,浮力是以幾何級數增長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艦只“埋首”的問題,提高艦艇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況下的縱向穩定性。
采用“飛剪式艦首”,其實是中國的技術工程人員對不同作戰艦艇的不同功能多方思考論證后決定的。
象在海戰中,戰列艦主要用于艦隊主力決戰,因此戰列艦實際上就是一座能夠移動的巨型海上炮臺,只有在海上決戰時才開赴戰場,平時一般都呆在港口里,因此對于艦艇的適航性能及續航力的要求就要低一些,因而在中國的戰列艦設計上,中國的造船技師們一開始選擇了價格比較低廉,制造工藝相對簡單一些的垂直艦首。
而對于擔負海上破交作戰的大型裝甲巡洋艦來說,戰艦的適航性能必須要非常良好,而由于海上破交戰的特性,使得裝甲巡洋艦在大多數的時候,無需面對火力強大的戰列艦,因此對于中彈毀傷的考慮也就相對放在了較為次要的地位,而且由于用于在海上追殲敵方襲擊艦的大型裝甲巡洋艦對高航速的需要,因此中國的造船技師們選擇造價相對昂貴,制造工藝較為復雜的“飛剪式艦首”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高航速的特點在“飛剪式艦首”這個名稱上更能體現出來。“飛剪式艦首”的設計其實與后世的“小水線低阻船體線型”的概念有著驚人的相似,配合外飄的艦首與干舷,使艦船在高速航行時也不會有嚴重的上浪,因此保證了艦船的動力能夠最大限度地轉換為高航速。
由于采用了“飛剪式”艦首,加長了甲板長度,干弦側面積亦有所增大,因而“海昌”級裝甲巡洋艦的噸位并不算很大,但是船體卻顯得大很多,因為受彈面積增大,海戰中被敵炮命中幾率較高,但由于該艦主要用于遠洋作戰,高速行進時中彈概率相對降低,而后來的戰斗表明,這個問題并不明顯。
“海昌”級裝甲巡洋艦是中國第一級采用“飛剪式艦首”的主戰艦艇,在當時被視為“破冰之舉”,也被后人看作是中國海軍艦艇“飛剪首化”的開端,由中國海軍造艦局長史司博士一力促成的中國海軍艦艇“飛剪首化”其實也是從“海昌”級裝甲巡洋艦開始的。
“海昌”級裝甲巡洋艦的出現,證明中國的造船工業已經真正擺脫了仿制外國艦艇的路子,走上了自主發展的道路。
“海昌”級四艦建成入役后不久,便進行了多次遠海作戰訓練,并一度作為中國在新從俄國手中收回的庫頁島的海上武裝力量存在。多次的海上實戰演練極大的提高了中國海軍官兵的戰技,也給中國的造船工程人員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
1905年震驚世界的華俄戰爭爆發,“海昌”級四艦被單獨編成中國龍旗大洋艦隊第六巡洋艦分隊,駐扎在庫頁島,負責防御庫頁島海上安全并監視宗谷海峽和靼韃海峽。在蔚山海戰中,俄國裝甲巡洋艦“格羅姆鮑伊”號和“俄羅斯”號遭到中國海軍重創后逃回海參崴,同在海參崴外海監視俄國海軍的“海昌”級四艦遭遇,展開激烈炮戰,俄艦再次遭到重創,后來在港內戰列艦隊的掩護下才逃進了海參崴港,“俄羅斯”號因為受損過重,被迫報廢。
蔚山海戰結束后,俄國海軍為了防止被堵在海參崴港內,將速度較快的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開出港內,準備繞道津輕海峽南下,作為襲擊艦攻擊中國沿海地區,俄國艦隊出發不久即被日本海上警衛隊發現,并通報了中國海軍,“海昌”級四艦奉命追擊,擊毀了俄國巡洋艦“瓦良格”號,取得了津輕海峽之戰的勝利。
在中國軍隊收復海參崴,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之后,中國海軍主力南下臺灣修整,“海昌”級四艦同中國海軍其他的裝甲巡洋艦一起集中編成第二分艦隊,同戰列艦隊迎戰由俄國海軍名將馬卡洛夫率領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即有名的“巴士海戰”,在這場海戰中,“海昌”級四艦同友艦一道,先分割殲滅了俄國巡洋艦,然后同戰列艦隊合力攻擊俄國戰列艦隊,最終取得了巴士海戰的輝煌勝利。
作為一級劃時代的優秀裝甲巡洋艦,“海昌”級四艦在中國海軍當中一直服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