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南明洶涌  >>  目錄 >> 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

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

作者:杜春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杜春秋 | 南明洶涌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南明洶涌 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

“小姐咱倆休息一下吧。”小梅嘟囔著嘴巴說道,“咱倆都走了一個上午了,不會有人追來了。太累了……心累……腳更累。”

韓三娘實在忍受不了沈姨娘的咒罵,他與自己的丫鬟小梅兩人拿了銀子一起逃了出來。

本來小梅對逃跑的事情還有抵觸情緒,但是韓三娘答應領著她去南京逛逛,她立刻就心動了。

現在走路受了苦,她又后悔把聽來的說是女人也可以科舉的事情告訴韓三娘了,否則韓三娘也不會打定主意要逃走。也不會害得自己這么累。

她一邊跟在韓三娘后面有氣無力地走,一邊在心中后悔不該聽小姐的放棄馬車步行。小姐是大腳,走起路來跟一陣風一樣,她可是小腳,走不遠路。

韓三娘和小梅兩個人女扮男裝一路行來。本認為出了大宅之后指不定會遇上什么壞人,萬一碰上山賊或者亂兵兩個人十有八九就要倒霉了。為此,兩個人走之前還在廚房拿了尖刀防身。

可是,兩人萬萬沒有想到,這外面跟從前聽說的實在是大不一樣,什么亂兵、土匪、亂民根本就沒見著,而且一路上的人還很和善。乞丐、流民也很少見到。

兩個因為有錢便雇傭了馬車,一路朝南京而來。可是沒想到半路上馬車居然壞了。韓三娘怕有人追來,也不愿意等馬車修好再走,便給了車夫銀子,自己徒步上路。走了十幾里地小梅喊累,實在受不了小梅的嘮叨,沒奈何只能去路旁休息。

“小姐,你看,開始耕地拉!”坐下剛休息了一會,小梅恢復了不少精神,那躁動的青春便狂跳起來。他看了看遠處,竟然是成片的農田。

“那是農民在耕地,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韓三娘不以為意。

小梅卻很興奮,把手搭在額頭,如同孫悟空一樣遠眺,看著什么都新鮮。

明朝此時已經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諺語了。也就是說,進入冬天后總共有九個九天是冬天,其中三九最冷,過了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加一個九天,天氣自然就轉暖了,春耕也就開始了,耕牛遍地。此時的農田里面已經滿是勞作的人,一副春耕繁忙的景象。

韓三娘雖然裝作不以為意,但是心中還是很驚奇的。以前她看書,知道不少道理,大戰過后總是會有民生凋敝,餓殍遍野的事情發生。然而這一路上,卻十分太平,安靜祥和,好像從來就沒打過仗一樣。人們那種安泰的,怡然自得的表情讓她意識到,新來的這個大明海國公不是一般人。

“小姐,你看那些是什么呀?”小梅指著還沒有播種的土地問道,“這些人在梨地,是不是打算播種小麥或者水稻啊?”

韓三娘看了看說道:“不是的,那些是棉田。”

“啥?那是啥啊?”

“你怎么連棉田都不知道?就是種植棉花的呀!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棉花做的。就是這樣的地里種出來的棉花。棉花開花后,把棉花采摘下來,然后紡線,再織成布,最后就做成了衣服了。明白了不?”

“啊?小姐,我的衣服是從這地里邊種出來的?”

“當然了!”韓三娘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早就讓你多看書,你也不聽,現在好了,啥都不會。”

“老爺說了,女子無才便是德。再說你是小姐,我又不是小姐,看那么多書有啥用?都說書讀得好不如嫁得好……嘿嘿……”小梅忽閃著兩只大眼睛問道,“小姐,我不明白,這么好的地怎么不種糧食,種棉花干什么啊?就為了做衣服?”

“棉花貴啊?”

“可是棉花不能吃啊?”

“你就知道吃。這地里面長出來的棉花比糧食值錢,賣了棉花,再買糧食唄。賣棉花得來的錢能買到的糧食可是這田地種出來的好幾倍呢。”

小梅平時就喜歡抬杠,現在這個杠精突然來精神了,問道:“全都種了棉花,再不就是桑樹,要不就是茶樹,把地方全給占了。哪還有地方種糧食?這一路走過來,也沒看見種糧食啊。就算掙了錢,上哪去買糧食?哦……對了……剛才我好像看到桑田旁邊就有種糧食的……不過……不過那都是見縫插針種的,太少了,能打多少糧食?唉?小姐,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糧食比棉花少,怎地棉花反而貴呢?”

“就說讓你多看書了。”韓三娘埋怨道,“你一看書就困,放下書就精神。現在啥也不會,嘮嘮叨叨,都要問我。”

小梅一聽韓三娘數落她,不要意思地一邊笑一邊吐了吐舌頭。

“咱們這地方糧食自然是少的。可是天下大著呢,根本就不是你看到的這么一點地方。湖廣、江西都能產糧食。不要說江西,只要湖廣一個地方豐收了,整個天下都夠吃了。這叫‘湖廣熟,天下足’。糧食都是從西邊運過來的。這下你明白了吧?”

“原來是這樣啊。”小梅說道,“可是這運來運去的也太麻煩了。”

“不麻煩,這長江號稱黃金水道,通暢得很。何況從湖廣、江西往江南運糧,正好順流而下,麻煩啥?”

“唉?小姐,那是啥啊?”小梅指著田埂上的樹問道,“這看起來也不像是桑樹啊。”

“那是橘子樹,現在這才發芽,到了八月橘子成熟了,金燦燦的可好看了。”

“啊?小姐,你咋知道的啊?你也沒出門?”

“都說讓你多看書了,我在書上看到的。”

其實,從明朝末年以來,三吳這一魚米之鄉就變成了經濟作物的天堂。松江、湖州、嘉興等地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升斗小民以蠶桑絲綿得利遠超種田,所以人人努力種植棉桑。這也導致原本的產糧重地,糧食竟然不能自給,縱然是十分之一也滿足不了,所以非要從湖廣、江西運來兩季糧食否則無法滿足江南的需求。

明末時候不僅三吳地區追逐利益,山東地區如兗州、東昌等地照樣也是種植棉花多過種植麥粟,這導致在明朝末年人口多達兩億的情況之下糧食不能自足。

其實,這并沒有什么難理解的。中國史從明朝中期開始就不再是單獨發展史了,中國和整個世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盡管這種結合是無意識地,但那也是結合。

自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發現了美洲之后,黃金和白銀就被成噸的開采出來。西班牙和葡萄牙發了橫財,于是拼命消費。而中國又是一個并不盛產黃金白銀的國家,所謂地大物博不過是夸張之詞,黃金白銀卻是很少的,尚不如日本白銀豐富。

可是,中國卻有西方急需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特別是瓷器和茶葉在明清時候算是高科技產品,其附加值之高難以估計。

這導致西班牙和葡萄牙便用自己手中的黃金和白銀向中國購買絲綢、瓷器和茶葉。憑借美洲白銀的輸入,明朝構建了自己的貨幣系統。

堂堂中國竟然不掌握自己的貨幣發行權。有趣的是西班牙自己也不知道他掌握了中國的貨幣發行權。人們只是懵懵懂懂,因為金融學還沒發展起來。所以當菲律賓爆發屠殺華人事件的時候,萬歷皇爺為了不影響白銀輸入,還“夸贊”西班牙殺得好。

中國是紡織業大國,染色技術雖然還不如同一個時期的印度,但是棉紡織品的質量卻較印度更高,因此棉花種植也成了十分賺錢的行業。而且對于女人們來說衣服永遠都是不夠穿的,所謂買買買,主要是買衣服。所以棉花就算不出口,僅是內需也能讓人賺個盆滿缽滿。于是,人們紛紛毀掉了自己的稻田,改種了經濟作物。以此獲取大筆利潤。

但是,在1618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也就是哈布斯堡家族任命的波西米亞國王斐迪南大公的三名寵臣,被捷克人從沖窗口扔了出去,釀成了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最終導致三十年戰爭爆發。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捷克人太沖動。宗教改革之后,波西米亞也就是捷克地區很多人信奉了新教,可斐迪南卻偏偏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上臺后瘋狂迫害新教徒,于是捷克便爆發了大起義。腓特烈五世號稱波西米亞國王,其實是“農民軍領主”,他指揮的白山戰役以慘敗告終,十六萬人血灑疆場,捷克新教徒慘遭屠戮。其他新教國家實在看不下去了,對哈布斯堡家族宣戰,于是三十年戰爭開始了。天主教與新教打成一團漿糊,德意志人死了五分之四,戰爭一直持續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才結束。

西班牙投入到天主教一邊,將美洲白銀拉到歐洲做了軍費,并沒有再在大明購買奢侈品。這導致大明貨幣增量不足。由于貪官污吏橫行,崇正皇帝又廢除了商稅,致使明朝沒辦法從貨幣存量當中獲取更多利益,財政崩潰。

加上小冰河時代北方大旱,南方由于幾十年來毀棄了農田,導致糧食產量不足,朝廷賑災乏力,致使盜賊蜂起。遼寧、內蒙地區更是受災嚴重,降水減少,草葉枯黃,牲畜大批死亡,遼東地區每年的無霜期只有兩個月,女真人為了活命只能拉著蒙古人一起和明朝拼命。老奴努爾哈赤在遼東屠殺五百多萬漢民,一來是為了削弱明朝實力加強自己統治,二來也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經濟負擔。可以說,古代的中國被“馬爾薩斯理論”控制得死死的。

本來中國的模式是北方硬抗游牧民族,南方提供糧草和補給。現在可倒好,魚米之鄉沒有魚更沒有米,大家只能抱著棉花、生絲一起餓死。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興衰與人的關系不是太大,也就是說國家“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主要還是決定于山川、地形、氣候,當然還有商路的興衰。山川、地形和氣候是人所不能決定的,人能決定的其實是商路的興衰。所以李存真拼命要搭上國姓爺,想要拓展貿易,讓自己“活”下去。

然而,滿清確實占了大便宜。歐洲三十年戰爭之后,貿易恢復了,清朝正好占據了中國,加上馬鈴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導致清朝迅速恢復了實力。但是,滿清奴化中國,導致中國失去的進去精神,最后又遷界禁海,閉關鎖國,阻斷貿易,致使中國終于衰落。雖然說清朝承擔了明朝開始的衰落的全部后果,但是如果是明朝控制中國怕是不會像清朝那樣竟然能輸給日本侏儒,還輸得那么慘。

順治后山東減少了棉田數量,糧食產量有所增加。可是江南依舊我行我素。這也是江南成為滿清財富之地的原因。棉、桑實在太賺錢了,寧可沒命也不能沒錢。

“小姐你說這一次科舉,真的能讓女子參加嗎?”

“小梅,不是你跟我說的嗎?如果不能我跑出來干什么?”

小梅只有十六歲,瞪著兩只大眼睛說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但是,小姐這一次出來其實也是給沈姨娘一個教訓,誰讓她生下小少爺就妄自尊大,不把你放在眼里?她就是個妾,真把自己當夫人了?這一次,咱們的銀子帶得足足的。”小梅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背包說道,“就算那女子不能科舉,咱們也可以在南京城里好好玩些日子。給沈姨娘一點教訓。等老爺回來了看怎么收拾她。”

—————————————

注釋1:湖廣不是湖南湖北加廣東廣西,就是湖南湖北,此時兩湖是一個省,就叫湖廣。

注釋2:江南不是長江以南,而是一個省,就是今天的江蘇和安徽,那時候還沒分家,康熙時候把江南分為兩個省,其實這非常有害,不細說了。

作者問:很多朋友在QQ閱讀上給投票,起點上看不到,想問問,那是什么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南明洶涌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9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