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目錄 >> 第九百四十八章 牡丹園 |
第九百四十八章 牡丹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九百四十八章 牡丹園 www.52bqg.info,重生于康熙末年! 三月十二,傍晚。天空晴朗少云。 京郊之地,已是柳綠花紅,春意盎然。似乎,這是個尋常的日子。 康熙坐在鑾駕上,瞇縫著眼睛,想得是前幾日使魏珠回京之事。 那日,魏珠聽了他的口諭,當即就跪倒在地,險些駭死過去。但是天子金口玉言,豈有收回的道理? 魏珠侍候他十幾年,他也不忍,終是開口道:“你可有什么心愿,說與朕知?” 魏珠聞言,立時哭倒在地,強撐著回道:“奴婢是比豬狗還卑賤的身份,能在皇上跟前兒侍候,已經是祖上有德,豈敢再生貪念……若說恩典,請皇上賜奴婢一個體面,允奴婢……允奴婢跟著侍候皇上……” 康熙盯著魏珠半晌,點頭道:“朕允了。好好當差去吧……” 想到這些,康熙透過簾子,看了看騎馬隨從的魏珠一眼。 魏珠比過去顯得越發穩當了,只是無悲無喜,周身再無一絲生氣。 外人瞧著是大總管越發威嚴,就連皇子阿哥到了他跟前,也不自覺的軟上三分,更不要說是尋常大臣。 有人說,魏珠得到的寵信,已經超過當年的梁九功。 這些,康熙都曉得,卻不想理會。 沒事兒的時候,他就看一眼魏珠。人若是曉得自己的死期,豈能沒有恐懼之心? 在死亡面前,他這個九五之尊與魏珠這個低賤閹人,并無什么不同。有人陪著他一日日熬日子,倒是也減了幾分清冷。 皇上幸王園,本是帝王家事,不干曹颙這個外臣之事。 偏生這一日,是戶部輪班,曹颙隨著兩位尚書到御前稟事,被康熙瞧見,就命他隨行。 曹颙后知后覺,隨著十六阿哥策馬而行,到了圓明園外,才曉得去的是四阿哥家。 “咦?……不是三爺最愛請上游園子么?怎么今年三爺沒動靜,輪是四爺?”下馬后。曹颙小聲問出心中疑惑。 十六阿哥遲疑一下,低聲道:“他倒是請旨了,不過前天因鄭家莊營房之事受了訓斥,所以皇阿瑪沒有去那邊,反而來了這頭……” 聽到“鄭家莊”三字,曹颙心里一激靈,不再多嘴。 鄭家莊,名義是因八旗兵丁愈多,新設的旗營。從八旗每佐領下派出一人,駐防在此。派去的旗丁,重新編為十佐。 旗人進關七、八十年,這旗丁孳生本是常事。然后,最要命的不是新的旗營,而是那里蓋了一座親王府邸。 鄭家莊是昌平,離京城數十里。十佐兵丁,就是數千人,加上旗丁家屬,萬人不止。 八旗入關前后封的王爵,有十數人,王府都在內城。 鄭家莊修建王府,并不是秘聞。 早在康熙五十七年。修繕鄭家莊行宮時,就開始在行宮旁邊修建了王室。 原本曹颙還以為是康熙要賜給哪個兒子做行園,但是這數千旗丁一駐防,明眼人就都瞧出來了。 那王府,九成九是給廢太子預備的。 廢太子是何人?元后所出中宮嫡子。 除了他,旁人繼承皇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順。不管他有再多過失,在世人眼中,他都是皇位的正統繼承人。 康熙以父教子,可以圈他在咸安宮;等到新皇即位,二阿哥的處境就尷尬,新皇也會為難。 對待這位嫡兄,稍有不慎,史書上就要留下不光彩的一筆。 “弘皙怕是要瘋了……”十六阿哥低聲道,話中滿是幸災樂禍。‘ 弘皙想著效仿建文,偏生康熙不愿學明太祖。要是真屬意他即位,那怎么會想著將二阿哥遷出宮? 等到二阿哥封爵出宮,弘皙這個嫡子,也要隨著往鄭家莊了。 那兒,就是個大監獄。 想著曾不可一世的弘皙,如今夾著尾巴做人的樣子,曹颙只是覺得可憐。 天子無骨肉,康熙是將他這些兒孫折騰慘了。 曹颙隨著十六阿哥,跟著康熙鑾駕進園,心里卻是直犯嘀咕。今天光這么燦爛,康熙也像心情頗佳的模樣,為何自己就眼皮直跳,覺得不自在? 是今兒起得太早,還是日光刺眼的,總覺得腦子有些不夠使喚。 直到隨著康熙游了半個園子。到牡丹園旁的涼亭,曹颙才醍醐灌頂一般,醒過味來。 今天,絕不是尋常的一日,因為這就是后世正史雜記都提及過的“祖孫會”。 果不其然,在康熙落座,四阿哥親自奉茶后,就提及兩個兩位皇孫尚為御前覲見。 十六阿哥在旁,但笑不語。 怎么叫沒覲見過?正月里舉行千叟宴時,皇子皇孫一起給老臣把盞,弘歷、弘晝也位列其中。 不過是皇孫實在太多了,弘歷、弘晝非嫡非長,沒有機會到御前跟前兒而已。 曹颙站在十六阿哥身后,卻是支愣著耳朵聽著。 自己,也見證了歷史,這種感覺有點古怪,還有點兒刺激。 他心中沸騰不已,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著本《孚若雜抄》什么的,對后世還原這一刻的真相。 康熙品著新茶,吹著晚風,明顯心情尚佳,笑著說道:“早先就聽人提過,你府上阿哥讀書甚好。今兒正好見見。” 四阿哥雖沒喜形于色,但是出亭子找人傳話時,腳步都帶了輕快。 康熙的視線,落在亭外的牡丹園,看著眼前花團錦簇,不知想什么。 亭子里的氣氛立時壓抑起來,因他輕車簡從而來,所以隨從而來的除了幾位領侍衛內大臣,就是十六阿哥與曹颙。 十六阿哥見狀,借著茶盞空了的是當,上前兩步。把盞倒茶。 康熙這才抬起頭,瞅了十六阿哥一眼,又看了看到他身后的曹颙,道:“祿,曹颙,看著這夕陽、再看這春花妖嬈,你二人可有所得?” 能有什么所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康熙沒有掩飾他的寂寥。 “桑榆暮景,水木清華!”十六阿哥正兒八經的望了望天邊晚霞,與眼前的牡丹園,朗聲道。 只一句話,就將這問題全部轉到風景上,對帝王的弦外之音,不置可否。 十六阿哥不是人,誰是人。 曹颙腦子里也想成語,卻是沒有合意的,見康熙與十六阿哥都望向自己,只能硬著頭皮,躬身道:“最美不過夕陽紅。” 這話說得直白不雅,但卻不使人生厭。 康熙顯然來了興致,道:“何解?” “萬里長空皆祥瑞,夕陽西下多從容。”曹颙腦子里想起上輩子有位喜歡舞文弄墨的師兄為老師賀壽時,曾拽過一文,標題就是“最美不過夕陽紅”,主要是頌師恩的。 具體內容他有些記不清了,好像有這么兩句。 這隨口一句,卻是取悅了康熙,亭子里的氣氛瞬間暖和不少。 他倒是沒有贊揚曹颙的意思,反而冷哼一聲,道:“平仄不對,寓意不通,回去將李杜詩詞讀上幾遍!” 曹颙聽了,躬身應了,倒是虛心接受。 不為旁的,就為他父親是個才子。兒子也開始學詩了,他卻絲毫沒有建樹。 為了以后在兒子面前的尊嚴,他就算詩詞不精,也不能做個草包。 康熙訓完人,看來是去了心中邪火,這臉色都松快許多。 這會兒功夫,四阿哥已經帶著弘歷、弘晝過來。 想來是兩位皇孫已經得了教導,恭恭敬敬地跪下,給康熙請安。 康熙叫起,命兩人近前,問了兩句功課。 曹颙冷眼旁觀,終于明白康熙為何會看上小弘歷。 這少年,不過十二、三歲,對答從容,芳華內斂。說句實在話,他眉眼修長,有點女相,但是身板挺著直直的,抿著嘴角,添了幾分少年的英氣, 他沒有乍見天顏的畏畏縮縮,也沒有少年皇孫的驕奢之氣,繼承了四阿哥的低調,卻沒有四阿哥的刻板。 再看同齡的弘晝,則是同尋常孩子一樣。對于自己這位至尊無上的親祖父,帶了幾分畏懼,回答錯后,望向嚴父四阿哥,更是不禁瑟瑟發抖。 還是弘歷,悄悄地拽了弟弟的袖子,給了他安撫的眼神,才使得他鎮定下來。 一瞬間,曹颙生出幾分親切。不為旁的,就為弘歷對弘晝的維護提點之意,有長兄之風,跟自家的天佑差不多。 少年間的小動作,顯然也沒有逃脫康熙的眼。 他目光更加深邃,看著兩位小阿哥道:“既都讀了唐詩,現下就背一首牡丹詩。” 唐詩中,最不乏的就是牡丹詩,李杜等名家多做過牡丹詩。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弘歷還沒變音,帶著幾分童稚的清脆,朗聲讀道。 不知旁人如何,曹颙在旁,直覺得很雷很雷。 牡丹詩那么多首,弘歷瞬息之間,就擇了這一首,唐朝皮日休的《牡丹》,不知是不是天生“王霸之氣”的緣故。 這又是“王”,又是“天下無雙”,又是“人間第一”,大氣得沒邊了。 尋常小孩背這些沒什么,皇家的小孩背這個,真要費思量。 可是康熙是隨口問之,弘歷是隨口答之,也就免了四阿哥提前籌謀的嫌疑。 不管怎么看,只能說弘歷“傲骨天成”,沒有小家子氣。 康熙顯然也有所感,看了弘歷好幾眼,方命弘晝背詩。 弘晝背的是王維的《紅牡丹》,“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雖無出彩之處,也算過關。 晚霞映空,天色漸漸幽暗下來。 康熙見過兩個孫子,沒有再久留,移駕回暢春園。 曹颙回城已經來不及,就邀十六阿哥同往自己園子而去…… “萬里長空”一句,改編自百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