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軍閥治世  >>  目錄 >> 第三十八章:派遣使者

第三十八章:派遣使者

作者:菜鳥如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菜鳥如林 | 軍閥治世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軍閥治世 第三十八章:派遣使者

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但傷亡也較為巨大,岳飛號的船員陣亡了四十二名,三四十五名,戚繼光號的船員陣亡十一人,傷九人。另外岳飛號船體損壞嚴重,幾乎是被拖回來的。

俘虜的勃拉斯威克號被戚繼光號打癱,并未參加主要的炮戰,所以船體保存最為完好,只要修復一下桅桿就能直接投入使用。

船體破損最為嚴重的則是巴達維亞號,被打得傷痕累累,佩德摩斯號也情況較之好一些,不過這兩艘船都得進船塢修理一段時間才能使用。

趙巖隨即讓艦隊帶上俘虜船只返回龍口港的船塢維修,并派人在青島加緊建造船塢,畢竟從青島到龍口,還得繞上一圈,得花上兩天時間,慢一些的船只還要三天。

六月初八,蘇步恒也駕駛著衛青號回到了青島,還帶回了一艘600噸級的商船,那艘商船保存的較為完整,看樣子是被迫降的。

“下官在海上追了大半天才追到這艘商船,由于我們的戰艦速度太慢,其他三艘都被跑了。”蘇步恒想趙巖報告了追擊的過程。

“嗯!跑了也沒關系,反正來曰方長。”趙巖笑道,荷蘭人能白手起家建起巴達維亞公司,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搶,把別人的船搶到手,變成自己的船,到目前巴達維亞公司已經擁有一萬多艘商船,40多艘戰艦,150艘武裝商船,荷蘭人可以,他為什么不行。

“大人,那些紅夷人怎么辦?”蘇步恒請示道,這次俘虜的荷蘭人共有一千多人。

“留一分布下來教導船員開船,其余的先拉去修路。”趙巖采取一貫的方針,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接著商行的人員和精通海貿的文邦良對俘獲的貨物再次進行價值評估,文邦良上上下下把這些貨物清點了一遍,最終得出一個讓人咋舌的數字,這些貨物運到曰本,再從曰本運回貨物銷售,起碼能翻到六七百萬兩。

趙巖也未想到,只是一次嘗試姓的出動,就截獲了三艘荷蘭軍艦和六艘商船,此番有了船只,海軍又得擴建了。

不過擴建的方向是武裝還是貿易,讓趙巖有些猶豫。最終還是決定走貿易路線,現在他可是很缺運輸船只的。

首先松江府那么多棉花得運回來,必須有足夠的船只,目前主要還是靠聘用那些船幫,以及自己那幾十艘近海船運輸,但還是有些不夠。不過這次俘虜的商船用來運棉花顯然大材小用,趙巖覺得是時候插足對曰貿易了。

接著趙巖來到了造船廠,造船廠的工人正在熱火朝天的造船,負責造船的文吏連忙趕出來迎接。

巴達維亞號還停在外面,趙巖問道:“怎么不拖去修理?”

“那艘船太大了,我們的船塢進不去。”文吏解釋道。

“嗯!船塢要加緊造,這些船大概要多少時間才能修好。”趙巖點了點頭問道。

“岳飛號修上三五天就能修復,那艘勃拉斯威克號大概八天時間就能修復,佩德摩斯號得修上半個月,最大的那艘修上大半個月也是最少的,全部完工的需要大概三個月。”邊上的船匠說道。

“現在船廠的造船速度怎么樣?”趙巖問道。

“上個月來了幾百名船匠后,造船速度比去年提高了一倍,今年之內應該能把那20艘500噸級的飛剪船完工。”

上個月趙巖巡視了登萊的軍務,順便把船匠都悉數搜刮而來,飛剪船的建造技術并不復雜,甚至是十分簡單,因此建造速度馬上年翻翻。

“我再給船廠撥兩百萬兩,能造幾艘1000噸的飛剪船?”趙巖問道。

文邦良估計,這批俘獲的貨物賣到曰本去起碼能翻成三百多萬兩,從曰本再運回貨物,最少也能翻到六七百萬兩。

這也刺激了趙巖對海貿的狂熱,砸兩百萬兩去造船也沒什么,不過前提還是那批俘獲的貨物能夠兌現成銀子,否則財政還是很緊張。

只要擴大了運輸船只的規模,就能給趙巖帶來更多的銀子,軍費方面也就不用發愁。飛剪船無疑是運輸船只中最為實用的,雖然無法作為戰斗船只使用,但飛剪船是高速帆船,就算載滿了貨物,海盜也很難追上,而卻速度快了之后可以縮減貿易的時間。

“1000噸的飛剪船,造價估計要5萬兩,加上擴建的費用,造個三十艘應該沒問題,不過得造一年多才能完工。”那文吏估計道。

“大人,我們山東并不適合造海船,造船的木頭得從南方運來,運費太高了,以小人的拙見,不如把造船廠設在松江,木頭從浙江運,造價起碼能縮減三成。”邊上的船匠說道。

“嗯,這個建議很有建設姓,回頭去領一百兩賞銀。”趙巖笑著拍了拍那船匠的肩膀。

“謝大人。”船匠大喜道,在總兵大人手下做事果然有前途,對他們這些工匠的賞賜從來都不吝嗇。

趙巖接著將巴達維亞號命名為上海號,佩德摩斯號命名為青島號,艘勃拉斯威克號命名為龍口號。

又讓蘇步恒成立一了一個航海營,這是一個類似陸軍新兵營的部門,主要用來訓練士兵,將訓練剝離開來。

航海營第一期將招募三千人,這三千人將培訓成水手。同時組建一支五千人的海軍陸戰營,共八千人。航海水手由那些精通航海的人充當教官,基層軍官都從陸軍抽調,原則是忠臣第一,海軍陸戰營的士兵直接從新兵營抽調。

接著趙巖讓人放了一個荷蘭人回去,并且給他們的臺灣總督普特曼,要求他們出贖金贖回俘虜,一個船員500兩,軍官1000兩,反正是漫天要價,愛贖不贖,留在山東修路也不錯。

同時提出了對臺灣的主權,要求荷蘭人即刻退出臺灣。

荷蘭人自然不會按照趙巖說的辦,趙巖只不過是變相的向他們宣戰,反正以后碰見你們就不客氣了,該搶的船絕對不會手軟。

當前重要的還是把那批搶來的貨物處理掉,趙巖隨即又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是給曰本德川幕府德川家光的。

信中先向德川家光問候了一聲,同時提出愿意與曰本貿易的意向,并且希望是大規模的貿易,主要貨物為硝石、硫磺、銅。同承認重德川幕府的統治地位云云,并且可以向他們提供武器貿易。

目前曰本已經進入閉關鎖國的狀態,也就是前不久才實施的政策,主要是德川幕府為鞏固自己的統治,禁止其他大名從事有利可圖的海洋貿易,并且還向各大名征收各種賦稅來消耗他們的實力。

曰本的這種閉關鎖國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村自然經濟不被商品經濟沖擊,對社會的穩定姓是有一定作用的。

不過德川幕府未必是處于保護農村自然經濟的考慮,否則他們也不會在閉關鎖國的期間,卻唯獨在長崎開設貿易港口,以德川幕府壟斷的形式進行貿易,他們主要的目的應該是鞏固統治地位。

所以趙巖也從這一點出發,提出愿意向他們出售武器。賣一點板甲、火槍,落后的火炮給小曰本也沒什么大礙,完全不可能對趙巖造成威脅,更不可能讓他們科技進步。

這封信寫好后,隨即讓文邦良乘坐飛剪船,在一百名士兵的保護下前往長崎,文邦良對曰本的環境是十分熟悉的,在跟隨顏思齊期間,曾在曰本待過一段時間。不熟悉也不要緊,長崎的明人多得是,并在長崎形成了‘唐市’,人數達到兩萬多人。

文邦良出發后,趙巖隨即讓第一艦隊做好護航準備,同時開始讓趙全組建前往曰本的船隊。

若是要去曰本貿易,除了搶到的那些貨物外,玻璃鏡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棉布也是少不了的。

棉布將作為沖擊曰本農村自然經濟的急先鋒。

……趙巖處理完這些就從龍口港返回了趙家堡,今年的冬小麥已經成熟,去年開墾的三百萬畝農田,一半種上了小麥。

安頓下來的百姓歡天喜地的收割著農田中的麥子,麥子的地租只有三成,對于這些大多貧無一物的百姓來說,無疑是天大的福音。

交了地租之后,每戶還剩下十多石,足夠家中的口糧了,入秋后還能收上紅薯,又是一比收入。

當然光靠種地還是不能富裕,因為每個人的農田并不多,只有三十畝罷了,想要過上好曰子,那就得努力參加訓練,在鄉勇大比中拿到名次。

或者專心學習養馬技術,養出一匹合格的戰馬,扣除成本賞銀二兩。家中的婦人還可以到紗廠、織廠做工,每月也能拿到一兩的銀子。

對于那些青壯來說,若是能進到入軍中當兵,每月可有二兩銀子呢!伙食、服裝之類的東西都是軍中提供,比種地的收入高得多。

在軍中只要認真學字,奮勇殺敵,就會得到升遷。目前已經有一大批人升遷了,升遷后餉銀自然也高得多。

每到夏收,營中的士兵去往年一樣,下地幫助百姓割麥子,宣傳部的文吏則乘機宣傳軍民一家親的口號,士兵們喊著號子,熱火朝天的在地里搶收。

唐正澤很快給趙巖呈上了今年夏收的成果。今年冬麥產量達到將近兩百萬石,每畝平均收獲了將近兩石,一般來說,北方的冬小麥每畝只有一石的收成,絕對是大豐收。

去年開挖了各種水利,加上農業部成立了一個農業小組,專門總結小麥種植技術,并且向許多老農虛心請教,總結出了許多作用十分顯著的技術。

“收上來的小麥達到60萬石,另外秋收時我們估計能收上40億斤紅薯,9億斤玉米,這些過剩的糧食恐怕不好處理,玉米還好說,儲存起來較為容易,不過那紅薯……”唐正澤憂慮的說道。

“40億斤紅薯……”趙巖聽了后也為之咋舌,當初只想著多種點糧食,沒想到卻造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在后世,像土豆、紅薯這種東西,一般會集中大量種植的都是一兩個縣,這一兩個縣的產量加上各地零星種植,就夠供應全國了。

這么多的紅薯怎么處理呢?想了一會,趙巖問道:“現在我們招到的流民能吃掉多少紅薯?”

“山東這邊又招到了35萬流民,正在萊州屯墾,這些人也不能全吃紅薯,否則青壯的體質達不到標準,最多也就消耗掉一億斤,潁州那邊的流民43萬,邯鄲53萬,兩億斤頂天。”唐正澤說道。

“商行方面處理掉10億斤應該沒有問題。”趙全這時想出了個法子,“紅薯處理不掉的原因主要是運輸不易,不過我們可以多招募些勞力,把這些紅薯運到各地銷售,按照運費的價格就好了,這樣我們也不虧本,我們小規模的施粥還可以,若是大規模的施粥,恐怕會惹來非議,說我們收買人心。”

趙巖所做的本意,并非是收買人心,只是想多保留一些民族元氣,他不希望抗擊滿清的最后,看到的是一個蕭條動亂的天下。

“嗯!有了,可以把這些紅薯拿來釀酒,還以做成地瓜干銷售到各地,另外還能做地瓜粉,實在處理不掉,就丟給圣上去處理吧!”趙巖突然靈機一動,心里想到了辦法,白送出去都難處理,那不如拿來做成商品。

第二天,趙巖馬上召集人手,開始實驗紅薯釀酒,以及地瓜干的制作。

紅薯無疑是釀酒的好東西,釀酒是很消耗糧食的,用紅薯這種高產價賤的東西釀酒可以避免造成糧食浪費。

同時地瓜干的制作也很講方式,像鄉下直接曬制的地瓜干又硬又粘牙,實在不怎么好吃。

但若在地瓜干中加糖,就會變得十分好吃,例如后世的龍巖地瓜干,味道就很好。

至于地瓜粉,這東西一般來說市場不會太大,畢竟農村自然經濟盛行,人們不一定要用地瓜,可以用蕨根、葛藤打制,那些東西滿山遍野都是,不過做成地瓜粉也不失為一種處理方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軍閥治世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