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  目錄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怎么是你?大宋真小

第二百四十六章 怎么是你?大宋真小

作者:玩蛇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穿越 | 玩蛇怪 | 人在大宋 | 無法無天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二百四十六章 怎么是你?大宋真小

此時與西夏、遼國戰事已定。

外患剛除,解決內憂的問題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在外交上,趙禎派人出使高麗、日本,攜剛敗遼朝之勢,揚大宋國威。

在軍事上,西北、河北依舊屯兵數十萬,用于威懾遼國和西夏。

在改制上,趙駿推動景祐改制,以政制院為核心,建立起了一套嚴格的官場上下級秩序。

在經濟上,改革了國有榷場制度,推動了私營化改革。

在教育上,于汴梁建立起多所現代化學校,以教授儒家經書,以及小學到初中數理化知識。

不過這些還只是皮毛,真正的大范圍改革還未開始,一切要等范仲淹正式主持新政。

正月十九日,今天上午趙駿剛剛在政制院參加了最高會議,發表了重要講話。

講話內容很簡單,隨著戰事已定,改革內部憂患在即,每個政制院成員都要做好準備,迎接新的風暴到來。

并且他安排了任務以及主抓方向,如呂夷簡、王曾、盛度、蔡齊、宋綬、晏殊主要處理全國政務為主。

賈昌朝作為政制院同知,還兼任教育部尚書,就要推廣全國教育發展,在全國各地興辦新式學校,主持數理化改革。

李迪作為刑部尚書,其實也是后世司法部部長,就要重新制定大宋法律,堅決依法治國、有法必依的理念。

禮部尚書蔣堂和張士遜則主要抓吏部、審官院的全國大小官員升遷,以及御史臺、諫臺糾察之事。

范仲淹更不用多說,要主持新政改革。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安插人手,將改革大將放在重要部門,推動改革的發展。

而新年第一個改革那自然是吏治,吏治由兩點組成,一是明確官員職責,二是對官員的職責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達成要求。

簡單來說就是官員的任務是恒定的,以治理好地方為主,通過對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和標準進行衡量,以此查看這名官員是否合格,是否做到了分內之事。

那么負責核查的人員是誰呢?

自然是御史臺。

諫臺的人比較少,主要是對宰相以及皇帝進行糾察和規勸。

御史臺不僅人多,負責的范圍廣泛了許多。

景祐改制之后,又增加了御史臺的人手,并且還在全國各地設置御史司。

明朝張居正的考成法主要由六部和都察院來辦,宋代的考成法也由各個部門以及御史臺來辦。

同時在各部部門內部設立糾察部門,與御史臺進行通力協作,達到互相監督的目的。

那么這些人手肯定要安排信得過且秉公執法的人,否則讓英雄去查英雄,讓好漢去查好漢,那不是扯淡嗎?

于是在改革前夕,范仲淹調余靖、尹洙、歐陽修、蔡襄、李紘、王質、王洙等人入御史臺,并且撤換了不少御史臺中不合格的御史,換了許多剛正的御史進來。

而不止是范仲淹,趙駿也安插了人手。

他這幾天挺忙的,清晨開朝議,上午政制院處理政務加開會,下午又要去接見親信。

王素、楊察、楊告、趙抃、陳希亮等人,今年陸陸續續入京了。

從去年開始,調令就發了下去,最先到汴梁的是宿州知州王素,他因政績,被提拔為殿中侍御史。

宋代御史臺一直處于位卑權重的情況,自正八品殿中丞到最高級別的正五品御史中丞,都沒有跨入四品大員的地位。

景祐改制之后,各品級與官位掛鉤,御史臺被調為直屬政制院,與諸部同級,且加觀察候補同知銜。

若不加觀察候補同知為從二品,加了就意味著御史中丞的品級升到了正二品。

同時御史中丞佐官侍御史為正三品,接著殿中侍御史從四品,左右巡檢使正五品,廊下使、監香使從五品,監察御史正六品,監察御史行里從六品,殿中丞為正七品,還有從四品到正八品的地方留守御史。

趙駿前幾天接見了王素,向他勉力了幾句,告訴了他未來要承擔的責任。

之后又接見了楊察、趙抃、陳希亮,三人根據原來的官職有不同程度的升遷,分別是監察御史,監察御史行里,以殿中丞,全都入了御史臺。

唯一沒進的是楊告,楊告原來就是正四品發運使,再提拔進御史臺,就只能做正三品的侍御史了。

但侍御史是御史中丞的佐官,只有兩個名額,被范仲淹弄給了蔡襄和尹洙,趙駿就沒打算跟范仲淹搶位置,就把楊告安排進了吏部做正三品吏部侍郎。

等到十九日這一天,趙駿又接見了蘇渙。

蘇渙也是他頗為欣賞的官員,他作為正五品祥符縣令,這兩年政績出色,便打算將他提拔為殿中侍御史,瘋狂往御史臺塞人,為新政做準備。

趙駿并沒有召蘇渙過來,而是直接前往了祥符縣衙,一是突擊檢查一下,二是他喜歡這樣四處走走。

一路進入祥符縣衙內,蘇渙得知消息,連忙過來迎接。

“下官見過知院!”

縣衙大院內,蘇渙和另外一個三十上下的男子向他拱手行禮。

趙駿點點頭笑著說道:“公群,忽然打擾,希望沒有妨礙到你辦公才是。”

“哪里的話。”

蘇渙笑道:“知院光臨,蓬蓽生輝啊,快,知院請進。”

趙駿就進入了內堂廳中。

他沒有坐在主位上,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

他不坐主位,蘇渙更加不敢,先向趙駿拱拱手,坐在了他對面的第二個下座上。

“這位是?”

趙駿看向站在蘇渙旁邊不敢坐的男子。

蘇渙介紹道:“這是下官親弟,名叫蘇洵,字明允。今年大考,他進京考試。”

“洵見過知院。”

蘇洵連忙向趙駿拱手行禮。

“哦?”

趙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你就是蘇洵?”

蘇渙之前來匯報公務的時候,還把蘇洵的文章拿過來給他看過,到時候趙駿夸贊了一句,沒想到這么快見到本人了。

“正是草民。”

蘇洵又見一禮。

趙駿笑道:“坐下吧,你兄長把伱的文章給我看過,寫得很好,聽說你還洞悉到了我的策略?”

蘇洵坐到了蘇渙旁邊,聽到趙駿說起這個,紅光滿面道:“知院那一手妙計,可謂是神來之筆也,令遼國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乖乖與我們和談。”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蘇洵的吹噓,趙駿樂得合不攏嘴道:“微末之伎,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非也。”

蘇洵連忙說道:“此乃堂皇大計,千古奇策,令人不可違背的陽謀,絕非什么微末之伎。”

說著他又道:“我曾寫過文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這遼人如秦,大宋再添歲幣,正如六國賂秦,賂秦而力虧,屆時無非就是讓遼人繼續強大,再來攻打大宋!”

“知院自然洞悉了遼人之陰狠,若是如滿朝文武這般,繼續向遼事以歲幣,遼國很快就能從戰敗中恢復過來。到時候他們就一定會再來侵略我大宋,試圖挽回保州之敗威嚴盡失之過。”

“滿朝當中,唯有知院看透了這一切,且怒斥諸公,又設下此等千古奇策,令遼國知難而退,這不僅挽回了可能讓遼國威懾而喪失保州之戰大勝的局勢,也同樣讓大宋不再賄遼以令遼強宋弱,此乃利國利民之計也!”

蘇洵一番吹捧,都快把趙駿吹到天上去。

反觀趙駿心里一邊在想我真的這么厲害嗎?一邊又略微有些尷尬。

因為他發現一件很丑的事情。

那就是他沒有想到蘇洵這么早就把《六國論》給寫出來了。

《六國論》是蘇洵撰寫的《權書》當中一篇。

于公元1056,48歲的蘇洵帶領兩子來到汴梁,以《權書》拜謁歐陽修,甚得贊賞。

汴梁一時紙貴,京城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文名因而大盛。

這意味著《權書》于公元1056年之前就已經寫成。

里面包含了治道、兵法、史論、謀略等多種治國、治兵的辦法,還是相當有見底。

但如今有一個尷尬的情況就是,趙駿參加過科舉,寫的文章還是《六國論》。

現在《六國論》原作者來了,而且當他面說了出來。

李鬼遇上了李逵了屬于是。

還好當時鄉試文章是不對外公布的,畢竟全國幾十萬人考,即便考上了每年幾千個舉人,怎么可能都對外公布。

所以現在還有機會化解這段尷尬。

趙駿面色不改,沉吟著說道:“善,滿朝諸公當中全都反對,唯有你一個民間士人卻如此洞悉,這說明了你的才能啊。”

“知院謬贊。”

蘇洵拱手說道:“草民也只是事后分析,遠不如知院這般察覺。”

“嗯,頗為謙遜,這是一個好官的品質啊。”

趙駿笑著扭過頭看向蘇渙道:“公群,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弟弟既然是此等良才,當初我在閬州的時候,怎么不早些引薦呢?”

蘇渙苦笑道:“當時明允在眉州老家苦讀,離閬州太遠,卻是不能立即喚他過來。”

“無妨。”

趙駿點點頭,然后對蘇渙說道:“此次會試好好考,以你的才能,考上進士輕而易舉,大膽策論,不要有所顧慮。”

“是。”

蘇洵激動不已。

趙駿沒有給蘇洵開后門的意思。

歷史上他考不中,那是他的策論太激進了。

滿朝都是對遼國和西夏的妥協派,他一個寫《六國論》,隱射朝廷給歲幣會亡國,揚言要取消歲幣的激進份子,怎么可能允許他考上?

但現在不同。

國內的妥協派雖然還是很多,但畢竟打了勝仗,底氣也足了起來。

再加上趙駿又是激進派,即便是迎合上意,禮部那幫人應該也明白朝廷現在對待外敵是個什么態度。

簡單來說,就是風向變了。

以前保守又妥協,現在銳意又激進,要是禮部那幫人再卡激進派士子入朝,就看趙駿敢不敢把這幫人全給發配瓊州去。

接著趙駿又對蘇渙說道:“公群,你知道我這次為什么來找你嗎?”

“請知院明示。”

蘇渙說道。

“朝廷解決了外患,就要解決內憂了。”

趙駿沉聲說道:“如今大宋吏治敗壞,貪官污吏橫行,正需要你這樣的能臣干將,澄清玉宇,掃清天下貪腐、昏庸之官員,因而我打算讓你去御史臺,你可愿意?”

蘇渙大喜道:“自是愿意。”

“嗯,如今政制院正在為御史臺廣納人手,除了汴梁御史臺以外,還有各地御史司。”

趙駿說道:“御史臺需要前往各路巡視,地方上御史司也要每月去州府巡視一次,檢查賬目、考核政績,還有州府、路府衙門,層層遞進,雙重監管,你們的任務很重啊。”

蘇渙說道:“為了國家大計,下官愿赴湯蹈火。”

“嗯,那好,好好干。”

趙駿站起身道:“我還要去皇宮一趟,你明天可以先去審官院辦一下手續,縣里的事務也要和新任縣令交接好,過幾天就去御史臺報道吧。”

“是。”

蘇渙忙道:“下官送送知院。”

當下蘇渙和蘇洵就送趙駿出了縣衙,看著他坐上馬車離去,蘇洵感嘆道:“知院真乃做大事的人啊。”

蘇渙笑道:“那是自然!”

兩兄弟一直看著趙駿的馬車消失在街角,這才回去。

而趙駿這邊則回了皇宮。

今天又是相親。

趙駿倒不是個工作狂,可國家大事馬虎不得,因此上次相親失敗后由于政務繁忙,拖了一段時間。

但趙禎那邊倒是挺急的,這次他以曹皇后設宴為名,讓曹琮帶著侄女進宮赴宴。

名義上設宴,實際上就是相親。

很快馬車徐徐入宮。

正是一月下旬,天氣回暖,積雪早就化了,雖然還是有些寒冷,但后苑已是翠綠。

趙駿在王守忠的帶領下,慢慢步入后苑。

此時在后苑一處亭中,趙禎和曹皇后正坐在桌上,旁邊還坐著曹琮與一個少女。

那少女大概二十上下,面容甜美,穿著一身大袖衫,面色不渝,似渾身不自在,像是被迫著來,表情十分勉強。

這女子便是曹琮的侄女,曹皇后的堂妹曹苗芯。

她本來是不愿意來的,但曹家的女兒本就沒有什么選擇的權力,所以也是無可奈何。

面對大宋皇帝和皇后,曹苗芯只好低著頭不敢說話。

便在此時,她聽到旁邊有一個腳步聲音,抬起頭便看到一個夢里魂牽夢繞的身影,向著趙禎拱手行禮道:“見過陛下,皇后!”

她激動地忍不住說道:“怎么是你?”

趙駿聽到聲音回過頭,看到曹苗芯,似乎有點眼熟,但又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不由得納悶道:“你是?”

曹苗芯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說道:“四年前我們在張家湯餅店見過,那時你還摸了摸滔滔的腦袋。”

“滔滔?”

趙駿一愣,稍微思索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不由得驚訝道:“是你們啊,那婦人是?”

他才想起來,當時確實有這么一回事。有個少女頻頻看向自己,還喊了個小孩過來想和自己搭訕來著。

其實狄青比他還帥,但奈何狄青臉上有刻字影響了顏值,否則妹子怕是得看上狄青了。

不過他自己長得也不差,出門一趟有女孩喜歡也正常,又恰逢當時正處于關鍵時刻,趙駿就沒有談情說愛的心思,并未搭理對方的搭訕。

沒想到少女又在這里見到了。

“那是我大姐曹苗容,孩子是我侄女高滔滔。”

曹苗芯說道。

趙駿哭笑不得道:“大宋真小。”

好家伙,那年他剛剛掃清汴梁府,又當上了政制院知院,年底和狄青他們一起去吃個餛飩都能碰見曹家人,還有個未來的高太后,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當時他看那孩子以為有七八歲,沒想到才六歲,而曹苗芯他以為有十五六歲,沒想到當時曹苗芯才十四歲。

或許是曹家人的基因就比較偏向武將,發育比較快的緣故。

但好消息是。

曹苗芯長得不丑,特別漂亮,而且身材修長,至少有一米七,是他喜歡的類型。

壞消息是曹家人聽說都喜歡舞槍弄棒,武力值相當不錯,要是相親成功了,以后家宅會不會不安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