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軍閥治世  >>  目錄 >> 。。。。

。。。。

作者:菜鳥如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菜鳥如林 | 軍閥治世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軍閥治世 。。。。

軍閥治世。。。。

。吞噬。。。

兗州府,這簡直就像是孔府的私人王國一般,在趙巖沒有控制兗州的行政權前,孔府就是這里的霸王。

天下文人都可以算是孔府的門生,因此凡官員來兗州上任,皆對孔府不管不問,更是對孔府偏袒之極。

孔府本身就是免稅階級,加上官府不斷的配合了他們將近兩百年的擴張,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集團。

孔家子弟不下萬人,內內外外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核心成員,邊緣成員,各有各的產業,大小也不一,但絕大部分的產業都掌握在孔府的核心成員手中,而那些處于邊緣的孔氏成員,有的甚至一貧如洗。

孔府在商業、農業都有涉及,當然還是他們的地皮最多,核心人員手上的地皮,就有五百多萬畝。

商業上近年一直得不到什么發展。

因為趙巖不鳥他們孔府,結果賣玻璃鏡沒什么進貨渠道,其他方面更挫了,生意都被山東商人給搶光了。

以前有地方官員偏袒他們的時候還好,只是在趙巖掌控了兗州府的行政權后,孔府所面臨的形式就不同了。

沒有了官府與孔府來進行官商勾結,結果連兗州這快的很多盈利點也丟了,現在也就剩下一些旅館和當鋪、酒樓之類的產業還在盈利,那些販賣什么的,那是不用想了,山東商人近些年數量暴增,幾乎到處有生意都會跑去做,以孔府的經營能力,完全跟不上‘潮流’的發展。

現在孔府只能靠地皮了。

由于勞工成本增加,以及大量勞工跑登萊去了,孔府沒有了足夠的佃戶,所以現在打算把手中的五百萬畝耕地,全部變成農場。

在這種經濟效益極高的耕地上玩農場模式……這不是找抽嘛?趙巖肯定要抽他們的,因為西三府是他的重要產棉地。

他玩了農產還有個屁棉花。

堅決要沒收。

孔府上上下下,最近也感覺到一些詭異的氣氛。

從《大明日報》中可以看出,山東鄭府正在把目光聚焦到他們的頭上,但孔府上下卻是有恃無恐。

他們乃是孔圣人之后,傳承數千年的大家族,他怕誰?

孔府上下都認為,沒有永恒的王朝,卻有永恒的孔府。不管是誰奪取了天下,第一個就要來拉攏他們。

這已經是歷代王朝的形成的一個習慣了。

孔府自然是有恃無恐。

但對趙巖還是很惱怒,孔家家主天天在那罵趙巖武夫什么的。

現在山東大搞教育,全不用儒家這一套。

孔府還是產生了一些危機感,但對趙巖卻是無可奈何。同時心中也有些僥幸,認為趙巖終將不會成功。

對孔府的栽贓嫁禍很快開始了,通過情報部的情報收集,很快挖出了一些孔府在商業運作上的污點。

同時孔府還曾在去年打死兩個奴仆。但這些污點并不足以打倒孔府。

所以栽贓還是必要的,三月底,孔府出了一件令人膛目結舌的事件,孔府某家仆向《大明日報》記者透露,孔府家主竟然搞扒灰。

一經刊登就成了爆炸性的新聞。

一同刊登出來的,還有孔府打死兩個家奴的事件,大明律里明確規定,私人不得用刑。

同時還有各種官商勾結的丑惡內幕。

孔府的污點加上這則性丑聞事件一同爆出,立即一石激起千層浪,天下士子無不目瞪口呆。

偏偏在報紙上還列出了各個人證、物證。

就那些官商勾結和打死家奴的事件證據確鑿之極,只是那性丑聞方面,卻沒什么證據,只是下人爆料。

但這樣的東西,孔府就是有口也難辨。

說沒扒灰吧又無風不起浪。說扒灰吧是不排除陷害的可能性。

但在《大明日報》這樣幾乎在全大明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出這樣勁爆的消息,對于新聞真實性還沒有太多懷疑意識的人們來說,大部分都相信孔府家主有扒灰行為。

這可是天大的丑聞啊要是民間百姓出現這樣的行為,可是要浸豬籠的。

接著《大明日報》又報道了孔府在生活上的奢yin無度,以及二十多年前萬歷年間山東大災時,孔府未施一粒米糧。

齊魯號稱禮樂之邦,卻在二十多年前的大災中出現當街食人的現象,而孔府存在數千年,既是禮樂之綁,為何還出現如此丑惡之現象?

《大明日報》就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

為什么存在數千年的孔府,為何沒有改變山東之風氣?孔府的存在對天下百姓真的有益嗎?

被《大明日報》推向風尖浪頭的孔府,此刻已經是一片雞飛狗跳。

孔府家主大怒,信件是不斷的往外發,到處解釋《大明日報》所披露出的問題。但孔府卻無力阻止《大明日報》的繼續攻訐。

畢竟孔府手上無權又無兵,趙巖即有兵又不受任何人的駕馭,誰來阻止?

雖然孔府不斷的往外送信,但這效率能比得上《大明日報》嗎?《大明日報》把報紙往全國一撒,那幾乎是天下皆知,很多人見了《大明日報》上的新聞后,對孔府的印象變得很——玩味

太好笑了。

這話題實在是太勁爆了,孔府扒灰的行為,很快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熱點話題。

不過孔府并非沒有影響力,很快《大明日報》就收到了許多抨擊報刊的信件,各地士子都有。

按照往常,這些信件里的內容都是要刊登到大明日報上去的,但這一次,報刊負責人連忙請示趙巖該如何處理。

“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發出去反而顯得我們坦蕩,若是不發出去,很快我們的名聲就會不好聽了。”趙巖絲毫不在意這些抨擊報刊的評論,反正《大明日報》又沒說肯定有這東西,只是有孔府下人向記者透露了此消息罷了。

再則,把這些評論發出去,還顯得《大明日報》光明磊落,只要在這些評論的下面加些反駁之語便可讓大部分的讀者選擇相信《大明日報》。

不相信也無妨,更毒辣的招數還在后面。

正在孔府上串下跳的打算澄清此事的同時,趙巖直接帶兵前往兗州,將孔府團團圍住。

孔府內的人被嚇得雞飛狗跳。

這次趙巖親自出馬,將孔府圍住后,馬上下令抄家。

先抄掉再說

孔府存在數千年,發展的過程,大概也有五六百年,這么長久的發展,其積蓄必然豐厚啊

不抄孔府,趙巖心癢難耐。

隨著趙巖一聲令下,數百名士兵涌入孔府,進入抄家的程序,不到二十分鐘,便已將孔府內部的人全部控制了起來。

接著可開始查抄孔府內的財產。

孔府之人全被嚇傻了,山東軍怎么會突然沖進孔府?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時,一大隊的士兵便將他們押上了囚車。

“將軍,銀庫找到了。”抄家剛開始,便有士兵跑來報告。

“好,去看看。”趙巖精神一震,親自趕去查看。

那是一個地窖,趙巖走下地窖后,發現地窖非常大,起碼有兩百多平方米的樣子,弄這么一個大地窖,真是得花費不少力氣。

走下來,馬上感覺到一陣寒氣。

“將軍,這是他們的冰窖,下面一層才是放銀子的地方。”

“草,搞這么多名堂。”趙巖心中非議,然后帶著士兵走下了冰窖的下面一層。

下一層明顯要小很多,但只是走進去,便看到了許多紅漆木箱。

趙巖令人將木箱打開,木箱打開之后,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銀子。木箱不斷的被親兵打開,每一箱都露出了銀子。

當打開最低下的箱子時,里面露出的,卻是黃金,起碼有十幾箱黃金。

“最少有上六百兩白銀,黃金最少五十萬兩。”趙巖帶的專業人士粗粗估測了一番,向趙巖報告道。

“不錯,全給搬回去。”趙巖笑道。

“將軍,地契找到了。”這時又有人來報告,后面的人抬著個五里個小箱子,將小箱子打開,里面是一張張的契約。

每個小箱子里裝的契約都不同,有專門裝地契的,有專門裝房契的,有專門裝商鋪契約的,有專門裝高利貸憑條的……林林總總不下數百張。

有這些地契,孔府的產業也就將被一網打盡。

趙巖立即命人將這些都收搬到外面去,繼續抄家

抄家持續了大半天,孔府內外所有值錢的金銀財寶全部被趙巖抄走,只留下一個孔府在那里。

然后趙巖便帶著兵馬回趙家堡去了,同時讓人緝捕孔家核心成員,并留下一個排的士兵,在孔府警戒。

這個年代信息傳遞不發達,趙巖把孔府抄了之后,一時半會竟無人知曉。

回到趙家堡的趙巖,立即讓《大明日報》登出‘孔府通敵叛國,與建虜互市’的新聞。

這招就絕了。

一個和滿清交易的大帽子扣下去,孔府可謂是百口難辨。畢竟趙巖打下了遼東,查抄了許多滿清留下的文件,隨便捏造一個出來,別人也說不得是假。

同時,趙巖還找了個孔府的外圍成員——孔文彬,孔文彬是較為靠近核心,但又處于核心之外的孔氏成員,因為賭博等不良嗜好,被趕出了孔府。

自此,孔文彬對孔府懷上切齒的痛恨,加上在賭場輸得一塌糊涂,結果情報部一找上他,馬上就答應配合。

大明日報策劃了三天,將新的刊期版面發了出去。

“三月初八,建威大將軍忽帶兵前往孔府,將在場孔氏家族核心人員悉數逮捕。根據警察部透露,孔府涉嫌于崇禎七年、八年、九年,分別于海上,將山東作戰物資運往遼東,于建虜交易,涉案金額高達300萬兩之巨,目前警察部已對孔府核心成員向山東最高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記者所了解的詳細情況,崇禎七年的交易,是由孔府核心人員‘孔文彬’主持,孔文彬聽聞孔府交由的任務后,大義凜然的一口回絕此事,結果惹惱孔府,孔文彬被逐出孔家。根據孔文彬透露,孔府船只是由崇禎七年五月六日出發,船上裝滿了火藥、生鐵、兵器等各種物資,甚至還有山東軍使用的板甲……”

“山東軍之所以發現孔府通敵叛國,乃是于遼東作戰之時,發現建虜竟身著山東軍所裝備的板甲,板甲并非山東軍獨有,然西洋人之板甲,外觀與山東軍所用略有差異,顏色也有差異,決無認錯之可能。同時還發現,建虜所擁有的板甲數量甚是巨大,亦有上千副之多。山東軍之前由于幫助山東商人培訓行商衛隊,曾向山東商人出售過一定數量的板甲,然而這是如何落入建虜之手?”

“不得其解之下,山東軍于九年攻遼發動后,立即在山東展開調查。很快便掌握了一些蛛絲馬跡,但證據并不確鑿。十年冬,山東軍發起‘冬季攻勢’,十八天便收復遼東全境。攻克沈陽之后,查獲一封檔案,檔案中明確記載有孔府與建虜交易次數與交易金額……”

“與此同時,被趕出孔府的孔文彬因無法容忍孔府之所為,向山東警察部報案,如此人證物證俱在,建威大將軍遂將孔府核心人員逮捕。根據警察部透露,目前依舊有三十六名孔府核心人員犯案在逃,不日即將于全國貼出通緝令。”

“孔府道德敗壞,天理不容,愧為圣人之后。然其孔圣人之后,卻應網開一面。孔圣傳承不得中斷也,特此,大將軍欲請內閣封‘孔文彬’為孔家家主,第七十二代孔圣繼承人,并繼承孔府一切來源清白之財產……”

“另古之圣人非孔子一人,老子李耳亦可稱之為圣,故此,建威將軍欲請內閣封老子第代傳人‘李遠’為李圣人之后……”

李圣人到底有沒兒子,這說不太清楚了。

不過唐朝有封過,到現在這個李家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族員非常分散,從族譜中尋找,最有資格繼承的就是這個‘李遠’。

這一期的《大明日報》一出,先是全山東沸然,幾乎人人都在指責孔府之丑惡行徑,在趙巖的地盤上,民心向來是跟隨著他的,趙巖說什么人們都信。

其他各省之人看到《大明日報》,則是一片嘩然,但《大明日報》中稱,人證物證俱在,相信此事的人比不相信的人多得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趙巖并未動搖孔府的地位。

對于抄家之事,趙巖讓人在報紙上閉口不談,人們的注意力也集中不到上面,而李文斌繼承孔家一切清白之財產,趙巖只把孔府的大宅子給了李文斌,另外又給了他五千兩生活費,就這么打發了,其他的財產一律沒收。

人們就算是懷疑趙巖作假,也無從查起,趙巖隨便就能捏造出無數證據,再加上趙巖控制了整個輿論的渠道,大明日報在引導輿論發面是很強悍的。

整個事件中,人們的目光都轉移到了孔府通敵叛國,以及山東如何處理孔府人員的問題上,并沒有意識到,趙巖的真正目的是抄家。

天下士子對此事,很多持著支持態度。因為山東政府并未因為此事而取消‘孔府’的存在,只是另立了一個繼承人。

唯一將抄家聯系起來的,只有崇禎。

他在山東聽趙巖說過要抄晉商,可晉商還沒抄,就先抄了孔府。對于孔府的通敵叛國,崇禎并不太清楚,甚至看了《大明日報》后,還有點相信。

畢竟趙巖的名聲太好了,好到崇禎都不由自主的相信趙巖的為人,但卻沒有洞察到趙巖的深層本質。

而趙巖,在天下一片嘩然的情況下,則躲在趙家堡數銀子。

經過清點,查抄的白銀達到六百三十萬兩,黃金四十五萬兩,現金總額一千零八十萬兩。

同時還有孔府核心人員所控制的五百萬畝田產,全都集中在東三府,整個兗州幾乎都是孔府的地皮。

五百萬畝土地,而且是西三府的土地。現在西三府的耕地價格是一畝上等耕地10兩,中等的8兩,次等的52兩。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山東,西三府地價因為棉花種植的關系,飆升得很快。

這五百萬畝的土地,差不多能值個三千多萬兩,賣給那些商人,賣個兩千萬兩是可以的。

其他的當鋪、客棧、酒樓這些孔府產業,也差不多能賣個三四百萬兩。

抄個孔府,就夠今年的軍費了。

趙巖實在是對孔府的資產大感吃驚,若是弄個財富排行榜的話,鄭芝龍應該排第一,孔府則排第二。

當然,孔府的資產之所以這么值錢,也是和趙巖有關的,因為趙巖讓山東西三府的地皮不斷漲價。

一些藩王的土地,甚至比孔府的還要多,而且還連跨數省,但他們的地皮還很不值錢。

不過孔府的現金卻是比較多,這得益于山東人經商理念——守本逐末,即守住本來擁有的財產,然后用一部分財產去擴張,但絕對不會太過于資本產業化,囤積金銀是很普遍的現象。

孔府解決了,下一個就是魯王了。

對付魯王,手段可以溫和一些,畢竟魯王的行為不算惡劣,不像孔府那樣把大半的耕地用來搞農場,讓趙巖實在忍無可忍。

東三府當然也能種棉花,而且很地方都能種,問題是種了棉花,糧食從哪里來?南方的商品糧趙巖是不指望的,畢竟東南水利太過荒廢,而且糧食靠買很不保險,更沒有余糧去應對一些突發狀況。

把魯王拿下,再取消山東的特權免稅階級,整個山東就將被趙巖徹底消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軍閥治世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