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興漢室  >>  目錄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象其重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象其重

作者:武陵年少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武陵年少時 | 興漢室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興漢室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象其重

———漢書·五行志

遷豪令一下,被冀州刺史王邑選中的豪強們再不情愿也只得在期限內拋售賤賣田地、房產以及奴仆,在當地官府的虎視眈眈下,許多看熱鬧的豪強大族只得在官府低價收購了大量良田豪宅、釋放大批奴仆之后,才能湊上前弄點殘羹冷炙。

當然,就憑這些殘余,也足夠許多豪強大賺一筆了。

得到低價收購的田地之后,王邑當即組織清河、巨鹿等郡太守將田地分給無地流民用以屯墾,或者是以較低的價格分割成小塊,賣給少地的農戶,在消化豪強遷移后留下的財產這一過程中,悄無聲息的進行著‘均富’,同時擴大了稅基。

在遷豪的過程中,皇帝沿襲了孝武皇帝時的做法,并沒有一味地采取高壓強遷的措施,而是由水衡都尉出錢、付給每家三十萬錢的‘補償款’,以及五年不納賦稅的政策。當然,這三十萬錢是以家為單位,倘若是途中分家,愿意遷到別的陵邑去,朝廷就會再給三十萬以鼓勵分家。

除了錢財以外,皇帝同時也下詔從這些家庭中拜一名年輕子弟入朝為郎官,以及入國子監學習、賞賜民爵等政策。

在朝廷與地方軟硬兼施的行動下,大量豪富之家被遷移到雒陽城外荒蕪的文陵周邊,這里百廢待興的同時,還迎來了一位剛通過太學策試、在殿試上得到皇帝關注的年輕文陵邑長,倉慈。

這位年輕而躊躇滿志的縣長,因為在殿試的答卷中向皇帝獻策并保證,能在五年之內將文陵邑建設成大縣而被多方所重視。與倉慈幾乎同時來到河南的,還有原潁川太守、新任河南尹劉備。

作為溫和寬仁而又不失強硬的太守,劉備的離開,讓潁川士人放寬了心,又讓朝野對河南的未來捕捉到了新的訊息——文陵邑恐怕只是一個開始。

建安九年的夏初,長安城經歷了一次奇事。

據說是交州刺史龐羲從交趾俘獲了一頭純白的巨象,當地人視為祥瑞,龐羲與被貶至此的交趾太守黃祖、南海郡丞伏德私下一商議,將這頭白象馴服后千里迢迢送往長安,當作皇帝的生辰賀禮。

可這一路走來不知在何處耗費了時日,等送到時皇帝的生辰早已過了,幸而隨隊過來的州從事桓治頗能應變,臨時修改了龐羲所上的奏表,將贈送給皇帝的生辰之禮改稱進獻給皇帝、太子的生辰賀禮。因為皇帝與太子的生辰相差不到一個月,送的禮也不單是一頭白象,居然讓桓治勉強糊弄了過去。

皇帝雖不覺得大象是什么稀奇的東西,但也不會將其原路送回去,申令了一番下次不許進貢以后,便命人驅使著白象滿長安城的游了一番,讓闔城百姓們爭先恐后的看了稀奇,津津樂道之余不免感慨祥瑞應兆。

為了這頭白象,上林苑特意翻修了曾經孝武皇帝觀過象的臺觀,并改名為白象觀,其旁池澤盈野,水草豐美,不遠處就是豢養麋鹿的白鹿觀,景觀相襯,甚為獨特。

京兆士民觀賞完白象之后,皇帝便攜宮眷入上林苑觀看白象、白鹿,甚至還命中二千石以上的大臣們攜妻子同行,權當一次郊游宴飲。

宴席過半,皇帝起身繞到偏室更衣,臨走前特意吩咐眾人自便,不必拘謹。列席諸公見狀,便開始私下里討論起文學經義,陳琳、應玚等幾個不甘寂寞,便開始說著要擬賦作詩,寫篇《白象賦》之類的文章進呈皇帝賞鑒。

在宴席的后面,尚書左丞法正百無聊賴的喝著蒲桃酒,尚書左丞這個官職不大、只負責掌錄文書,沒有資格列席伴駕,但誰讓他是皇帝的親信。這一回法正被特意叫來隨駕,在明眼人看來,重用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所以也不乏有人想借機與法正拉近關系,提前博得好感——皇帝都將法正破格帶來了,不就是為了混個臉熟的么?

“一個人在喝悶酒?”負責在旁監督儀態、防止酗酒的殿中侍御史劉繇邁步走了過來,他當年因為涼州戰敗,擔心被追究而大病一場,最后卻被皇帝赦免,緊接著生龍活虎、居然又坐上了殿中侍御史的位置。

“總不如劉公自在。”法正瞇著眼睛,看著劉繇站立在他旁邊,目光仍盯著高談闊論的群臣,若不是他嘴角微動,幾乎都難以發覺兩人正在說話。

“佳釀在前,我又是監酒的,哪里自在了。”劉繇輕聲自嘲著,目光很快朝人群中一掃,接著低聲道:“我近來聽說一件事,想請法左丞賜教。”

法正輕抿一口酒,借著袖口的掩飾,說道:“賜教不敢當。”

“偶然聽人說起,這次交州獻象,本來是只作天子壽賀,可臨了卻添上了太子。”劉繇神情淡淡的像是在說一件尋常的小事:“是否真的做了這樣的更改,御史臺不得而知,但既然風聞此事,我也有必要來尋法左丞。”

法正一時沒有答話,而是朝前看去,只見三獨坐之一、御史中丞沮授正孤零零的自斟自飲,再往前,則是言笑晏晏、彼此客套的劉虞等三公。

“是有這件事,但都說交州地方偏遠,疏于文書,有所錯漏也是能寬宥的。”法正看了好一會,這才緩緩說道,說著也不忘作出解釋。

劉繇聽了,也不說什么,抬步便走了。

“不知道是誰讓他來問的……”法正輕聲嘀咕道,其實這件事情哪里能瞞過皇帝,他與劉繇并不算熟稔,自然也懶得提醒對方。

單獨進獻皇帝與一同進獻皇帝與太子,完全是兩個概念,將皇帝與太子并尊,饒是太子年紀小,不會有什么念頭,但皇帝的態度就不用考慮了么?

桓治無論是因為情急倉促、顧不了許多,還是有意為之,顯然都是做了件糊涂事,別說是連累交州上下人等,就連朝廷也會不安——誰讓這頭象在名義上,伏德也是有份的。

皇帝更衣回來后,見酒過三巡,一邊順口同意了欲要表現的陳琳等人撰寫文章稱頌的請求,一邊下令諸公到外面去看白象。

白象在來的路上已被馴服,只見他在馴象人的指揮下,或是下跪屈膝、或是用象鼻噴水,最后是以一象之力與十個虎賁比賽拔河而告終。

皇長子劉晞、太子劉㬎與一干同齡的重臣子弟也湊在一旁,興奮新奇的看著小山一般的白象,時不時地鼓掌叫好。

其中不知有誰多嘴說了一句:“這象如此之大,不知如何才能知其重?”

場面一時靜了下來,眾人都不自覺的思考起這個問題來了。

“問得好。”皇帝打破了沉默,抬眼望去,只見是太子身邊的周循。他點了點頭,心里忽然冒出個很熟悉的念頭,就事說道:“你們誰有辦法,能知道這頭象的重量?”

“陛下。”有人似乎有了主意,想要進言,卻被皇帝揮手攔住:

“讓他們答吧。”皇帝指的是那些隨從父兄隨駕帶來、與太子待在一起的大臣子弟們。

這下就更有意思了,朝臣們若有所思,仿佛明白了什么。

過不了多久,便有人開始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打頭的是頗受皇帝喜愛的外甥周循:“這個好辦,砍一棵大樹做秤桿,將它稱一稱就是了。”

皇帝好笑的反問道:“那要從何處尋這樣一個壯士把象稱起來呢?”

周圍的人也善意的笑了起來,而周循卻一臉認真的看了眼離皇帝不遠的許褚,回答道:“這個人看起來就可以。”

許褚一愣,沒想到自己莫名其妙的成為了焦點,他忙苦笑著擺手,開玩笑,人怎么能舉起大象呢?

周循立即苦惱了起來。

“不如把大象殺了,一塊一塊的稱?”又有人順著周循的話提議道。

當即有人否定了這個建議,白象是進貢的祥瑞,也是交州新辟之地臣服歸化的象征,豈能就這么殺了?

眾人還沒來得及辨認那是誰家的孩子,皇帝便看向太子:“你想到了么?”

太子似乎是因為第一次遇見這種場合,有些怯怯,顧左顧右看了會,方才說道:“可以將象趕到船上去,記下水至船舷的位置,然后再將……”

大臣們立即表示嘆服,紛紛稱贊太子的主意絕妙無比,堪稱神童,而皇帝卻是訝異無比,這個主意怎么會是太子想出的?難道說是……

可他現在已無暇顧及其他,太子的主意明顯是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在大臣們的奉承下,皇帝只得先讓人照著試了一番,給足了太子名聲,這事才算告結。

事后,皇帝斟酌再三,還是如先前所打算的那樣,下了一道詔書:拜兵部侍郎周瑜之子周循、太常孔融之子孔輿、以及車騎將軍曹操之子曹沖等人為太子舍人,入宮陪伴太子。

太子有了同伴,意味著過上不久,東宮的師傅們也要開始一一出現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興漢室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