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玩唐  >>  目錄 >> 第九十二章 斬馬

第九十二章 斬馬

作者:午后方晴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午后方晴 | 玩唐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玩唐 第九十二章 斬馬

第九十一章斬馬

王畫的態度讓溫安很滿意。

文人嘛,講究一個尊重,就象諸葛亮一樣,當真劉備前兩次請他,他不知道?如果輕易地被劉備請去,有可能會輕視。所以讓劉備三請四邀。上官小婉向王畫又要了五十萬緡錢,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明顯自己前來是投奔王畫的,可王畫不但請他坐,還用了一個上坐的詞語,親自替他倒茶,溫安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他也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下來,今天他帶來的消息也值得王畫用如此尊重的態度對他。

呷了一口茶,說:“王侍郎,我是帶蜀國地圖來了。”

蜀國地圖未必,這是一個比喻,說明他帶重要情報過來了。

“多謝,”王畫也長施一禮,皇宮內部他沒有打進去,可是韋家他還是有些了解的。這個溫安也是韋家一個重要的幕僚,能這些唐朝頂類家族中排上地位的,無一不是人才。未必會比得上朱仝,但也是人物尖兒。就是他沒有帶來消息,王畫也會很看重的。

現手上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缺的就是尖頂的人才。特別是大洋洲,現開始制度化管理了。不制度化也不行,百姓人數隱隱向兩百萬大關邁進,再象以前那種粗放式管理,必然會亂。

王畫的態度越讓溫安滿意了。

當然,既然準備投奔王畫,也不能太傲慢,立即還了一禮說道:“王侍郎,下承受不起。不過我時間有限,立即將一些事情告訴你,然后我還得回去。”

就是投奔了王畫,王畫馬上到吐蕃去,也必須韋家呆上一段時間。

然而未必如此,王畫已經有了讓他去大洋洲的想法,不過現沒有交談,得談過詢問他。畢竟大洋洲遠離中原,這個溫安未必情愿。

溫安繼續說道:“首先說一說瑪雅國的事。有可能王侍郎現也動疑了,不過具體情況王侍郎不知道吧?”

王畫點頭,對聰明人不要學曹操,向許攸說什么一月之糧,那么有可能這個溫安會想,自己以后會不會象曹操那樣,將許攸殺死。而且確實很重要,如果知道韋家那兩個人帶來什么消息,就能判斷出韋氏改變主意的原因,以及韋氏現心里的想法。

溫安將原委道了出來。

其實尋找這個瑪雅國主要還是朝廷的隊伍。韋家也派了人,不過掛了朝廷的名義,大約有一百多名。人數雖然少,可都是精壯之士。一路向北,遼東現是大祚榮的領域,也沒有說原委,只是向北尋找一塊領土,大祚榮并沒有意。畢竟向北是寒冷的地方,連大祚榮的靺鞨人都不感興趣,況且唐朝。

一開始還是很順利的,帶了充足的輜重與坐騎,但到了北方,都是一些沒有人煙的地方。即使有人煙,人們也不開化,十分兇蠻。不過這些兇蠻人很少,只遇到了兩撥,發生了沖突,還是順利解決了戰斗。

對北興安嶺以北的地方,王畫還真很陌生,史書也沒有記載。但通過溫安得來的消息,證明有人類存,只是不開化的人類,而且很少很少。

但越往北去,天氣越寒冷,許多戰馬都凍死了,連士兵也多有凍死的情況。不過還好,因為張孝嵩極北一行,唐朝開始對極北之地有了初步的認識,有了防備,于是渡過白領海峽后還有四五百戰士。

只是戰馬都凍死了。

繼續步行向南,春天就到來了,也沒有找到瑪雅國,而且看到的都是凍土。但繼續向南時,漸漸遇到了一些少數部落,同樣很落后,也很兇悍。言語還不能溝通,不過類似唐朝人的某些地方方言(印第安原來的語種不清楚,不過瑪雅人許多方言很象漢語,如果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此不詳述了),不過這些士兵都沒有聽懂。

零零碎碎地發生了一些戰爭,后無奈,人數越來越少。還剩下一百來人,隨著往南去,兇悍的土著人多,不敢向南了。于是一個夜晚,偷襲了一個部落,得到了一些戰馬與供給,向北返回。

當然,這要感謝王畫指南針與望遠鏡的作用。

聽到這里,王畫也不知道這一行人到了哪里,但遇到了土著人,有可能接近原來加拿大的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脈才出現頻繁的印第安人。當然還沒有到美國地域,否則分布的部落多大,這一行人恐怕想回都回不來。

其實如果不是為了私利,這一行還是可歌可泣的,甚至將來都可以載入史冊。

回到了北方,找到了白令海峽。應當說這一行,個個都是聰明勇敢的士兵,一行人去的時候沿途一些顯眼的地標上做了記號。否則就是有指南針,想順利返回也是不可能的。

可白令海峽已經化凍了。于是又做了一些木筏,但這是海峽,就是不寬,也寬達六七十公里,結果可想而知,只有二十幾個人安全地渡過了海峽。還帶過來三匹馬。

韋家的人利用權勢,三個韋家的人先回來。但路上一個壯士又犧牲了,只回來了兩個。至于其他的二十來人,因為步行,什么時候回來不得而知,有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兩個人回到韋家后,韋家作為長安第一望姓,又沾著韋皇后的光,這幾年經濟情況良好,有多少幕僚。聽著兩個人的匯報,立即發現了疑問。那就是王畫說的糧食。北方是凍土,但這一行向南去卻有大片大片原始的土地。況且再向南,應當可耕耘的原始沃土多。而且當地的土著人雖然兇悍,可是文明落后。

如果按照王畫所說的,這個瑪雅人應當能順利地統治這一片地域。有了土地,有了奴隸,何愁糧食?

也就是王畫所說的瑪雅人是假的。

但他們畢竟去的地域很少,不能當作證據。就是能當作證據,王畫掙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問問街上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王畫津貼百姓,津貼國家。如果交出來是什么后果?還是不交給了韋家?韋家會不會將這些爭來的錢,補貼國家百姓?

這也只能說明王畫預防一手。

而且也沒有證據證明王畫說的是假的,那么就不能判王畫欺君之罪。

于是韋家派人向韋氏添油加醋說了一遍,當然只能說王畫有異心,其他的也無可奈何。

韋氏聽后不語,并沒有表態。

至于調開朱仝,也只是防了一手,并沒有動殺心。這一點王畫倒不必多慮。當然,兩者考慮的利益不同,韋氏考慮的是動彈王畫會引起什么后果,對她政治有沒有不利。韋家只考慮到每年龐大的金錢。這不是幾十萬緡錢,有可能是每年接近上千萬緡錢的收益。

因此韋家將眼光集中到另一個人的身上,那就是宗楚客。

他們想來,王畫一家能有什么?只要王畫一死,其余就散了。只要提前做了準備,王畫一死,就能順利接受王畫的“遺產”。因此用了大量的金錢賄賂宗楚客,本來宗楚客與王畫關系不睦,加上他的二哥宗晉卿生生讓王畫變成了一頭豬。兩者一拍即合。

但想害死王畫是很難的。

所以想出了一條主意,讓王畫出使吐蕃,然后鼓動吐蕃權臣坌達延等人,王畫返途過程中,將王畫吐蕃擊殺。

可是韋氏還猶豫不決之中,畢竟王畫重情重義,如果他與李裹兒成親,不看僧面看佛面,至少不會反對她。如果朝廷出了什么問題,可以讓王畫當救火隊員撲火。這對以后穩固她的政權極有幫助。

因此考慮到了韋氏的心理,韋家與宗楚客商議了一條借口。畢竟瑪雅國是假的,那么王畫手中掌握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正好王畫出使吐蕃,王家沒有做主的人,這一來一去,有可能是四五個月時間。這個時間里,朝廷可以派一些人秘密調查此事。

如果王畫有反心,朝廷將做一些處置,沒有反心,又是另外的處置。說得合情合理,韋氏也答應了。

也就是說韋氏一直到現還繼續觀望,沒有對王畫動殺機。但是韋家與宗楚客卻動了殺心,而且買通了吐蕃猛將坌達延等人。

坌達延率領大軍的駐地正好積石山一帶,是王畫出使往返的必經之地。當然去的時候不能動心思,還要和親,王畫不能出事故。

王畫聽到這里微微一笑。內幕情況不太清楚,但王畫做了細致的安排。他走了后,該安排的也早安排下去,就是朝廷派人將自家圍得水泄不通,想調查也調查不出來什么。而且為了家人的安全,王畫都沒敢帶李雪君一道前來,這是保護家人安全的。

只可惜自己父母非要來到長安,如果洛陽好。

而且他也料到這一行,有古怪里面,并且前面剛剛調開朱仝,已經給了他警覺。況且還有上官小婉與太平公主向他通風報信。不過王畫沒有想到這一次韋氏居然能網開一面。

難道以后自己也要放她一馬?

可溫安帶來的消息還是很重要的,許多謎面讓他釋開。

王畫恭敬地施了一禮,說道:“多謝溫先生帶來的這張地圖。”

“不敢。”

“溫先生,下不知何以厚報。不過溫先生以后打算怎么辦?”

“隨遇而安,”溫安一笑。不過這不是心理話,既然將這么重要的消息帶過來,明顯是想挾功投奔明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王畫說道:“溫先生,既然對我透露出這么重要的消息,我也想溫先生是法正,而不是張松。”

劉璋手下有兩個重要的人投奔了劉備,張松帶來了蜀國的地圖。還有一個人,就是法正。三國演義中位置還不是很重要的。王畫也不可能用三國里的史實來說人論事,也沒有三國演義出現。

這是說的歷史,法正投奔劉備后,屢出奇計,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地位僅諸葛亮之下,遠張飛關羽之上。他死后劉備連哭數日,謚為翼候,也是劉備時代唯一有謚號的大臣。而另一個人,張松返回蜀國后就被劉璋殺害了。

王畫是借機說溫安回去有危險。

溫安沒有回答。

事實他也不想回去,不過要看王畫會給他什么。

王畫也沒有讓他失望,又說道:“我倒有一塊地方,正缺少人手管理,不過它卻遠海外。如果溫先生有意,不嫌辛苦,不妨替我操勞一下。而且哪里雖然離中原偏遠,可也有兩百萬百姓可供管轄,也是能讓溫先生大施宏圖的機會。”

“多少人?”溫安到現一副成竹胸的樣子,但聽了后也嚇了一跳。

兩百萬人,不是兩十萬人,一個嶺南道有多少人?而且以他的智慧,也不用王畫解釋。王畫真正發展實力才多少年?以后這個人數還會繼續增漲。甚至可能是五百萬,一千萬。這已經是一個正規國家的百姓人數了。

“溫先生,可愿意否?如果溫先生愿意,我會寫一封信給朱先生,讓他安排你前去那片土地。”現大洋洲讓王畫有些頭痛,蕭亞軒與宋問這幾年鍛煉下來,才干很有長進。可管理那么大的地方,還是很吃力的。如果不是怕朝廷懷疑,王畫有可能將朱仝也調過去協調管理。

“王侍郎以我為士,我當以士報之。”溫安深施一禮。

僅是一面之緣,這有可能是王畫手中大的王牌,王畫立即托負自己,確實可以當之以士禮相待。

這個回報也遠勝于他帶過來的消息價值。

送走了溫安,王畫心中有了底,但也加快了行程。到了九月半,來到了河西九曲之地(青海省東南部及其與甘肅省毗連地區)。這是一塊戰略要地,因為黃河之便,水草豐美。吐蕃人一直對這個地方很垂涎,不過唐朝并沒有放手,吐蕃無可奈何。后來血字營駐扎這里不遠處,吐蕃發動了一些小規模的騷擾,又先后吃了一點虧,于是作罷。

當然,歸根到底,還是現吐蕃局勢緊張,正值帝歲數尚小,國內局勢未穩,再加上多處地區牲畜發生瘟疫,所以也需要這次唐朝的和親,安定吐蕃局勢,不敢對河曲下手。

但到了這里,也是吐蕃與唐朝交界的地方。

也幾乎看不到漢人,要么是吐蕃人,要么是吐谷渾被吐蕃滅亡后,分布地唐境的吐谷渾人,或者黨項人、羌人。再往南就是積石山,但分布的種族同樣是吐谷渾人居多,其次才是吐蕃人。

現正值秋高氣爽之節,河曲之地風景優美。金城難得地走出隊伍,觀看一路的風景。

可只往南走了兩天,眼看出了唐境,忽然前方揚起了一道濃濃的煙塵。

不用王畫吩咐,楊矩立即讓士兵開始警戒。

雖然這里屬于唐朝境內,可也是唐朝的羈糜地區。各個種族時常發生沖突,比如黨項人與羌人的沖突,再比如吐谷渾人與吐蕃人的沖突。不但唐朝對這個地域不能根治,吐蕃境內,因為吐谷渾亡國,多的吐谷渾人流離失所,被吐蕃人當作奴隸,多次發生沖突。同樣不得安定。

一會兒,煙塵近了,王畫瞇起了眼睛。

來的是一支大軍,大約有兩三千人。扯著吐蕃的大旗,這次和親的吐蕃和親的使者巴桑巴連忙說道:“楊將軍,勿要驚慌,這是我們的軍隊。”

是有亂民,但無論是吐谷渾人,或者是羌人,都沒有能力組織這么一支龐大的軍隊。

王畫眼睛瞇縫得緊,巴桑巴沒有看到,王畫眼里出現一道厲光。

軍隊越來越近了,可以看吐蕃士兵一個個身穿著扎甲,這是一種組合甲,抵擋兵器傷害力比光板甲有效。這些年吐蕃軍隊正是靠這種扎甲橫掃天下,幾乎所向披靡。

不過這種盔甲還不如魚鱗甲,不如明光鎧。但比唐朝的鎖子甲要好得多。

還有一些旗幟飄揚,只是字王畫不認識。

但有可能吐蕃認識的人也不多。這是文成公主的貢獻,她去了吐蕃后,向李世民提出三個條件,第一帶佛像,第二允許宏揚佛教,第三允許造字。特別是后一種制度,正是使吐蕃長時間屹立不倒的原因。

但這種文字剛出現,認識的人不多。原來吐蕃人幾乎沒有人信仰佛教,沒有文字歷史。

后來一家人了,不提此事。實際上中國養了許多只老虎,第一只就是倭人,第二只有可能算上吐蕃。

軍隊眼看就到了眼前,明晃晃的盔甲,還有高大的吐蕃戰馬,送親的唐朝各個工匠奴婢,以及士兵,一個個臉如土色,嚇得渾身發抖。隨行的吐蕃人臉上卻面露得色。

可他們沒有想到,吐蕃這種傲慢的行為,讓王畫生氣了。

王畫隨便一個侍衛身上抽出了一把橫刀,騎著馬迎了過去。迎面兩刀,首先撲過來的兩名士兵跨下的坐騎被王畫削去了馬頭。

這只是一把橫馬,砍死戰馬不稀奇,但連馬頭都削了下去,馬肉馬皮也無所謂,主要是粗大的骨頭,利落地削斷,這是何等的力道。

就兩刀,奔過來的吐蕃士兵立即勒住了戰馬。

后面的吐蕃士兵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一時間沒有控制好,人滾馬翻,亂成了一團。

巴桑巴呆了一下,立即跑過來責問:“王侍郎,我們吐蕃派人前來迎接公主,你為什么斬馬?”

“你們吐蕃就是這樣迎接公主的嗎?當真沒有將我們唐朝放眼里。既然沒有誠意迎娶公主,那么好,公主殿下,我們回長安去。”

金城公主一聽,就樂得眉開眼笑,也不顧禮儀了,立即跑了過來,爬到王畫的坐騎上,緊緊地抱著王畫堅實的胸膛。

但她歲數小,也沒有人意。況且現唐朝風氣都無所謂了,不要說是吐蕃人。就是金城公主是一個大人,與王畫合乘一匹坐騎,估計也沒有吐蕃人抗議。

但巴桑巴一聽就傻眼了。那天晚上詩宴上,這位大唐文武雙全的大臣,就寫了一首詩,強烈反對和親。他既然作為和親的使者,對漢文十分精通的,也聽出來了。不過裝傻賣瘋,故作不知。

而且王畫行事肆無忌憚,唐朝是有名的,這一下子將金城公主帶回去,自己怎么向贊普與太后交待?

卟通一下,跪王畫馬前,將王畫攔著。

更多精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玩唐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