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1908遠東狂人  >>  目錄 >> 第1048章 戰略尾巴

第1048章 戰略尾巴

作者:丹丘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丹丘 | 1908遠東狂人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08遠東狂人 第1048章 戰略尾巴

沈鴻烈說完,向屋里端坐的另外幾人望了過去,趙北一臉平靜,藍天蔚和蔣方震也是一臉平靜,反倒是那幾個副官面lou驚訝之色,顯然,他們對于沈鴻烈的強硬立場非常吃驚。

不過這話剛一說完,沈鴻烈突然發現“圍魏救趙”這個詞此時用得似乎有些不妥,一方面,眼前這位“狂人總統”就姓趙,這多少有些唐突,另一方面,此次中英香港之爭,歸根到底,其實是趙北沒事找事,故意找英國的麻煩,倒還真用不著沈鴻烈去“救”。

“圍魏救趙,這個詞用得不太妥當,畢竟,此次中英香港之爭,尚未到圖窮匕見的地步,而且從目前外務部的交涉情況來看,英國政府立場有所軟化,或許可以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紛爭。”

果然,屋里眾人沉默片刻之后,藍天蔚首先發話,他顯然不贊同沈鴻烈的意見,這多少出乎沈鴻烈的預料,因為根據藍天蔚一貫的表現,他是一個標準的“鷹派”人物,對外強硬派,而沈鴻烈現在的這個建議應該是符合“鷹派”主張的。

沈鴻烈長期在邦加島租借地當總督,對于國內的政治問題比較陌生,因此當藍天蔚表示謹慎意見之后,他也就沒再亂說話,而是等著趙北發話。

“秀豪說得也有些道理,目前英國立場有所軟化,未必就不能通過外交談判解決紛爭。不過另一方面,成章說的也有道理,不給英國這個老牌列強一點顏色看看,它就不知道中國現在能吃幾碗干飯!國與國之間的斗爭,武力后盾是最重要的,也是根本,這一點,成章說的也有道理,所謂強國,必然是站在另一個強國的尸體上的新興列強。”

趙北幾句話,算是和了這場稀泥,既沒有反對沈鴻烈動武的意見,也沒有屏棄藍天蔚政治解決的意見,說到底,還是一個中庸。

趙北之所以選擇中庸立場,主要原因還在于國際形勢的發展跟不上趙北的戰略,趙北不想打第一槍,但是又不愿意放過這個好機會一舉擊敗英國,換句話說,趙北的立場現在有些搖擺。

此次中英香港紛爭發端于去年年底,起因是經濟政策的分歧,但是根本原因還是趙北想試探一下英國的戰略底線,所以他刻意的在其中推波助瀾,以此手段來確定他下一步的行動戰術,是繼續唱“文戲”呢?還是跟英國來場全武行?

香港被滿清朝廷租借給了英國,現在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享受大英帝國殖民地待遇,自從1931年的那場席卷世界的大蕭條開始之后,英國政府就收緊了貿易政策,對外建立關稅壁壘,對內進一步整合統一帝國市場,無論是自治領還是殖民地,都被英國政府視為大英帝國整體市場的環節,而香港自然也不例外,從香港出發,運往英國其它殖民地或者自治領的商品也享受大英帝國關稅壁壘的保護以及市場優惠政策的優待。

正因為香港有這個特殊待遇,從1933年開始,許多中國內地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所在,于是他們與香港華商聯起手來,組織起了若干個規模驚人的商品走私網絡,將中國內地的工業制成品用船只走私到香港,然后通過設立在香港的皮包公司將這些中國內地工廠制造的商品改頭換面,使其成為“香港制造”的工業品,然后再由香港銷售到整個大英帝國的廣闊市場,這一貿易體系的建立,不僅為商人們帶來了滾滾財源,同時也部分的解決了中國工業品的積壓問題,因此,對于這種“逆向走私”活動,中樞政府一律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立場,商人們是安全的,不必擔心遭到法律的懲罰。

但是同時,大英帝國的利益卻遭到了嚴重損害,不僅關稅流失嚴重,而且也使英國工業品進一步失去了市場,面對廉價的“香港制造”,英國本土商品全面落敗,使英國的工業蕭條局面更加嚴重,這引起了英國政府極大恐慌,雖然多次向中方進行交涉,但是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走私還在繼續,蕭條也在加深。

在恐慌中爭論了兩年之后,英國政府終于在去年年底做出一項重要政策,借口中國政府沒有履行與英國、法國達成的裁軍協議以及縱容不法商人損害英商利益,英國政府宣布從次年起,取消香港在大英帝國市場體系中的國民待遇,大英帝國的所有屬地在進口來自香港的貨物時,都必須征收一筆特別關稅,雖然稅率遠比關稅壁壘的稅率低,但是這足以抵消大部分“香港制造”的廉價優勢。

英國政府的這一歧視性政策一出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中國政府就此提出抗議,而且整個華人世界一片嘩然,許多華人終于徹底醒悟,原來英國政府仍然視華人為二等人類,甚至連治下的殖民地華人也無法享受國民待遇。

形勢大好,趙北眼疾手快,決定立即行動,推波助瀾,將這一事件發展為一次標志性事件,同時也通過對此事件的“關注”試探一下英國政府在遠東政策上的底線,于是,就有了這次“中英香港紛爭”,而中國海軍之所以組織一次艦隊遠航,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展示實力,宣示決心。

現在外務部仍在與英國方面進行磋商,英國政府的底線到底在哪里,現在還看不明白,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對于中英沖突,日本政府是極力挑唆的,日本希望中國打響對英戰爭的第一槍,然后日本迅速跟進,就像當年那場南洋戰爭一樣,兩國合作,將英國勢力排擠出南洋群島。

但是趙北依舊保持著一份謹慎,雖然他很清楚,現在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正在歐洲搞“綏靖主義”,對納粹德國是“有求必應”,但是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在遠東政策上的立場卻是相當的不確定,這從上次的巴布亞危機就可以看出來,正是在那次國際危機中,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操縱國聯,對擅自行動的日本發出了制裁威脅,甚至將兩國艦隊調到澳大利亞近海,與澳大利亞艦隊舉行了數次海上聯合演習,硬是逼日本將吃下去的骨頭又吐了出來,巴布亞共和國也就此得以重建,而日本的國際威望也因此遭到嚴重損害,并進而引起了一場未遂軍事政變,雖然占領東京的日本皇軍的叛軍部隊很快就被瓦解,但是日本的軍國主義化卻開始加速,而現在,日本政府實際上已經掌握在軍部手里。

雖然在巴布亞問題上表現出強硬立場,但是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有時候又會在遠東問題上表現出些許的“綏靖主義”,這從當年暹羅(泰國)的政變就可以看出來,當時,中國、日本支持政變一方,并最終使暹羅政府完全倒向中日兩國一邊,可是,在那時候,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除了外交抗議之外,并未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這似乎可以看出兩國在遠東政策上的搖擺。

但是英法兩國的底線到底在哪里?如果中國與日本一樣,直接采取軍事行動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勢力范圍,英國、法國會不會也像在巴布亞危機中那樣操縱國聯采取強硬立場呢?而美國是否也會加入這個制裁陣營呢?

直接攻擊英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這肯定會與英國陷入戰爭,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這里,而在法國、美國的態度,尤其是美國,自從羅斯福當選總統之后,美國已經開始加強軍備建設,美國非常關心東南亞地區目前的微妙形勢,考慮到“歷史上”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立場,趙北不得不擔心與英國的沖突可能招來美國的干涉,而且日本的海軍力量能否有效利用,目前還不能十分肯定,畢竟,日本的投機心態非常嚴重。

如果要與英國開戰,就必須盡快在戰場上取得全面優勢,只有這樣,才能使美國政府謹慎行事,同時也可以促使日本下定決心攻擊澳大利亞。

所以,一旦試探出英國的底線,趙北將決定是否立即投入對英國的戰爭,畢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自從西班牙內戰爆發之后,英國政府的主要注意力就被牽制到了那場戰爭中去,而且,現在英國的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王陛下也正因為婚姻問題而將英國政府弄得狼狽不堪,上下離心。

英國政府可能在香港的貿易問題上做出讓步,但是也可能因此而與中國的關系更加惡劣,無論是哪種情況,趙北都必須做出相應的行動。

高傲的英國政府是否會尋求美國政府的支持?法國政府是否會堅定的站在英國政府一邊?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歷史被趙北篡改的面目全非,趙北已不可能有效的借鑒歷史經驗,現在的他,必須依kao他真正的判斷力和領悟力,在實際行動中一點一點的試探英國政府的遠東政策底線。

奪取英國在東南亞的勢力范圍,最終肯定需要武力的介入,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問題在于,由誰來打第一槍?趙北非常希望日本先打第一槍,而日本政府則希望中國先打第一槍,雙方都在暗中操縱,都希望對方為自己充當火中取栗的角色。

當初趙北制訂戰略計劃的時候,日本領到的角色就是這個“火中取栗”,趙北希望利用日本,而不是被日本利用,畢竟,國際交往準則中,“正義公理”也是存在的,雖然只是一片遮羞布,可是畢竟還離不開,要想消除英國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不僅需要足夠的實力,而且也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趙北制造“中英香港紛爭”,就是為了尋找一個體面的戰爭借口,到時候扛著一面“收復國土”的旗幟打一場東南亞爭霸戰爭,這才叫師出有名,對于國民士氣和軍隊士氣的提升非常有利。

當年,趙北之所以不急著解決香港、澳門的主權歸還問題,主要的戰略著眼點就在這里,刻意的留下一個由頭,一旦以后需要的時候,就利用起來,這其實就是一個“戰略尾巴”,是讓趙北揪的,相同意義的“戰略尾巴”還有那個遠東共和國,以及蘭芳第二共和國,不過目前看來,這兩個“戰略尾巴”似乎還用不上。

趙北的謀劃,總參謀部的那幫大佬也都贊成,不過,在具體的實施細節上,總參謀部內部存在分歧,藍天蔚是“穩健派”,主張慢慢前進,蔣方震是“急進派”,主張利用英國經濟蕭條的大好時機一舉吞下英國在東南亞的幾塊殖民地,馬來亞、緬甸就是蔣參謀次長看中的獵物,在這一點上,他的主張倒是與沈鴻烈有幾分相似。

也正是這種內部分歧,使趙北的立場更加搖擺,在總參謀部統一意見之前,他還是決定等待,等待外務部那幫人試探出英國政府的遠東政策底線,同時也通過駐美大使試探美國的立場,至于德國、意大利那邊,他也派人接觸過,讓他一點也不意外的是,德國元首和意大利領袖都與日本軍部一樣,急切的盼望著中國打響對英戰爭的第一槍,所以,他們對中國的外交特使表示了“謹慎的支持立場”。

光是“謹慎的支持立場”是不夠的,一旦中英開戰,誰也不敢保證那位德國的元首不會跟英國政府做一筆秘密交易,畢竟,在“歷史上”的那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是有“前科”的,英國并不是德國元首消滅的第一目標,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德國元首并不排斥與英國簽訂一份停戰條約,以便全神貫注對付蘇聯,只是當時的英國政府沒有同意,考慮到現在是1936年,英國首相還不是那位以強硬著稱的邱吉爾先生,而且那位德國元首尚未lou出戰爭販子的真面目,那么,英國政府會不會與德國元首達成秘密交易?趙北完全沒有信心。

這加強了趙北的觀望決心,同時他也決定進一步加強軍備建設,此次率領特遣艦隊訪問南洋,他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到邦加島視察當地的軍事設施的建設情況,同時也是準備去蘭芳看看當地華人對英國的看法,畢竟,一旦這場對英戰爭打響,不可避免的會將蘭芳給卷進去,民心士氣必須考慮到全盤戰略中去。

既然這具體的戰術還不能確定下來,那么趙北也只有和稀泥,藍天蔚說的有道理,沈鴻烈說的也有道理,至于最后誰來拍板定奪,那還是趙大總統說了算。

幾人坐在小客廳里議論戰略,在場的都是軍裝派,沒有一個閑雜人物,說起話來自然不用太過忌諱,如何消滅英國在東南亞的勢力,如何將東南亞納入大中華經濟圈中,這些話題確實讓那幾名副官大開眼界,不過他們也都明白,這些話在這里說可以,但是不能拿出去說,國際政治就是這么回事。

這場戰略會議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然后就結束了,此時天色已暗了下來,趙北吩咐沈鴻烈在總督府中備下晚宴,他要款待蘭芳總統。

“聽說中樞打算將當地國防和外交政策的決定權交由蘭芳政府自主,此事當真?”

吩咐管家備宴之后,沈鴻烈忍不住問了趙北一句。

“正是。此次來蘭芳訪問,我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與蘭芳方面討論此事。”趙北點了點頭。

“可是,如果今后對英開戰,蘭芳國防、外交均不由我方控制,怎么能利用蘭芳呢?”沈鴻烈不解。

藍天蔚與蔣方震都是笑了笑,向趙北望了過去,這個問題,他們以前也問過,趙北告訴了他們答案,現在,沈鴻烈也需要一個答案。

趙北也笑了笑,講了一番道理。

“成章,你的眼光還是要放的長遠一些。中國與英國之間的戰爭絕不是中國與荷蘭的戰爭可以相比的,這場戰爭要么不打,要打的話,那就是一場真正的大規模戰爭,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結束的,我們必須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而且不能孤軍奮戰,光kao日本、暹羅的協助不夠,我們還需要東南亞地區民族主義者的協助,所以,我們要在南洋這里建造一個櫥窗,用來展示中國的解放者形象。

我們要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者看到,中國不是殖民者,中國是解放者,而蘭芳就是中國解放的第一個目標,東南亞現在被歐美列強統治、壓榨,主權淪喪,經濟凋敝,需要一位解放者,而中國就是這個解放者,今天,我們在政治上解放他們,讓他們拖離英國、法國的殖民統治,明天,我們在經濟上解放他們,讓他們的經濟拖離歐洲的殖民體系。現在,讓蘭芳實現國防與外交的‘自主’,這就是政治上的解放,只有政治解放之后,才會有經濟上的解放,以后,經濟上的解放必將帶來一個‘亞細亞經濟圈’。”

“解放者?亞細亞經濟圈?”

沈鴻烈一愣,有些奇怪,但是再往深處一想,頓時明白過來,于是,這心思也就放了下去。

論國際戰略,還是總統想得深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1908遠東狂人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68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