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目錄 >> 435 結構過于復雜,無法轉換

435 結構過于復雜,無法轉換

作者:肥美的韭菜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肥美的韭菜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435 結構過于復雜,無法轉換

三種基于傳輸層材料改良的方案中,第一種和第二種比較簡單,直接拿現有的材料進行試驗即可,而第三種方案稍微復雜一些,許秋只是有了一個大體的思路,但是具體怎么做,他還不知道。

在啟用模擬實驗室之前,首先必須要找到第三種方案對應的制備工藝,因為如果讓模擬實驗室自行摸索,這個時間成本可就高了。

好在,像氧化鋅這種常見的、用途廣泛的無機金屬氧化物材料,其制備工藝非常成熟,可以直接把前輩們造好的“輪子”直接拿過來用。

這個時候,就涉及到查找資料的問題。

對于有機光伏這種偏向應用型的領域來說,查找資料的主要途徑是翻閱其他人發表的論文文獻,而非檢索相關的專業書籍。

因為偏應用的領域,加工工藝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可能一年前還是最佳的工藝,放到現在就已經過時了。

書籍的編撰、印刷都需要時間,還無法進行實時修改,具有很大的滯后性,用起來自然不是很方便。

而文獻就不一樣了,想要知道一個領域的最新進展,只需要看一看近期的綜述文章,就能夠有一個大致的認識,有感興趣的工作還可以通過引用的參考文獻找到具體的文章,甚至還可以直接找到論文的通訊作者,發郵件過去進行交流。

當然,科研圈里的書籍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尤其在數學、物理學這樣的基礎科學中,書籍還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韓嘉瑩剛剛入門的時候,就抱著一本《半導體物理》在啃,初步了解包括“內建電場”、“pn結”等在內的半導體領域基本概念。

這些底層的概念和邏輯是較為固定的,不會過時。

哪怕后來被證明是“錯”的,比如牛頓三大定律,也可以說是“時代的局限性”,再給原來的理論打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個補丁即可。

具體查閱文獻的方法,許秋總結了一共有三種,都是之前陳婉清學姐教給他的、

雖然學姐在實驗方面經常出問題,英語也是一大短板,但其他方面的科研技能并不差。

第一種,魏興思課題組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一個領域近期所有文獻都一網打盡,挨個全部看一遍,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解決在實驗上遇到的難題。

不過,這種方法成立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完備的文獻數據庫,這也是組里魏興思一直在干的工作。

其實,在大多數課題組里,干這個活兒的都是學生自己,需要學生自行查閱文獻,魏興思組算是一個特例。

本科時候許秋還上過一門《文獻檢索》的課程,就是學校擔心有意保研的同學在步入研究生階段后不會查閱文獻資料,才設立的。

從這一點來看,魏老師在把很多事情交給他學生做的同時,也承擔了很多本該是學生自己做的事情。

第二種,當現有文獻庫沒辦法解決當下遇到的難題時,或者對某個方向、某位研究者比較感興趣時,就需要主動出擊,自行去找文獻。

一般是利用webofscience(wos)、谷狗學術鏡像等文獻搜索引擎網站,直接去搜索關鍵詞,進行模糊搜索。

比如,想了解“有機太陽能電池”這個領域,就輸入“有機太陽能電池”進行檢索,想了解“許秋”這個作者發了哪些文章,就輸入“許秋”進行檢索。

文獻搜索引擎會根據文獻的相關性,列出所有符合條件的文獻,一般都是上萬條的搜索結果,哪怕搜一個“QiuXu”,也會有很多和許秋同名的其他人的文章被搜索出來。

因此,這種檢索文獻的方式屬于大海撈針式的,時靈時不靈的,不一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主要還是因為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學術論文被發表出來,而科研圈子已經發展了上百年,總文章數量就算沒有破億,至少也有千萬級別了,要從這么多的文章中搜索到想要的文獻,難度可想而知。

另外,雖然各類文獻搜索引擎都有高級搜索的功能,可以自行設置搜索條件,但現今學術搜索引擎的算法還不夠智能。

如果條件加少了,沒什么用,如果條件加多了,最后什么都搜不出來。

因此,這種模糊搜索的方法,許秋用的相對比較少。

他用到wos的時候,一般都是直接輸入自己文章的標題,進行精確搜索,看一看自己文章的實時引用次數,有沒有小皇冠或者小火苗。

第三種,還可以利用分子結構來進行文獻檢索。

當已知某材料的分子結構,且對涉及到這種材料的具體合成路線比較感興趣時,就可以通過一種名為SciFinder的工具來進行檢索。

SciFinder是漂亮國化學學會(ACS)旗下的化學文摘服務社CAS所出版的《化學文摘》在線版數據庫學術版,有軟件版的,也有網頁版本的。

類似于學術期刊,這個工具也是要收費的,具體的費用許秋并不知道,不過和科研相關的,要價肯定不會低。

好在魔都綜合大學已經購買了權限,只要在校園網覆蓋的地方就可以直接使用。

一般,許秋在計劃合成一種新材料的時候,如果不能從現有的文獻庫中汲取靈感,就會到這里碰碰運氣。

具體操作有點類似CHEMDRAW軟件,登錄SciFinder,網頁會自帶分子結構繪制工具,可以直接繪制出結構式進行檢索,就能得到與所繪制分子結構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分子結構較為復雜的材料,比如許秋開發的ITIC,如果把英文全稱寫出來,估計要有100個英文字母。

許秋之前還試著用CHEMDRAW軟件提供的“將分子結構轉換為標準命名”功能來得到ITIC的英文名稱,結果軟件直接提示:“結構過于復雜,無法轉換”。

當然,他這種ITIC材料是有英文簡稱的,也可以直接通過文獻搜索引擎進行檢索。

對于一些沒有簡稱的材料或者反應中間體來說,無法用文獻搜索引擎檢索,SciFinder便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SciFinder這個工具太受歡迎的緣故,網頁經常來大姨媽,會提示:“當前請求人數過多,請稍后再試”。

辛辛苦苦畫了幾分鐘、十幾分鐘的分子結構,結果一個提示出來,刷新了一下網頁,之前繪制的分子結構全部都白瞎了,還是挺讓人崩潰的。

現在的任務是要找“低溫氧化鋅薄膜制備工藝”的文獻。

許秋首先排除了第三種方法,氧化鋅的分子結構非常簡單,沒必要通過SciFinder進行檢索,另外的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他選擇了第一種。

對于當下的任務來說,第二種方法也不是不可以,比如直接搜索“氧化鋅納米薄膜的制備”,肯定是能找到一些專門研究氧化鋅的文獻的,但這些文獻大概率不是有機光伏領域專用的。

拿輪子來舉例,許秋現在需要一種直徑為1的小輪子,通過第二種方法檢索到的文獻雖然也是輪子,但可能是直徑為2的大輪子,并不能直接滿足許秋的需求,還需要把這些輪子拿過來自己再加工一遍,才能應用。

而采用第一種方法去檢索同行的文獻,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因為都是類似的體系,他們要用肯定也是用直徑為1的輪子,直接拿過來就可以。

一個下午過去。

許秋找到了華人研究者YangYang課題組的一篇文章,里面涉及到氧化鋅薄膜的低溫法制備工藝。

YangYang是現在有機光伏領域的頂尖大佬之一,他們課題組的文章參考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這是一種只需要80攝氏度退火的“低溫”方法:首先完成前驅體溶液配制,用到的溶劑是甲醇,接著需要過夜攪拌進行反應,最后旋涂、80攝氏度熱退火即可。

有機光伏器件中用到的氧化鋅傳輸層薄膜,實際上是由一個個粒徑相對均勻的氧化鋅納米顆粒堆疊而成的,表觀上是二維的納米薄膜,其實本質上是零維的納米顆粒。

而溶膠凝膠法是先用氧化鋅前驅體溶液得到溶膠、再將其轉換為凝膠,最后高溫將凝膠轉變為氧化鋅的納米顆粒,在最后一步轉化過程需要高溫。

看到“過夜攪拌反應”這一步,結合“低溫”退火這個條件,許秋推測YangYang他們采用的方法,并非是組里常用的溶膠凝膠法。

可能是直接制備得到氧化鋅納米顆粒的溶液,這樣旋涂的時候得到就直接是納米顆粒,因而最后不需要高溫退火去把凝膠轉化為氧化鋅納米薄膜,只需要用相對的“低溫”把溶劑揮發掉即可,甲醇的沸點只有64.7攝氏度,采用80攝氏度的熱退火溫度便足夠了。

許秋在模擬實驗室中,采用非疊層的普通標樣體系,包括PCE10:PCBM、J2:ITIC等進行實驗,探索三種優化傳輸層的手段對器件性能的影響。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全集TXT電子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