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錦衣當國 第九百五十九章 宣府總兵李如松
最新網址:
王通來到宣府之后,見面的人不多,但談的卻要比在山西和陜西細致許多。
一鎮一家,這也是大明軍界的一個傳統,九邊每一處實際上都是一家將門撐起,未必會是代代傳承,但一段時間內,肯定只有這一家人主持。
在戚繼光和俞大猷出現之前,最信得過最團結的武裝集團莫過于血親,而且最有戰斗力的力量是軍將們的私兵家丁,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父子、兄弟、叔侄等等的親戚關系,指揮起來也會順暢很多。
沒有王通出現的時空中,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軍事改草也僅僅是個回光返照,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兵為將有的情況更加變本加厲。
朝廷其實也是默許這樣的狀況出現,也只有這樣,邊鎮還能保證些戰斗力,當然,在王通訓練的虎威軍出現之后,大家又看到了一條不同的路。
大同鎮如今是馬家,薊鎮是歷家,遼鎮是李家,宣府的情況卻不同,宣府原本的總兵是馬芳,號稱是大明第一武將,馬家的勢力在宣府盤根錯節,歷家作為宣府土著也有自己的一片天,歷云來去往薊鎮后,按理說歷家應該遷往lì鎮,但歷韜的兩個哥哥都已經在宣府扎根,也就沒有跟過去,歷韜現如今也是禁軍的營官,歷家勢力也漸漸的能和馬家分庭抗禮,但雙方因為王通的原因比較親近,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如今的總兵是李如松,李如松作為遼鎮李家的長子,早就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來到這邊,自然帶來了不少人。
馬家、歷家、李家,這三家都在宣府,讓宣府這邊很是復雜,不過矛盾卻不怎么激化,因為夾家都在忙著發財。
馬棟在山西和歸化城那邊不必說,在宣府這邊,馬家在皮貨和堿上面也賺得不少,歷家自然不甘落后,這皮貨和堿的生意還是他們和天津衛先做起來的,現在歷韜的兩個哥哥很注意維護宣府到天津衛的這條商路,實在是金山銀海啊!
至于李如松,雖然來得晚,可資歷也足夠,身份又是總兵,該有的生意一樣不少,而且他還主動的派出家丁親兵參與草原上的事情,又安排自家家奴在草原上做生意,歸化城的第一個遼鎮背景的商號就有李如松的參與。
牧場、農莊、貿易點,李如松依仗著自己家丁親兵強悍,在草原上當真是弄了不少的實惠,而且商團武裝在草原上作戰行進,在宣府這邊的給養什么的”都由李如松的人包辦,這筆收入也是不少。
克扣軍餉是弄不出多少銀子的,沒有銀子就沒有辦法養家丁親兵,家丁親兵不多就沒辦法立功保住這個位置,甚至更進一步。
遼鎮那里財賦大權都在李家手里,自然方便”但李如松去宣府上任,開始的時候卻只能讓遼鎮給他輸送銀子,非常的耗費”這樣的安排有沒有朝廷平衡的用意,就實在是不好說了。
不過李如松在宣府這邊拳打腳踢”借王通打下歸化城的東風,慢慢手頭也寬裕起來,有了銀子,一切好說,他這邊也算是從遼鎮徹底獨立了出來三家在草原上的利益不同,將來要發展的方向也不同,像是馬家,只是想著把本地的生意穩固,然后去往天津衛那邊開設商鋪,甚至是在船行海貿上參與,本地這個并不想擴張的太快太大,因為他們馬家的重點在山西,馬棟已經在那里打下了自己的天地。
歷家就不同了,宣府和薊鎮幾乎是將東蒙古兩頭掐住,他們家要在草原上獲得更多的牧場、農莊和堿湖,然后去往天津衛販賣,還要在天津衛弄來更多的貨物販運到草原上,這才是他們的發財大計。
至于李家,那就要和王通細談了,所以王通來到宣府的第六天,各項公私禮節走完,李如松在自己的府邸開宴,宴請王通。…………,宅邸壯麗豪奢,氣派非凡,王通來這樣的大將宅邸也不是一次兩次,每次來都要感嘆一下,這那里有什么肅殺武風,分明是揚州鹽商、江南富豪的做派。
天下間江南號稱最富,又是最時尚的地方,天下間的有錢人都是模仿那里的吃穿用度,那次一等的都是不倫不類,到了李如松這個層次,那就是比江南還要地道了,估計就是那些蘇杭的世家過來,也看不出什么不對的地方。
王通在門前才下馬,穿著員外袍的李如松就連忙迎了上來,李如松將門子弟,身材高大魁梧,這身員外袍卻是合身,穿在他身上顯得很襯,此時的李如松還像是個居家的富翁。
“下官給侯爺見禮了。”
莫說是打扮,就連做派也是如此,李如松身上也有個伯爵的爵位,又是總兵大將,王通自然不會讓他真拜下去,連忙攙扶,雙方按照官場規矩客套一番,一同走進了府中。
到了宴會的正廳坐定,王通隨意打量了下,發現此處倒和一路上走來不同,有些像武將的居所了。
墻上掛著弓,一旁多寶格上都是各色兵器,在角落處還有一套虎威板甲立在那邊,能看到茶幾上也擺著一把倭刀。
“季大人真是武將本色啊!”,王通感嘆了句,不過話說出來卻覺得有些不妥,大明規矩,稱贊武人勇猛是可以的,但說“武將本色”,卻有些侮辱的意思,好像是粗魯一類的形容。
李如松神色卻沒什么異常,在那里嘿嘿笑著說道:“下官老子是今生員出身,在家的時候總好穿著個酸子的青衫,拿本書在那里裝模作樣的看,看著就是煩,咱們家富貴是拿著刀槍,拎著腦袋拼出來的,讀書有個鳥用,能認得字不就走了,還有馬家那個馬林,剛去遼鎮的時候,下官一見到嚇了一跳,心想這是朝廷派來的巡撫還是監軍道,老馬家居然出文臣了,后來知道是做副將的,真是可笑,要不是他老子在大同殺教子賺的軍功,他那有今天,居然這個德性。”,這番話很對王通的胃口,王通臉上漸漸有了笑意,李如松說了第一句后頓了頓,看到王通臉上的表情后才繼續說了下去。
按照王通的了解,李如松這個人倒是一個純粹的武將,盡管錦衣衛和三江商行沒有用太多褒義詞描述,不過王通卻能看出來,李如松有將門、準確的說是大明武人中極少見的那種性格,那就是喜歡戰斗,喜歡廝殺。
或許李如松是李家的長子,從啟蒙到成人這個階段都是跟隨著父親東征西討,而且從勝利走向勝利,讓他喜歡武力,喜歡戰斗,喜歡殺戮。
要不然一個宣府總兵,經常領著輕騎去草原上打草谷,洗掠小部落,然后從不帶首級回來,到底是圖的什么,有傳說打滿套兒的時候,李如松可能也參加了,但這個消息印證不了,只是傳說。
不過李如松喜好戰斗和殺戮,看不慣那些故作斯文的武將,卻和現在這些話無關,李如松能到如今這個位置,父蔭是一塊,自家在官場上也是有本事的,雙方也就是打過幾次交道,怎么就能在當面看不慣自家老子了。
這里面必然有別的意思,王通系統和李家將門的矛盾,天下人都知道,但李家將門的是遼鎮,李如松現在已經獨立出來,這就要劃出界限和王通示好。
以這個時代大家族高門的作風,李如松今日的宴請和方才的做派,或許是李成粱的授意也未必,畢竟李成粱已經老了,王通正年輕,而且王通權傾朝野,更關鍵的是,萬歷皇帝也很年輕,李家想要繼續榮華富貴,總不能在一棵樹上不動。
王通腦中百轉,李如松說完,王通就笑著接口說道:“咱們武將的命根就是刀把子,那些文臣的命根是筆桿子,還是要不忘本的好啊!”,聽到王通的話語,李如松在那里一愣,隨即大笑了出來,舉起酒杯說道:“侯爺說的好,不能忘本,來,下官敬侯爺三杯!”
王通的這句話也是擺明了個態度,雖然沒有明確,但善意是有的,李如松自然高興,幾杯酒下肚,雙方的話就多了起來。
“侯爺真是大方,下官這邊才給滿套兒派了幾百人,大人這邊就給了兩千兩金沙,有許了兩成的份子,這可比佃地賺的多啊!”
“不是本侯的大方,是三江商行的大方。”
“省得,省得,下官說錯了。”
“今后歸化商團在東蒙古這邊的活動,還要請李大人多多照應。”
“侯爺那里話,下官也不是沒好處分潤,自家事自然要用心去,請侯爺盡管放心。”
雙方客套幾句,就已經將大方針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雙右手下細談了,也是王通來時沒想到李如松會有這般的善意,卻讓事情容易了很多,酒過三巡,屋中伺候人都被打發出去,王通笑著問道:“如今遼鎮征伐女真,李大人對這個怎么看
最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