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宋朝探花郎  >>  目錄 >> 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

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宋朝探花郎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宋朝探花郎 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

耶律隆慶問劉安的新鐵弓賣不賣。

劉安沒考慮就回答:

“賣,給你足夠的數量讓你去草原上打仗,至于羊毛你會不會漲價,你敢漲羊毛的價格,我就敢漲毛線、毛衣的價格。”

耶律隆慶給自己切了一大塊肉,咬的滿嘴流油,一邊吃一邊說:“無所謂,反正出錢的不是我,我只要收差價。”

耶律隆慶需要錢,沒有錢就沒有辦法練兵,沒辦法養兵。

他要兵馬,他要對付契丹的老貴族,他要一個新的契丹,一個可以對抗大宋的新契丹。

眼下大宋與契丹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但這個平衡不斷的在往大宋這邊傾斜,所以耶律隆慶只能劍走偏鋒,正常的手段已經不足對抗這種傾斜。

劉安,一個強大的力量。

耶律隆慶認為強者是需要被尊重的,強者的力量是可以借用的。

劉安呢,咬著黑胡椒野豬排,眼睛轉了轉,然后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耶律兄,為了更方便我來武裝你的部隊,營口港給我留三個泊位怎么樣。不是說要修運河嘛,我從營口給你一口氣修上去。”

無恥,這就是趁火打劫。

可耶律隆慶能怎么樣,只是帶著一臉的微笑:“當然,留五個吧,三個太少了。”

營口港那里設計的泊位總共也不到二十個,這就等于把四分之一分給了劉安,劉安自然留意接受。

劉安又問了一句:“要我約束高麗軍嗎?”

耶律隆慶聽到這句話心口疼,真正是象被人插了一刀那么難受,什么時候大契丹竟然需要被別人的力量保護了。

可此時,他卻不得不服軟:“那么,依江為限,東丹東城以東我不管,但東丹東城以西高麗軍不要過江。”

“好。”

劉安當著耶律隆慶的面寫了公文,然后命令鐵頭直接安排人送到高麗開城。

當天下午,劉安和耶律隆慶所謂的旅獵歸來,一份軍械采購合同報備兵部、報備工部。丙一型鋼弓十萬副,價格送到幽州城每副一千三百五十文,送弓弦六根、備用弓身兩對、木制護手一副、手套三副,箭三支。

劉安說成本三百文,可運輸呢,稅呢。

軍械這種東西本身就是暴利產品。

當然,工部的人肯定不會多嘴,這種弓實際的量產成本只有一百六十文。

準工業化流水線生產,這種弓也就是貴在材料成本上,人工成本很低,除了弓身之后其余全是鑄造件,然后用水力砂輪打磨一下,再送一卷麻線,以及兩塊木片就是所謂的木制護手,回家自己纏去吧。

幾天后,耶律隆慶離開了汴梁。

而后,一直到二月十六這天皇帝才一副意猶未盡的神情帶著滿朝文武回到了汴梁城。

劉安留守汴梁有功,加封八百戶,預封劉安之子武節郎。

劉安還沒兒子呢,這加封就是多拿一份錢的理由。

官是不能給升的,爵也是不能給加的。

劉安已經是侯爵,再加就是公爵。還不到二十歲公爵,這不可能,別說朝臣們不會答應,就是皇帝也不愿意。

不能加封,就直接給錢,這個劉安也喜歡。

又是一日朝會,劉安再一次站在角落里,這次倒不是劉安官職太低不能往前站,而是朝堂上已經吵成了一鍋粥。

連王旦和向敏中都吵起來了。

站在角落的劉安心說,是不是應該給這些文官們發根棍,打一架不是更痛快。

就長白山一事,王旦提出的是懷柔后再教化。

向敏中提出的是軍政一體,軍管后安穩了再實施宋政。

寇準如老僧如定一般,雙手插在袖子中抱著朝板,聽著,卻一言不發。

呂蒙正呢,不斷的在皺眉頭,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卻也是一言不發。

劉安有點后悔上朝了。

在汴梁城,無數的官員都想成為朝官,只有朝官才有地位,非朝官就是低人一等。

劉安心說,這朝官也沒什么好的。

話說這個時候,早在正月十幾號劉安發出調令,楊延昭已經提兵北上。

經遼地是不可能的,所以楊延昭帶著三千先鋒精銳從武清上船,然后繞到高麗港補給后,從冰封的海面上一路北上。

高麗軍打國內城的戰事他知道,但他卻不能參與半點。

一但宋軍正式參與到高麗軍與國內城的戰事,那么這事就不好收場,宋遼是不可以直接交戰的,畢竟剛剛才有盟約停戰。

不過,楊延昭卻暗中幫了高麗軍一把。

楊延昭拿的是耶律隆慶的正式公文,接管了東丹東城,換防之后把東丹城往國內城的路給弄斷了,就是為了封鎖國內城之戰的消息。

而后,當楊延昭后續的部隊到了之后,楊延昭帶著一萬人馬立即往東。

東丹城,準確的說應該叫新東丹城,這是遼人控制了渤海國之后將渤海國的大貴族們強行遷居到了新城,也就是后世的通化縣這個位置,東丹東城則在后世的通化市的位置,距離約三十里。

東丹東城叫城,卻沒有城池,只有一圈土圍子,核心位置在兩江交匯處。

楊延昭一路往東,目標就是老渤海城,也就是一百年前渤海國王城的地方,這里大約在后世的白山。

這里有城池。

老渤海城居住的都是原先貧苦的渤海人,他們留在這里,也是在留戀自己曾經的渤海國。

渤海人有漢人、有扶余人、有高句麗遺民、有靺鞨人。

在體制上,完全是唐代的一個翻版。渤海人信奉的同樣有佛、道、儒。曾經的渤海國農業發達,非牧獵國度,因為造船業的不發達,所以只在近海捕魚。

除了漁業不發達之外,當年唐代有的農、畜、手工業,甚至是繪畫、藝術等等,渤海國在興盛的時候都有。

他們的三彩陶可以與唐時的三彩陶不相上下。

楊延昭急奔老渤海城,因為他守邊多年,他知道想控制長白山,首先要控制渤海城,而不是東丹東城。

那些渤海貴族對于楊延昭來說,沒價值。

楊延昭到老渤海城的時候,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竟然在城外遇到了石保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宋朝探花郎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1.10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