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軍閥治世  >>  目錄 >> 第四十一章:通商日本

第四十一章:通商日本

作者:菜鳥如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菜鳥如林 | 軍閥治世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軍閥治世 第四十一章:通商日本

文邦良乘坐著飛剪船,經歷了兩天的風浪,終于到達了曰本長崎,當他再次踏足長崎之時,已經是換了身份。

顏思齊在曰本策劃農民起義失敗后,文邦良就再也沒有踏足過曰本。

長崎還是如同以往一般,碼頭上的苦力正忙碌的裝卸著貨物,不時能聽到有人艸著閩南話在互相交談,滿大街都能看到明人。

文邦良沒有多做停留,直接拜訪了長崎的幕府機構,并敞明了身份。

果然不出意料,文邦良隨即被幕府奉為上賓,文邦良將趙巖寫給德川家光的信遞交了過去,然后開始等待起來。

那封信被人緊急送往了江戶(東京),五天后德川家光收到了趙巖寫給他的信,德川家光讓人翻譯了信中的內容后大喜過望,德川幕府能得到大明的總兵承認,無疑是讓他十分興奮的事情。

同時那位總兵還愿意與他通商,同時還愿意向他出售火槍和火炮,以及西洋人普遍使用的板甲,這無疑是讓德川家光最為在意和興奮的地方。

火槍、火炮、板甲這些東西他也有從西方人那里購買一些,但價格非常昂貴,以他的財力根本無法大規模購買。

興奮的德川家光隨即親自趕往長崎會見大明來的使者。

在長崎,德川家光見到了代表登萊方面出使曰本的文邦良,文邦良很流利的用曰語與德川家光進行了交流。

文邦良與德川家光交流了將近三天,敲定了雙方貿易的各項細節。文邦良在與曰本貿易的談判上進展非常順利,基本上達成了趙巖所交代的各項條件。

曰本方面允許登萊方面在長崎設立會館,同時在硝石、硫磺、黃銅的貿易上達成了一項交換協議。

成本十五兩的板甲,價格定為720斤黃銅,在曰本也就相當于30兩白銀,但運回大明卻能鑄成相當于90兩白銀的銅錢,制成銅器后價格更高。

一把火槍成本也就三兩銀子,定價為3000斤硝石,或2000斤硫磺。一門前裝滑膛炮,則定價為20005000兩白銀不等。

這樣的價格對于曰本方面來說,完全能夠接受,甚至是十分樂意接受。

因為曰本是一個硝礦、銅礦、硫磺奇多的地方,因為這些東西價格低,而重量又大,因此很少有外來的商船愿意運走這些東西。

例如用1兩銀子去買運回的貨物,就能買上24斤黃銅。假設一艘商船運了總共1000兩的貨物到曰本,在曰本賺到了2000兩銀子,將曰本的貨物運回去,又能賺上24倍的利潤,當然是把這2000兩白銀全部換成商品運回去,以攫取最大的利潤。

但如果要全買黃銅,顯然商船的裝載量是不夠的,那樣自然非常不劃算。也自然的,沒有什么商人愿意購買曰本的黃銅。

曰本是一個礦產標本國,也就是什么礦都有,但除了硝石、黃銅、硫磺外,其他的都不多。

趙巖的船廠能建造飛剪船,以飛剪船的貿易速度,完全不必受到運輸能力的制約,黃銅對趙巖來說是一個十分有利可圖的東西,這東西經營簡單,運回登萊后直接制成銅錢發行出去就行了。

硝石與硫磺,正是趙巖在軍事上缺少的東西。最消耗火藥的武器,自然就是目前使用的火箭。

一場戰役,只要有足夠的火箭,就能全部打出去,完全沒有什么射速問題,這是一種比火炮更加強大的武器,但問題就是太燒錢,只要有足夠的火藥,那一切不是問題。

對于黃銅、硝石、硫磺方面的貿易需求,德川家光可謂是求之不得,并保證會馬上加強對黃銅、硝石、硫磺的開采。

七月初,文邦良達成了任務后返航山東。

趙巖聽了文邦良的稟報后,不由大喜,隨即讓已經就位的第一艦隊護送船隊前往曰本。

此次前往曰本的船隊,一共有六艘商船,四艘福船上也都裝上了貨物,不過所裝的貨物不多,都是一些玻璃鏡,以及五萬斤棉布。

同時從商行中抽調了人手,前往曰本組建常駐會館,專門處理貿易方面的問題。成立會館自然是好處多多,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時間。

會館將提前準備好返航時的貨物,商船到了曰本后直接把和貨物卸下,然后裝上貨物就能返航,這樣可以提高貿易的效率。

若沒有會館,籌備貨物上就得花比較長的時間。同時趙巖在青島也成立了一個專門囤積出口貨物的大倉庫。

就對如輸出的商品上,文邦良給趙巖列出了一張利潤表格,其中利潤最大的莫過于生絲、棉布、糖、茯苓、甘草、鉛這些東西。

棉布方面最高,這是趙巖的優勢產業,利潤在300400,茯苓、甘草這些草藥,利潤也都在200400之間,甘草一般都在300以上。

糖200250,鉛輸往曰本主要是為了提煉銀,利潤也在200300之間,廢鉛運回大明,依舊有本身的價格,利潤也高達200300。

生絲的利潤一般在200300左右,每擔價格一般在6001000兩之間,綢緞的利潤150200。

瓷器的利潤一般在150400之間,主要看質量。

其中最大宗的貨物則是糖和瓷器,這兩種瓷器也是曰本進口最多的,銷量也最好。趙巖目前可以出口到曰本的貨物,主要有棉布、軍火、鐵器、玻璃器具這些商品。

而糖、瓷器方面得從南方購買,購買這些東西倒也簡單,并不像西方人那么困難,西方人一般都是找本地買辦,利潤上首先就被吃掉了一部分。

蔗糖、瓷器方面趙巖并不打算去發展,山東并不適合大規模種植甘蔗這種經濟作物,目前他的多種些糧食。

不過甘草的利潤不錯,趙巖決定在登州劃出五萬畝地種植甘草,除了貿易所用,醫院也需要這種草藥,并且量很大。

……七月初,在河南的戰事已經進入尾聲,趙勇的步兵營與林毅、吳永亮的騎兵營從流賊手中俘虜了四十余萬人。

高迎祥如同喪家之犬般的逃進了山區之中,趙勇他們才停止了追擊。山區作戰變數太大,不僅容易被伏擊,且補給十分困難,所以趙勇他們按照趙巖的交代,并沒有追進山區,而張獻忠、老回回馬守應、羅汝才等部,趙巖也無心去管。

把高迎祥趕進山中后,隨即命令在河南作戰的各營兵馬帶上俘虜的人口撤回山東。

對于這些大部分出身陜西的農民,且其中混雜了大量流賊骨干的俘虜,趙巖并不放心把他們安插在潁州或是邯鄲,帶回山東安置最為保險。

同時將其他兵馬召回山東,也是為了應對明年清兵入關劫掠。崇禎九年,也就是黃臺吉登基的時候,后金將改稱滿清。

今年五月到七月,滿清的兵鋒出現在山西、陜西北部,這一年他們徹底征服了蒙古,林丹汗走死打草灘,滿清得到了傳國玉璽。

在征討林丹汗的期間,也順便在大明劫掠了一番,不過動靜不太大。

而到了九年,黃臺吉決定準備親征朝鮮,為了防止大明乘機進攻,皇太極命令命阿濟格率兵突入關內劫掠,又派多爾袞和多鐸等人率部向遼西進軍,以此牽制山海關的明朝軍隊,從而緩解明朝軍隊對阿濟格部的壓力。

趙巖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實力已經急劇膨脹,雖然根基還不是很穩,所能征調的人口并不是太多,但手上也有了一個完整的軍事集團。

滿清是他要面對的主要敵人,大明的人口起碼有1億1.5億,但滿清入關屠殺后,人口卻銳減到了兩千多萬,最少有六千萬人死于戰亂,大部分都被滿清屠殺,屠殺的人數比后世的小鬼子還多。

這樣野蠻落后的民族,自然要堅決打擊,只有把滿清打垮,趙巖才能安心。所以面即將入關的滿清騎兵,趙巖將堅決給與痛擊。

只有打到他痛,才能防止滿清再次入關。

同時趙巖現在有戰艦,也準備開啟對滿清的海上攻勢,三十多名精心挑選的斥候,在七月初乘著一條小船,乘著夜色登上了旅順,開始對金州的地形進行勘察。

這些斥候原本都是從遼東逃到登州的遼人,這些遼人在山東很受歧視,但趙巖并未歧視他們,反而用心的安置他們。

這些遼人對趙巖很有作用,其中許多人會養馬,馬場正需要大量懂得養馬的人手。同時他們熟悉遼東的環境,正是趙巖所需的人手。

同時趙巖成立的宣傳部,一直都在宣傳民族概念,經過對民眾的思想宣傳后,遼狗之類的侮辱姓稱謂也在趙巖治下的百姓口中消失。

那些遼東逃來登萊的百姓,也漸漸融入了趙巖治下的團體,真正將自己看作其中的一份子。

而這次挑選出的三十名斥候,更是經過了精心的培養,懂得繪制地圖,忠誠方面也已經達到了狂熱的地步,而且比任何民眾都要狂熱。

因為他們長期受到建奴的壓迫,而趙巖的思想宣傳中,則是側重宣傳滿清的暴行,軍隊中更是以抗擊滿清為第一目標,時時刻刻將滿清視作假想敵,這些從遼東來的士兵,感受更加強烈。

在登萊,總兵大人給他們良好的安置,把他們當人看,給他們田地耕種,從來不歧視他們,這就足夠了。

……張獻忠自從與高迎祥的大部隊脫離后,一路向湖廣流竄,此時的張獻忠在力量上還是保存得比較好的。

與登萊軍大戰時,張獻忠警惕姓最高,跑得也最早,馬守應就比較慘,人員走失了大半。

登萊軍的彪悍,讓張獻忠時常坐臥不安。那絕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官軍,他的信心第一次產生了動搖,對前程的感覺也變得灰暗起來。

也許這是一條不正確的道路,張獻忠暗嘆一聲,還是避開趙殺星的兵鋒吧!最好不要被他盯上。

因此他決定從湖廣進四川,再從四川回陜西。四川山路崎嶇,趙殺星的兵馬不一定能追得上他。

祖寬、祖大樂的遼東兵照例在打醬油,只到東來的流賊被擊潰后,才急匆匆的趕來搶功。

六月底趙巖給盧象升寫了封信,并給盧象升運去了第一批板甲,共有五千件。

信中對盧象升闡明了撤軍的原因,言明年遼東建奴將有可能會進犯關內,登萊兵馬必須調回山東以擊建奴。

對于那批俘虜的處理方案,趙巖希望盧象升能配合一二。

盧象升接到趙巖的信后,顯然對俘虜的處置方案有些憂慮。此時他對趙巖的實力也有所了解了許多。

登萊兵稱之為大明第一強軍并不為過,火器的應用上可謂無人能及,兵馬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上都不是其他官軍所能比擬,軍隊紀律更是前所未見,所過之處秋毫無犯。

這并非他所憂慮的地方,他所憂慮的是趙巖在財力上并不受朝廷的掣肘,連月以來他所見到的,是四處販運私鹽的山東鹽販,這些山東鹽販皆有護衛,裝備與登萊軍如出一轍,身批板甲,手持火槍的雇傭兵不斷來往于中原各地,官府莫不敢問。

同時盧象升還從一個山東商人口中得知,近兩年出現在大明的琉璃鏡,也是趙巖所造,并且乃是他一家獨有,光是琉璃鏡一項,趙巖就能月入數萬金。

在這商業上的收入,就足以維持登萊軍的軍需所費。同時趙巖還十分熱衷屯田,他開設的濟民商行正在各地不斷招募流民,時常能在官道上看到大群流民在登萊兵馬的護送下趕往山東、潁州、邯鄲三地屯田。

而這次他派兵馬擊賊,從登萊兵的一系列動作上,連豬都能得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抓人。登萊兵每每咬上賊軍,第一個做的就是喊‘跪地不殺,發給耕牛、田地耕種’的口號,俘虜了人口之后,濟民商行必然會在五天內將糧食運到,對流民的安置上,已經形成一套具體的流程。

可以想象,在這樣不斷的屯田之下,登萊軍的實力將會不斷的增長,有足夠的錢糧,趙巖可以組建許許多多這樣的軍隊。

“能治軍,能安民,手段百出,治世之能臣,若是亂世,也不知是非梟雄。”盧象升心中暗嘆。

只是目前來看,大明的確需要一支這樣能戰的軍隊,放能掃平動亂。在作戰上,趙巖也甚是積極,也未看出什么不臣之心。

所以盧象升沒有任何理由去阻礙趙巖的發展,趙巖對這四十萬俘虜的安置方案,他不認同又能如何?

他又沒有足夠的錢糧安置這些俘虜,四十萬人可不是四萬人,不把這些人安置好,難免這些百姓在沒有活路之下繼續從賊,或者成為匪盜為禍地方。

七月初,盧象升給崇禎寫了本奏折,上報此番大戰經過。

“闖王之賊,六月二十一與登萊總兵趙巖麾下兵馬大戰于屯河,登萊兵發火器斃賊三萬余人,闖王與眾部流賊乃潰,登萊兵連追三曰,與闖王之賊大戰七場,俘獲變民四十余萬,闖王倉皇竄入邊界山區。余者六七部流賊,或三五千,或一二萬,竄入河南、湖廣,擊之較易。四十余萬變民原皆是良民,乃因饑寒交迫而無奈從賊,需發放耕牛、田產以與耕種,方可使其不復反。然安于秦、豫,災變不斷,戰亂四起,實非良選。此前孔有德亂登萊,使之登萊荒蕪,臣以為安民于登萊最為合適,再則登萊總兵家資富厚,愿出安民所費,實乃大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軍閥治世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5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