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國師  >>  目錄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心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心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明國師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國師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心

「淮粵之爭不是咱大明朝才有的事情,從宋朝開始就有了,粵商多盜販廣南鹽至京湖、江西等地以射利,只不過到了咱大明,因為鹽產區和鹽銷區的劃分不重疊,淮粵之爭才愈發激烈。」

不消說,老朱又不是傻子,劃鹽銷區的時候,肯定是故意這么搞的,為的就是商幫之間的內耗。

但現在這種鹽產區和鹽銷區的不重疊,無疑給姜星火整頓鹽務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工業化,哪怕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步工業化,也是需要海量資金來推進的。如果姜星火不想苦一苦百姓,那就只能從農業稅以外的地方著手。

而在現有的稅收體系里,鹽稅在這個時代,是僅次于農業稅的第二大稅種。

整頓鹽務的意義不僅是給永樂元年—永樂二年的210萬兩做補充,更重要的意義是讓混亂的鹽稅重回正軌,給大明重塑正常的造血能力,國家財政這種東西,在某種意義上,跟個人財務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欠了一筆外債,始終入不敷出,那么再遇到點什么事,情況就會越來越差...人會被債務壓力壓垮,國家也是如此,很多朝代的滅亡,不是亡于其他原因,正是亡于經濟的崩潰。

吳傳甲繼續說道:「以湖廣為例,朝廷規定湖南也是要吃淮鹽的,但是由于淮鹽到湖南運輸距離過遠,運到那里十有八九是要賠錢的,所以長沙、寶慶、衡州、永州四府,以及郴、道二州,長期處于食鹽缺少的狀態。」

根據老朱的規定,在兩淮鹽銷區范圍內,不管是離兩淮鹽場幾十里的當地,還是離著上千里的湖廣、江西,食鹽統統一個售價!

是的,你沒看錯,官府規定統一售價,多一個銅板砍腦袋的那種。

當然了,在實際操作中,也就是市場的自我平衡狀態下,肯定是越遠離鹽銷區的地方,官鹽的實際售價就越高,雖然不符合官府的規定,但買賣一直是這么進行的,而且由于明面上還是官鹽,因為是在鹽銷區范圍內的運輸和銷售,官府不會阻攔,甚至還會分潤溢出的鹽價。

可即便如此,百姓能承擔的鹽價,總是有個限度的。

一住s://42zw.la

如果這個實際售價,減去鹽商的成本和運費,最后得出的利潤不讓商人滿意,那肯定就沒有兩淮的商人去那里賣鹽。

換誰是商人,誰都這么選。

問題就出在,離湖廣和江西更近的廣東,由于瀕海所以盛產海鹽,但老朱卻規定「廣東之鹽,例不出境」,這就造成了湖廣和江西吃不到、吃不起淮鹽,而與他們在地理上接壤的廣東卻呈現出鹽多的賣不出去的情況。

由于運貨和銷售都不方便且無利可圖,淮鹽很少能到達湖廣和江西,粵鹽卻出現大量積壓,這就使得在官府規定的鹽銷區范圍內,出現了新的私鹽市場需求。

「所以淮粵之爭,其實是勢力范圍的爭奪?」

吳傳甲重重頷首。

說穿了,這就是淮鹽行銷區與廣鹽行銷區的兩個既得利益集團,包括了商人、地方官府、豪強,他們圍繞贛南、湘南的售鹽權而展開的利益紛爭,這也是僵化死板的鹽法制度,面臨明朝經濟恢復的大環境,逐漸開始無能為力的表現。

來自官鹽的淮鹽出現滯銷,既有商人路途遙遠無利可圖的因素,也有淮鹽的官鹽干不過粵鹽的私鹽的因素,不管如何,湖廣、江西等對應區域攤派的鹽稅難以收取,造成越來越多淮鹽壅滯于鹽場。

「粵商主要是做什么的?」姜星火突然問了這么一句。

「食鹽,漁業,海貿走私。」

姜星火心里清楚,老朱的海禁政策,對于靠海吃飯的南方,從來就沒真正起效過,朝廷雖然每隔幾年就強調一遍,但作用還是有限的。

在古代,靠山吃山靠

水吃水真不是一句玩笑話,你不讓沿海的百姓煮鹽、捕魚、海貿,那不是逼著他們造反嗎?

捕魚倒還好說,明朝沒有清朝那么變態,是壓根不管的;而煮鹽,尤其是煮私鹽,在明朝的統治中心也就是南直隸一代,以其為圓心進行輻射,到兩淮、福建,管的較為嚴格,而粵地百姓宗族化抱團嚴重,官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管理,所以粵地的私鹽比較泛濫,常常是整村整村地從事私鹽產業。

海貿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這個時代,粵地農業欠發達,畝產量遠遠比不上江南,但卻有著獨特的海洋貿易區位優勢,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府,想要多弄點錢,都得靠海貿走私這條路,所以上到布政使司,下到地方官府,其實都心知肚明,甚至主動幫忙。

吳傳甲說的詳細,他有不懂的地方,弟弟吳傳宗會幫忙補充,因此在長達兩個時辰的匯報中,可謂是事無巨細,把淮商的家底抖落了個干干凈凈。

鹽是國之生計,絕不容許任何人徹底掌控,哪怕是皇親國戚都不行,必須是由不同區域進行分銷的,因為它關乎社稷穩固。

但是鹽法也不是隨便改的,尤其是開中法,有著食鹽銷售與軍糧運輸的雙重意義,而且很多人也不能坐視鹽業的利益嚴重受損,畢竟這里面牽扯到的利益是很龐大的,所以姜星火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可是,姜星火同樣還有另一重考慮。—那就是借此徹底洗牌整個大明的整體商業格局。

物質地基決定頂層結構,目前的大明,物質地基,就是以農產品為核心的自然經濟,而在農業領域,地主士紳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但大明一旦進入初步工業化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品經濟必然會后來居上,取代自然經濟作為社會的物質地基,與之同步的是,逐漸壯大的社會階層,尤其是商人階層,必然也會覬覦頂層結構。

姜星火不可能自己培養出一堆不受控的資產化身,有鑒于目前大明的商幫,因為鹽業的全國性和高利潤,基本都涉及到了其中,那么這次手握整頓鹽業的全權,就非常有必要做一些布局了。

在大明,商人確實社會地位不高,手中的實力面對官府,也可謂是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淪為待宰羔羊。

淮商吳家之于安陸侯府,就是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但也正是這一點,讓大明的頂層人物們,普遍不重視商人在日后能爆發出的能量。

而隨著工業革命和海洋貿易、海外殖民的展開,商人階層的規模是一定會以普通人難以想象的速度膨脹的。

在這個最初的原點,如果姜星火能通過鹽法改革,控制或影響大明的主要商幫,那么或許二十年后、三十年后,這將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姜星火不喜歡做這些算計,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現在是一顆棋子,充其量,是一顆有分量一點的棋子,自己的全部權力,都來自于皇權的支持。

而不管是哪個皇帝,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允炆,亦或者朱棣,都不會允許有一顆棋子脫離他們的控制。

姜星火要把華夏引導到另一條歷史的快車道上,他不想走王安石的覆轍,更不想像張居正那樣人亡政息。

他要把自己摘出來,成為真正獨立存在的棋手。

這一切,都必須先解決210萬兩,解決鹽政,解決淮粵之爭。

老朱設計的制度,為的就是讓不同地域的商幫互相內耗,這很符合他建立大農村社會的目的,但姜星火不需要商幫內耗,因為大明不僅有日趨繁榮的國內市場,更有不斷開拓的海外市場,所以內耗毫無意義。

見姜星火半晌沒說話,李增枝這時候作為中間人,也是提醒道:「國師,那您看?」

姜星火收回思緒,看向吳

家兄弟二人。

「大明的商法要改,鹽法也要改,對于大明國內的產業,單行業壟斷是不允許的,跨行業壟斷更是絕不可能,所以我希望你們吳家能把精力放在主業上。」

姜星火頓了頓,又道:「這次算是戴罪立功,要好好配合接下來的鹽業整頓,兩淮鹽場的產銷區不匹配的事情,一定是會調整的,調整了對誰都好,不用有那么多的鹽稅負擔,也省的百姓吃不起官鹽。」

「另外,現在商業要往外看,國外日本、朝鮮、安南、占城......這么多市場,又不是不讓你們去,何必擠在國內爭來斗去呢?」

這就是成功過關的意思了,吳家兄弟大喜過望,而李增枝則是提醒道:「納鈔中鹽的事情,吳家得做出個表率來。」

吳家也算是半個皇商,不論是現錢還是不動產,底蘊都極為豐厚,即便是割舍掉了糧食生意,還是出得起這個錢的,更何況朝廷也不是直接搶劫,而是讓他們用寶鈔來換鹽,換到的鹽可是實實在在的。

聽了李增枝的話,吳傳甲眉頭都不皺一下道:「理當如此。」

「其他事情,便讓朱副總裁官跟你們聊吧。」

姜星火今晚收獲不小,想來吳家兄弟,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隱瞞什么,如此整頓鹽務一事,算是做到了知己知己,不過這些回去也要好好梳理一番。

因此姜星火留下了朱恒與他們聊一聊商業上的其他布局,自己就不插手了。

拒絕了李增枝留宿湯山別業泡溫泉的邀請,姜星火徑自離去。

而朱恒則是與李增枝和吳家兄弟,繼續做著推心置腹的交談。

王斌和朱恒,一個保鏢頭子,一個經商大管家,都是朱高煦留給姜星火的重要幫手,雖然能力只有中游水準,但忠誠度是拉滿的。

李增枝接過了吳傳甲的簽字畫押,含笑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曹國公府是絕不會虧待你們吳家的,安陸侯給不了的,我能給你。」

在旁邊,朱恒也意味深長地說道:「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這是你的機會,也是吳家崛起的機會,錯過了這次可沒有下次機會了!」

吳傳甲吸了一口氣,道:「李都督、

吳副總裁官請放心。」

吳家雖然在揚州、淮安等地頗具影響力,甚至還開辟了淮河支流的運輸渠道,但對于偌大的大明來說,只是滄海一粟而已,完全算不得什么。

所以,能得到國師的賞識,吳家在割讓糧食產業和納鈔中鹽所損失的,其實接下來在淮鹽產銷區重劃和鹽商洗牌里,都將重新拿回來,如果表現好,甚至能獲得更多。

與此同時,曹國公府能夠把手伸到兩淮,拿到吳家的糧食產業,對曹國公府來說自然是利益巨大,但同樣也會跟吳家走的更近......如果沒有搭上二皇子和國師這條線,走的更近,往往意味著被吃干抹凈,但若能讓吳家成為國師的心腹,對吳家的幫助卻是顯而易見的,甚至能改變吳家的命運。

這種情況下,李增枝也當然不介意拉攏吳家,攜手經營以壯大自身。

「納鈔中鹽」在京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畢竟南京城里,有錢人還是不少的,而且此前朝廷從未出臺過類似的政策,而寶鈔換鹽雖然看起來很虧,但那只是從面值上衡量罷了,如果論實際價值,顯然是不虧的。

手里寶鈔多的富戶,樂意多花點寶鈔,至于去兩淮鹽場取鹽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操心。

而手里沒什么寶鈔又想買的普通百姓,朝廷也沒禁止他們私下拼團團購。

只需要鄰里親朋信的得過的人去取鹽,大家湊一湊,自然也就成了......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好事還有沒有第二次,便宜鹽放自

己家里囤著,總是沒錯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即使沒有辦法去鹽場取鹽,也找不到可以拼團的鄰里親朋,只要手里有大明寶鈔,也可以去拿著找相熟的商人或是小販,因為現在寶鈔是可以買一些平常價買不到的貨物的。

精明的商人們開始選擇只收寶鈔,這樣既可以把積壓的貨物銷售掉,又可以回籠一批寶鈔,再拿著這些寶鈔去換鹽。

而且,即使手頭的寶鈔數額不夠多,也可以整批出售,去跟別的商人做交換,也算是一條不錯的賺錢途徑。

這年代的人并不傻,反倒是聰明絕頂,既然朝廷不禁止民間私下交易,那么他們完全可以玩出花來。

「人心日漸浮躁,真是令人擔憂。」

正值休沐,楊士奇受了朱高熾的委托,帶皇孫朱瞻基出來逛逛,見識見識民間的情況,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楊士奇不由地喟嘆道。

「楊先生是怕風俗不存嗎?」朱瞻基也好奇地透過馬車簾子,看著外面的世界。

「風俗不存倒還在次要,只是此風著實不可久,一旦日子長了,恐怕百姓就不好管了。」

楊士奇一語道破真相。

在統治階層眼里,你是刁民還是良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不好管理。

封建時代,朝廷的管理能力是相對低下的,這就要求百姓的水平也必須相對低下,但凡人心活泛,都有自己的心思,追求自己的利益,朝廷的管理難度,就會超級加倍。

「在大本堂沒讀過《商君書》嗎?」

漢代以后的儒家嘛,懂的都懂,與其說是更像先秦的儒家,不如說更像先秦的法家。

屬于是披著儒家的皮,揭開一看,里面全是法家的內核。

而歷代王朝教導皇子皇孫,《商君書》是必讀教材。

因為《商君書》主張強國弱民,商鞅認為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控制本國的百姓,使之成為弱民。除此以外,商鞅還認為國家的強勢和百姓的強勢是對立的,只有使百姓順從法律、樸實忠厚,百姓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君主,這樣國家才會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會牢固。

嗯跟西方在130年后才會問世的《君主論》基本如出一轍。

「大本堂不教《商君書》,但是父親大人教我讀過。」朱瞻基答道。

「讀過《錯法》篇和《去強》篇嗎?」

楊士奇輕聲道:「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于其勞,賞必加于其功;功常明,則民競于功;為國而能使其盡力以竟以功,則兵必強矣。」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

這里的意思很好理解,就連朱瞻基這種小孩子都聽懂了,說的無非就是賞罰與百姓之間的關系,加重刑罰、減輕賞賜,就是君上愛護人民,人民就肯為君上死,反之亦然。

朱瞻基很聰明,他想了想問道:「所以楊先生覺得,百姓如果自己能獲得利益,來自君上的賞罰,就失去了一半的效果?」

「不錯。」

楊士奇點點頭說道:「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不贊同太過開放和扶持商業的原因,若是朝野上下形成風氣,那百姓心中的那顆逐利之心就會無可遏制,不僅是朝廷不好管理百姓,而且朝廷控制百姓的手段,也會失效。」

「須知道,小人畏威而不畏德,可即便是朝廷法度刑罰,也不是萬能的......若是萬能的,暴秦、暴隋怎么就亡了呢?」朱瞻基天生聰慧,不是沒有辨識力的兒童,他對是非對錯,有著自己的判斷,所以略一思考后,說出了直擊楊士奇靈魂的話語。

「—可是這樣朝廷能有錢。」

楊士奇深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童言無忌。

其實包括楊士奇在內的內閣眾人,都很清楚,為什么皇帝看中國師,而不是他們這些飽學之士,因為國師的施政方針,完美符合皇帝的利益取向。

漂亮話說的再多,道理在實在,剖析的后果再精確,在皇帝那里都沒用。

朝廷缺錢,國師能在不造成百姓負擔的情況下搞錢,他們不能,就這么簡單。

坐在龍椅上的朱棣,不在乎楊士奇們所擔心的人心啊、統治難度啊這些問題,因為朱棣是徹頭徹尾的武夫思維,他手里刀把子夠硬,全天下都得聽他的,以實用為主,說那些亂七八糟的都沒用。

而朱高熾則相反,他沒有父皇的條件,同時也是典型的儒家思維,要的是最低成本地有效治理,而且是長期治理。正是這種差異,才導致了他們對待姜星火的政策時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如果理解了這種基于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經歷而產生的思維方式不同,那么對于仁宣時期,主動放棄大規模國土的「仁宣縮邊」,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于后來堡宗的事情,堡宗當然可恨,但要是沒有朱瞻基放棄開平衛,導致北京在事實上直接成為北部國防線的一環,那么其實這場仗是不用在土木堡這種距離首都根本沒多遠的地方打的,對此朱棣就說的很透徹「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而放棄開平衛等一系列前哨防線,縮地三百里,盡失龍岡灤河之險,使得苦果早已埋下,甚至不夸張的說,女真能跨過長城入寇京師,跟這個也是有關系的。

見楊先生直接被自己干沉默了,朱瞻基縮了縮脖子,半晌才說道:「姜先生很厲害。」

「是很厲害。」

楊士奇到沒有垂頭喪氣,但是多少有些無奈。

姜星火的出現,對于三楊等人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人生觀沖擊。

舊時代的一切學術理論、治國策略,似乎都開始失效了,而肉眼可見的是,姜星火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把變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了起來,并且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

在儒家的治理理念確實解決不了帝國那些被掩藏起來的尖銳問題,在各種制度經過三十多年演變逐漸變得僵化且死板的時候,姜星火的變法,就像是給一潭死水里注入了新的源泉。

可對于原本在池水里渾渾噩噩的魚兒來說,卻并非是什么好事。

「下去看看吧。」

馬車停了下來,他們身邊有不少保護安全的人,所以倒也不用擔心。

這是一處路邊的商鋪,有不少人在排隊。

「手里拿著這么多寶鈔,不怕被偷嗎?」朱瞻基小聲問道。

「當然不會。」

楊士奇搖了搖頭,由于寶鈔泛濫,現在南京城里各個地方的百姓,基本上隨身都會帶著幾張或幾十張甚至上百張的寶鈔,這玩意可以說是極其方便隨身攜帶,而且攥著反而不容易被偷。

與之相比,銅錢由于加起來沉重,必須用錢袋裝著掛在腰上,這才更容易被人一把撈走。

「窮則思變啊。」

排隊觀察了半晌,楊士奇嘆道。

明朝的市井,始終沒有宋朝那樣繁盛,這跟官府的不提倡商業發展是有極大關系的,而在此情況下,在這種貧困落魄的環境下,很多商業嗅覺敏銳的人其實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而一旦發覺有改善機會,往往會抓住不松手,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會努力去爭取和把握。

因此當寶鈔泛濫的同時,各種商業活動也越發興盛起來。

比如......寶鈔兌換。

楊士奇又帶著朱瞻基走了幾家店鋪,最后拐進了一個小巷子,進了另一家店鋪。

店鋪上面掛著「劉氏錢莊」的牌匾,旁邊的小旗上,則繡著「劉氏錢業公」。

這里,掌柜正坐在店內的里間悠閑地喝茶休息,一陣敲門聲忽然響起。

「掌柜,有客人。」伙計走進屋子,向掌柜恭敬地稟報道。

掌柜擺擺手示意他退下,繼續低頭喝茶,過了一會兒才走了出去。

見到是一個中年人帶著一個小孩,看起來是父子的模樣,掌柜微微詫異......大人看起來倒是氣度不凡,而小孩一看就是養尊處優慣了。

再往門外看去,有些身材雄壯的漢子,正在用警惕的目光,時刻注視著這里。

「掌柜,我們來做交易。」

聽到對方開口后,劉掌柜微笑道:「哦?不知貴客打算做什么交易?」「賣些寶鈔。」

「自是可以的,我們店里銅錢充裕,貴客想換多少應該都沒問題。」

楊士奇微微一怔,又問道:「不知是多少比例收?」

劉掌柜哈哈大笑:「貴客這話說得,當然是一比一啊,不過要看寶鈔的新舊,若是有折損,還得每貫多收一文的折損費。」

「怎么能是一比一呢?」即便是朱瞻基這樣的孩子,也察覺出了不對勁。

你拿著價值一貫(一千文)的寶鈔,去街上跟人換一千文銅錢,傻子才跟你換。

寶鈔現在實際幣值雖然有所抬升,但一貫面值的寶鈔,最多也就能換到一百多文銅錢,誰跟你換,直接原地虧八成。

「大明銀行有規定,就是這個比例,貴客您看,這寫著呢。」

楊士奇接過劉掌柜遞過來的文書一看,果然如此。

事實上,不僅是禁絕金銀交易,為了穩定幣值,大明銀行也不允許所有受監管的錢莊,進行超比例的寶鈔—銅錢兌換,這種舉動不是自欺欺人。

百姓日常用私下里在黑市換,這都沒問題,但是一旦能夠公開兌換,那么必然會遭到擠兌,銅錢的存量馬上就會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不怎么使用的寶鈔,使用頻率就更低了,相當于自己把寶鈔的流動性給弄得更差了。

而劉掌柜見了外面的勁裝漢子,更是害怕他們是大明銀行派來調查的,無論楊士奇如何說,都咬死了這就是官方的規矩,自己絕對不敢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楊士奇無奈,顯然直勾是釣不上來魚的,于是干脆帶著朱瞻基走出了這家錢莊。

但好巧不巧地是,剛走出門,就見到了拉著于謙在實際調查的姜星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國師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