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目錄 >> 426 我們變強了,但也變卷了

426 我們變強了,但也變卷了

作者:肥美的韭菜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肥美的韭菜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426 我們變強了,但也變卷了

許秋看了看申請人的信息,名字叫金登平,男,38歲,碩士生導師。

金登平在副教授的崗位上停留了五年,剛好滿足申請條件,估計他是卡著點申請的。

基本條件達標以后,還要考評科研水平。

基本條件包括遵紀守法、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科研理論知識、近三年的年度考評均合格、完整指導過一屆碩士生、年均進行一次本科生授課等……

還有最重要的一道門檻——具有副教授職稱五年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一級崗位任職經歷兩年以上。

國內高校職稱名目繁雜,劃分的很細,除了各種“長江”、“杰青”、“青千”等帽子外,還有等級之分。

如果沒有國家級的項目,其他項目也可以,但需要實際到達校內的資助資金超過100萬。

金登平拿到的是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也就是俗稱的面上項目,這是他前年申請到的。

這個要求呢,說高也不高,說低也不低。

面上項目申請時的規定是連續申請兩年都不中的話,就要停一年,也就是說五年差不多有四次申請機會。

可這玩意就算是普通四級教授來寫,能有50的成功率就燒香拜佛了,副教授申請的成功率只會更低。

另外,普通的面上項目是不需要上會答辯的,因此比較考驗申請者寫本子的能力以及人脈。

“學術成果考評”需要申請人在職五年內的學術成果滿足六種情況之一即可:

第一種,以一作或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或者EI文章(簡稱SCI/EI)4篇;或者SCI/EI2篇,并獲得授權三年以上且至今仍處于授權保護狀態的國家發明專利(簡稱國內發明專利)2項;或者SCI/EI3篇,國內發明專利1項。

如果不考慮專利的情況,許秋覺得這簡直是送分題,四篇SCI/EI,不限分區,也就是說到SCI四區上灌水都可以。

這個條件放在魔都綜合大學,還不如博士生畢業的要求。

這邊博士生畢業的要求就是兩篇SCI二區,理論上發兩篇SCI二區還是比發四篇SCI要難一些的。

關鍵它這里副教授轉正是看五年的成果,而博士生只看三年的成果。

第二種,一作或通訊作者,在本學科一流學術刊物上(SCI一區或二區期刊),發表2篇文章;或者1篇一流文章加上2項國內發明專利。

這個和博士生的畢業條件幾乎是一模一樣,同樣是送分題。

第三種,一作或通訊作者,發表兩篇SCI/EI,并作為第一作者編著出版高水平學術專著1部以上。

編著學術專著的活兒還是比較辛苦的。

之前材料系有邀請魏興思編著關于半導體的教材,最后被他拒絕了。

后來,吳菲菲表示:“拒絕的好,不拒絕的話,這活兒最后就分給我們啦,保守估計要忙一個月以上時間。”

第四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前五位)、二等獎(前四位)……

第五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五位)、一等獎(前四位)……

第六種,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具有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前進的國際發明專利1項,或者國內發明專利3項;或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產生顯著經濟效益且單項到校轉讓費30萬元的國家發明專利。

后面的第四、五、六種情況和大多數副教授的關系不大,應該是為了那些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領域專門設定的情況。

這些條件綜合來看,五年副教授是準入門檻,主持國家級基金項目是初步篩選,學術成果的要求反而寬松了不少。

不過,許秋估摸著,要是一個副教授真的五年拿著四篇SCI四區過來評教授,又沒有其他特殊之處的話,基本上也不用評了,誰都PK不過。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許秋看了看金登平的學術成果和代表作。

金登平的代表作有三篇,全部都打印了論文第一頁,和申請材料放在了一起。

三篇文章中,金登平全部是通訊作者,其中有兩篇是ACSAMI,一篇是JMCA。

學術成果一欄中,金登平特意注明了ACSAMI和JMCA都是一區文章,并標出了影響因子,一個是8點多,一個是9點多。

另外還有十一篇文章,影響因子從1到5不等,分區都是SCI二、三、四區的,金登平也均為通訊作者。

加起來,金登平課題組五年一共發了十四篇文章,雖然期刊的檔次差了些,但工作量還是有的。

學術成果檢查完畢,許秋心里已經大致有了數,繼續查看其它方面。

教學情況,金登平每年給本科生上一門課,給研究生上一門課。

他還特別列出了學生對他的教學評估結果,是98分(百分制)。

說起教學評估,魔都綜合大學也有教學評估。

而且是在考試出分前,屬于強制性的,學生不進行評估就不能查看分數。

大概是怕考生看到自己的F,反手給任課老師打一堆一分(五分制)吧。

魔都綜合大學的教學評估,評的還是比較詳細的,有十幾個度量標準,包括老師有沒有每節課都按時到達,課程是否通俗易懂,是不是只在課堂上念PPT等方面。

不過,大多數學生也不會給低分,導致幾乎所有老師都是接近5分的。

畢竟,雖然教務處說是老師查不到學生具體給了他幾分,但誰知道呢。

這也是國內的傳統,人們傾向于給高分。

就比如外賣評分,大眾評點評分,要是一個商家的分數低于4分,大概率是這家店真的有問題,小概率是被同行惡意刷了大量差評。

學生培養情況,金登平一共指導了六名本科生做畢業設計,培養了四個碩士研究生,其中兩個已經畢業,且都按時畢業,另外兩個正在攻讀碩士學位。

許秋估計這個組是比較PUSH的。

一個副教授帶著兩三個碩士生,平均每年能發三篇文章,而且倒是還都是通訊作者,沒有一作,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大多數碩士生,就是像孫沃這樣的,憋文章半天憋不出來。

其實,正常碩士生三年能出一兩篇SCI文章已經是非常優秀的了。

而金登平手下每個碩士生平均都出了三四篇文章,所以真相只有一個,他的學生應該都被榨干了。

另外,金登平還當了四年化學系本科生的輔導員,也是一個加分項。

全部看完一遍,許秋覺得這金登平還是有點東西的,各方面干的都不錯,決定給出正面意見。

畢竟許秋和對方也沒有什么利害關系,沒必要給人家晉升道路增加阻礙。

而且,許秋判斷金登平大概率是個草根,不然按照他這些成績,如果有門路的話,很可能會被提前提拔的。

也不一定要破格提拔,完全可以早早的把他升到五級副教授,這樣就不需要干滿五年了,只需要干兩年。

不過,話說回來,這條道路也確實是給普通人走的。

真正的大佬,根本不會從副教授這里等五年再慢悠悠升上去的。

常規的路子都是國外做幾年博后或者訪問學者,然后直接走人才引進回國,落地就是帶帽子的教授。

比如魏興思,別看他現在的樣子,可能感覺他有點水,但許秋沒來之前,魏興思組里就發過EES這樣的頂刊,而且組里的文章最低檔次都是ACSAMI。

其實,魏興思已經是很強的那一撥人了,他看著弱,只是因為有許秋在旁襯托罷了。

學術圈里人和人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就像那些一直待在國內的普通青椒,尤其是現階段年齡比較大的副教授、講師,科研方面的潛力多半有限,能夠厚積薄發起飛的非常少。

因為把時間再往前推到2000年左右,那個時候國內學術圈競爭很小,如果在那個時候都沒能評上教授,基本上他們的科研能力就比較有限了。

換句話說,現在很多年輕副教授的科研水平,是高于一些老教授的,很多年輕講師的科研水平,也是高于一些老的副教授。

這里只強調科研水平,其他方面則不一定。

許秋觀察過魔都綜合大學材料系的情況,里面就有幾個年老的副教授,包括他的輔導員于強副教授,一個抱著系主任大腿當小老板的副教授,還有一個主要進行教學,以及教實驗課程的副教授。

他們每年的科研產出都非常的少,幾乎為零。

而且,許秋進入材料系的時候,他們的是副教授,現在四年過去了,還都是副教授,一個都升不上去,估計也就那個掛靠系主任的副教授有些機會吧。

另外,許秋還觀察過隔壁化學系的四大院士,其中有三位公示了自己學術履歷,這三位中有兩位,在博士畢業后或者已經國內任教后,又跑到國外做博后或者訪問交流超過四年時間。

其實,也不難理解,現在的院士差不多是在19902000年的時候剛剛開始任教職。

而那個時候國內的科研實力比較弱,不足以讓他們突破自我,有點類似于靈氣稀薄,練功不夠快,也難以突破瓶頸,于是就紛紛出去找機會突破了。

有些完成突破的科研工作者選擇了回國,然后一路的發展,成為了一代領軍人物。

而現在國內的情況,和20年前已經大不相同。

因為有一批批出國取經,又返回國內建設的人,使得國內的科研圈吸收了很多國外的經驗,開始慢慢強大起來。

雖然我們依然和頭部科研強國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差距正在縮小。

不過,所有的饋贈都是有代價的。

我們變強了,但也變卷了。

高校教師的崗位通常分為13個等級,教授和副教授占前7個級別。

其中,一級到四級是教授。

現實是很殘酷的,大多數科研工作者,終其一生都越不過四級和五級之間的門檻。

副教授是五級到七級,評審材料里的“副教授一級崗位”許秋推測應該指的是五級副教授,也就是副教授里面的最高級別。

因為三級教授的評定要求沒有那么多,所以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學科三級教授要相對多一些。

許秋開始認真評審材料,附件中詳細介紹了副教授晉升教授申請所需要的條件。

一級教授是教授職稱中的最高級別,被評定為一級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學界泰斗級人物,即院士級別。

按照規定,一級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達到相關的評定標準,故自然科學相關學科較多,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學科一級教授較少。

沒辦法,文人相輕,彼此都認為自己是最NB的,因此公認的大佬并不多。

魏興思是三級教授。

四級教授就是最普通的正教授。

盡管普通,但那也是教授,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余的,這也是絕大多數科研人的終極目標。

二級教授是教授職稱中的稍次于一級教授的級別,被評定為二級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學界上臨近泰斗級的人物,即各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負責人等。

按照規定,二級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貢獻者才能達到相關的評定標準,所以自然科學相關學科也較多,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學科二級教授也較少。

科研水平考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承擔科研項目考評”,另一部分是“學術成果考評”。

“承擔科研項目考評”中,要求申請人在近五年內主持過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973項目、863項目,或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在內的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以上。

像徐正宏這種頂尖“長江”一般就是二級教授。

三級教授是教授職稱中的就顯得較為普遍的教授級別,被評定為三級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學界上工作時間較長也取得一些突破的正教授,即各高校院長、學科負責人、市骨干、青年精英、研究所從事多年的研究員等。

因為國內是沒有文科院士的,只有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主攻方向是理論方面,工程院院士主攻實踐方面。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最新內容記住老\幺\小\說\網w\w\w。l\a\o\y\a\o。\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3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