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順明 第十六章 十七人
沖榜急需大家的支援,求推薦,評論,老白謝謝大家
----
聽著像是王海那小子的聲音,李孟把門邊的那把腰刀移開,開門走了出去,出去后卻是一愣,看著那一推就開的破門外站著十幾個人,有那天販鹽的,也有沒有去的,趙能和陳六子還有王海站在最前面。
李孟看到就忍不住笑了出來,大聲說道:
“都在外面站著干什么,進來就是,這破門手一推就開,你們難道沒力氣了。”
這并不好笑的笑話,外面這些人卻都是哈哈的笑了,也就是有這個允許,趙能為首一起走了進來。
李孟的院子不大,進來這么多人一下子顯得有些擁擠,只是李孟覺得納悶,開口問道:
“趙大哥,來找我有什么事情嗎?”
趙能尷尬的笑笑,遲疑著沒有開口,還是陳六子搶先說話了,他急切的說道:
“李大哥,上次去走鹽,發了筆財,回到家里,俺娘高興的了不得,我心想這樣的好勾當咱們還要多做幾次,可這鹽丁巡檢的確實是麻煩,李大哥是個有主意有擔當的人,咱們大家想讓李大哥拿個主意。”
周圍這些人紛紛的插話迎合,鬧哄哄的,不過說的都是一個意思:
“俺爹看見那銀子,當時手都哆嗦了。”
“俺爹娘晚上吃著俺買的豬肉,老兩口都掉眼淚,真是……”
大家七嘴八舌到最后就是一句話:
“李大哥你來作主,領著大家販鹽發財吧!”
畢竟第一次去逢猛鎮販鹽也是李孟的主意,李孟看著周圍群情激動的十幾個年輕人,心想本來自己還要去勸,現在大家主動找上門來,省了功夫。
李孟哈哈一笑,朗聲開口說道:
“咱們大家都是想要過好日子,大家照顧我李孟二十多年,也該我報答大家的恩情。“
這話一說,氣氛輕松了些,大家都是哈哈的跟著笑起來,李孟繼續說道:
“這買賣也不是伸手拿錢的,風險不小,各位都是有爹娘家世的人可要想清楚了。“
雖說這時代人結婚早,但是衛所里面的這些男人窮的底掉,來院子的還都是些單身的,聽到李孟說的話,趙能開口,他和李孟的關系很近,算是能說上話的,過來拍拍李孟的肩膀,笑著說道:
“這風險,兄弟們都知道,這才讓李孟你帶著大家干,跟著你大家放心!”
李孟突然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大家都是以領頭人的態度來對待自己了,從前這個態度可都是給趙能的,認清這個態勢,再看到周圍這些人熱切的表情,李孟的心里也是有底了,當下朗聲說道:
“眾位兄弟信我,我李孟也不推辭,只是大家結伙做事,還是要立個規矩。”
眾人對李孟的態度已經是從信服變成了敬畏,先前扁擔擊殺鹽丁的事情已經是讓大家震驚,對于膠州城中牟巡檢被殺的這件事,大家都是有隱隱預約的猜疑,想到這一點心中更是凜然,看著賺來的銀子,想想李孟做的事情,大家誰都是覺得,跟著李孟干不會吃虧,同時也不能忤逆了他,這人太強悍厲害了。
膠州巡檢司牟巡檢因為強人圖財害命橫死家中,官府草草結案。
一個九品的官員死了也就死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過牟閻王死了是小事,可這巡檢的官位歸誰可是大事,這位置雖然說是膠州巡檢司,可管轄的地面卻是大半個萊州府,而且上面只有在濟南府的鹽運使這一位上官,到時候糾集幾百個無賴地痞,設卡查緝私鹽,然后自己再大肆的販賣,有錢有權,橫行一方,這可是上等的肥缺啊!
這邊一出缺,馬上就有人去濟南府找鹽運衙門活動,想要拿下這個肥缺,只不過,別看這是小小的巡檢職位,布政使司,巡撫,還有戶部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利,這也牽扯到各方面的博弈。
山東鹽政雖然比不得兩淮和北直隸,但畢竟是有油水的職位,真是不好輕易決定,偏偏這年頭事情太多,山東的各個衙門機構都是在忙于平定登州孔有德叛亂,給各路大軍調集糧秣銀錢,京師朝廷則是在忙著應付陜西民亂和關外的韃子,這點小事還真是要推遲決定,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是千年的官場傳統。
山東的鹽運使索性不理會,只要是膠州的巡檢司定期交上銀子來就行,這就等于給那些鹽丁們自己行事的權力,幾乎就在命令下達到膠州的當天,巡檢司的鹽丁們立刻是分成了十幾幫,勢力人數大小不等,不要指望這些流氓無賴會成什么事,一盤散沙而已,這些人自行去查緝私鹽,搜刮錢財,不過也是互相爭斗不休,膠州的地面上又是亂起來。
但是這些查緝私鹽的鹽狗子到處亂竄,有個地方卻是從來不去查的,那就是逢猛鎮,這里的鹽商堂而皇之的從膠州臨海的各處收購私鹽,然后通過船運,運出膠州,這才是最大的私鹽罪犯。
不過。巡檢司的鹽丁們或大或小都是私鹽販子,要是查緝了逢猛鎮這個地方,他們把自己手里的鹽賣到誰手里去,自己可不能斷自己財路。
崇禎五年的六月二十一日,聚在李孟那個破院子里面的人一共是十七個,大家定下了販賣私鹽改善生活的計劃。
李孟通過逢猛鎮賣私鹽,小路殺鹽丁還有那大家對牟巡檢死因隱約的猜測,在一開始就確定了在這個小團體里面的領頭地位,要是按照書面的話語來說,也算是一個小鹽梟。
既然說定了,那就是說干就干,六月二十二日,趙能和陳六子這些人就分散到附近的靠海的村子去傳消息,當然是通過親朋故舊的渠道來傳播,說是一擔鹽銀子三分五,絕不拖欠克扣。
整個靈山衛所北部的這些千戶所和百戶所,有一半都是靠海的,大多煮海熬鹽貼補些家用,他們的鹽一般都是賣到靈山鹽場,那里只出三錢銀子每擔,而且還要巴結收鹽的人,還要忍受拖欠和克扣。
聽到三錢五銀子收購的,而且還是本衛所的軍戶子弟介紹,都是頗為的心動,只是牟巡檢上一次領人清查,幾乎是把各家殘余的鹽貨不是抄走,就是自己害怕毀掉,要是重新開始生產,各家各戶的零散手工操作產量并不大,而且現在多霧多雨,更是影響出產。盡管放出了消息,一直到七月也才收到了十幾擔鹽,這些錢都是李孟墊付的,這也好解釋,說是那次搜刮鹽丁身上的銀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