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宋朝探花郎  >>  目錄 >> 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

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宋朝探花郎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宋朝探花郎 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

李繼隆聽說有銀礦,認為立即就應該開始挖。

“不是,這個事”劉安這才開始慢慢的從頭到尾詳細的講。

李繼隆聽的很認真。

他對倭島的事情知道一些,但有些細節他沒問過。

非常認真的聽完劉安講的一切之后,李繼隆問劉安:“你前幾天講過那個草根什么的,那故事你再講一次。”

“草根,啊,對。”劉安想起來是,是郁金香球莖。

劉安又講了一次,李繼隆說道:“那什么草根都能賣幾百倍的價,要我說,你也不用太心黑,什么銀山賣個十倍,百倍的價便行。”

劉安搖了搖頭:“這有點坑人。”

李繼隆說道:“賣給遼人,讓他們去挖,咱們只要現銀。”

劉安聽完后苦笑著:“我的李伯伯,遼人不會提煉銀子,咱們的工匠最高可以從八石銀礦石中提取七兩銀子,成本大約是五錢左右。遼人八石銀礦石中連三兩都煉不出來,他們的礦石要連著煉三次才有八兩,這成本就要三兩銀子,所以他們都不敢煉第三次。”

李繼隆換了一個姿勢:“你這腦袋有時候靈光,有時候笨。”

“啊。”劉安張了張嘴,沒接話。

李繼隆說道:“我說是遼人,不是遼國。你不是喜歡賣份子嘛,就賣這銀礦山的份子,先是讓咱宋人買走,然后再讓遼人買了去。這就是你講的那草根的段子。”

厲害。

李繼隆已經舉一反三,開始研究期貨了。

劉安點點頭。

李繼隆繼續說道:“然后遼人有份子,他們肯定愿意自己挖。你說了,那邊一但開始挖就會打仗,遼人還怕打仗?讓他們去打。水路在你手中,港口、碼頭、海面上是誰了算。那地方吃糧、吃肉靠的是誰?”

劉安懂了。

“這意思是,先從遼人那里搞一大筆錢,然后再忽悠遼人去挖銀礦,他們不會提煉所以我買銀礦石。接下來他們和倭國打仗,我控制著他們后勤、軍械、糧草、醫藥供給。然后再把這銀礦變成一個商號,讓活下來的遼人變成我們的人。”

李繼隆回味了一下劉安的話。

他原本想的就是搞點錢,再困住遼軍一部分兵馬,替劉安消弱一下倭王的兵力。

再控制后勤掙點錢。

最后,坑死這些遼兵。

可一聽劉安的說法,似乎挺有意思。

李繼隆哈哈一笑:“這不是挺聰明的嘛,這點小事比起你打幽州,一點也不算坑人。”

好象可以搞。

劉安其實并不認為期貨是一個好東西,至少放在大宋這個時代,搞不好會亡國的。

股市也絕對不是好東西。

資本的力量很容易會失控,一但失控這力量比洪水可怕多了。

“我想想吧。”劉安并沒有立即給出答案。

劉安確實在糾結。

那銀山不小,要挖的話動靜實在太大了,別說這個時代信息閉塞,可那銀山一但開挖,劉安相信這天下無人不知。

金銅礦區第一個字是金,可所有人都知道,那里重點在銅。

可銀山不同。

那就是銀子,挖出來一塊算一塊的銀子。

一斤銀子名義上折十六貫錢,但依大宋最實際的銀與銅錢兌換,實為一兩銀子約可兌換一千二百五十枚銅錢。

大宋沒有人真正拿銀子作為貨幣的。

銀豆子,就是一錢或是兩錢的重量,金葉子,就是薄薄一小片金子,方便夾在書里,一片就是一錢,而還有一種叫金瓜子,就是西瓜子的樣子,四粒一錢重。

這些,都是貴族方便帶在身上應急用的,兌換一般憑感覺,不是標準貨幣。

再說不是合法貨幣,可金銀對于普通人來講,那就是實實在在的錢。

話說嵩山腳下。

這里已經有人開始在嵩山以北圈地,嵩山縣請示過寇準,寇準批復允許賣地,但畢竟嚴格按照官府的規劃來。

圈地的多是大商,他們選的地方原本是荒地。距離嵩山四十多里,距離西京也就是洛陽不到六十里,這里當地人叫兩河灘,就是伊水與洛河交匯的地方。

河水從這里交匯,然后流入黃河。

這里買地的主力是兩京商人,他們打算打造西京工坊圈。

皇帝呢。

住在這里就沒打算走,他要等到二月二進行最大規模的一次祭天。

反正現在已經快到元月中旬了,回去汴梁再跑過來,路上就要十二天,不如留下等。

皇帝也沒打算去西京,就待著嵩山腳下,抽空還在祭天區域之外上的山林轉轉,似乎是在感受上天的存在。

劉安派人快馬送來的信交到了寇準與李沆手中。

寇準捧著信:“李公,此事你看如何回復?”

李沆沒回答,伸手指了指山的方向。

寇準明白了,這事要去問皇帝,誰也不能作主。先不說銀礦,就是那巨大的天然銀樹,這就是祥瑞,這種事情誰敢瞞。

以李沆對皇帝的了解。

北方打仗,打死打活,丟了一個城,戰損上萬人馬這種公文,你拖上一年匯報只要找個借口,皇帝也不會說什么。

可祥瑞,你敢拖一天,皇帝就能各種找你麻煩。

寇準問:“李公,此物出自倭島。”

李沆反問:“東西現在不是在汴梁嘛,倭是漢時受封的,這誰敢不報。”

寇準點了點頭:“也對。”

事實上,說倭是漢時冊封這話有點牽強,因為唐時倭王數次想入侵中土的,早就不承認什么宗主,而且連日落天子的話都敢寫出來。

可皇帝不這么想。

只要是祥瑞,他能找個法的給自己臉上帖,為此發兵打仗都有可能。

別說皇帝不喜歡打仗,這種事情,皇帝不在乎挑起戰爭。

寇準去找皇帝了。

皇帝這會就在嵩山山里,就在一處山泉旁看著小橋流水,心情好的不得了。

寇準到。

“官家。”

“寇公啊,可是有政務。尋常政事你作主便是了。對了,京師地動之事,劉安辦的好,你看著以朕的名義給一干人等一個嘉獎。”

寇準點頭稱是,然后說道:“官家,有一事臣不得不報。”

皇帝轉過頭,表情也多少認真了那么一點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宋朝探花郎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2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