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無上真魔  >>  目錄 >> 第四十章 修身、治國、平天下!

第四十章 修身、治國、平天下!

作者:皇甫奇  分類: 東方玄幻 | 玄幻 | 林君玄 | 神話 | 道法正藏 | 三花聚頂 | 五氣朝元 | 皇甫奇 | 無上真魔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無上真魔 第四十章 修身、治國、平天下!

第四十章

東方即白,林君玄從沉修中慢慢睜開眼來,篝火已經熄滅,腳邊不遠,少女摟著雪狐,蜷著身子,臥在地上,嘴角露出一絲甜甜的笑容。這女子奔波在外,一個人出現在這荒山野嶺之中,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這或許是她睡得最安心的一個晚上。

少女在熟睡,林君玄也就不打擾她。等到她醒來的時侯,就是兩人分別的時侯,讓她多睡一會兒也無所謂。

時間還早,林君玄很久沒有誦讀過古圣賢之書了。讀書人時時刻刻經卷不離手,講究時刻聆聽圣音,洗練心性,以免雙耳蒙塵,污了心境。這少女還在熟睡中,林君玄也不想打擾她,取了竹箱,走到另一面的山崖處,停了下來。

山崖邊過膝的野草叢生,林君玄放下竹箱,取出筆墨紙硯,放于野草叢中的一塊巨大的巖石上。雙手負立,林君玄走到臨崖而立,大聲誦讀起自已所熟知的圣賢之言:

“天地有正氣,浩然充斥天地,君子者,善養之,藏于胸,納于心,邪不能侵,濁不能污……”

讀圣賢之說,要大聲,世俗書生只知訟讀詩書要大聲,連學堂老師也要求學子,大聲朗讀。大多數讀書人之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方寸宗中典籍眾多,松隅曾從宗中藏經閣取了一書給林君玄,這里面除了道書,還有許多是宗中前輩的修道筆記之類的。道法書林君玄沒法修練,但那些雜記類的筆記書林君玄還是可以閱讀的。這三年,林君玄修練之余,便會閱讀這些箱中的雜記類書。在其中一位宗中前輩的筆記中,看到過關于讀書人大聲誦讀的一個解釋。這位宗中前輩和大虞王朝的一位儒家領袖是方外至友,有極深交情,他在雜記中寫道,讀書人誦讀圣賢之作,不是讀給別人聽,而是讀予天地聽。天地有浩然之氣,讀書誦圣賢之作,情感所積,引動天地浩然之氣貫體,使得百邪不能侵。他遇到過一些真正有修養的大儒,發怒的時侯,一聲喝斥,居然有相當于修道強者的威力,碰到這種大儒,一些邪道高手,能被他們直接一聲喝散精氣,就像是被道門的頂尖高手拍了一掌。而大虞王朝的丞相,據說曾經隔著數千丈的距離,一聲喝斥,震散了一位邪道宗主的精氣,將他活活震斃。

這位方寸宗前輩在書中寫道,正直、剛正的大儒雖然不修道法,但并非就沒有精氣。他們的精氣,不儲存在體內,而儲存在靈魂中,儲存于天地之間。他們用以溝通天地之力的‘道符’,就是他們的靈魂。接近圓滿的靈魂,一聲喝斥便能揮動天地浩然之氣,以用攻敵。這個效果其實就和天人期高手引動天地之力一樣。

在修道的數個境界之中,天人期及以后境界的修道高手最注重心性修為。這個時期之后,道法的提升和心性修為息息相關。修道的各個境界,天人期為一個質變的階段。這個時期之所以命名為天人,正是寓意,人與天合,天心人心的意思。論心性修為,一個幾百歲的修道者拍馬也趕不上一個終身浸淫儒家典籍的大儒。修道者修上幾百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修的道法,而并非心境。而儒家講究的就是一個心境圓滿,外物不能加,諸邪不能侵。

天下大亂三百年,邪道肆虐,百家之中,邪道最不喜歡的就是儒家。儒家倡導治國平天下,天下太平,邪道就得中落。按照邪道的想法,天下的儒生自然是死絕最好,以后就再沒有什么人說邪不壓正了。但三百年的兵戈動亂,邪道殺伐都沒能滅盡天下的大儒,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這些大儒雖然形體枯朽,但內心卻圓滿,一聲喝斥,直接震得這些邪道高手精氣破散,破功而亡。以致于邪道中人只能通過控制那些割據的勢力,去迫害那些詩禮世家。

因為儒家在修練心性方面的絕對優勢,許多修道士都會去參悟儒家的典籍,用來提升自已的心性,靈魂境界。甚至一些修道界強者,還會為了心性修練方面的問題,專門登門向大儒請教學問。

誦讀片刻之后,林君玄從一旁取過宣紙,攤在巖石上,想了想,提起蘸墨的毛筆,在宣紙上寫了三組字:

“修身,治國,平天下!”

儒家所提倡讀書生一生的報負盡縮于這三個詞語之間。望著這七個字,林君玄陷入了沉思。越是大儒,修養越深,越出名,離朝廷就越近,而其提倡的觀點,便越接近于這四字。大儒心境修為高深,不敢說圓滿,至少是接近圓滿的。而大儒的境界顯然與這個七個字是有關系的。

“修身,治國,平天下,從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世俗盡展胸中報負的濃墨縮寫,但真實的,應該不只是這樣才對,”林君玄低頭思考著,半晌,突然提筆在‘修身’二字下方,寫上一行小字‘己身’。

修身,修的自然是自己的‘身’,這個身卻是身心的意思。天下絕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止部于這個境界。天下儒生眾多,但真正能靠一喝,震散邪道高手全身精氣的,卻只有大儒才能作到。雖然在修身這一步,只有大儒達到極致。

修身之后,第二步為治國。林君玄想了想,又在治國后,加了一行小字:帝王身。大儒入于朝廷,處理朝政,輔佐君王。君王有錯,大儒當上諫。這是修帝王之身,令帝王身正。

帝王負社稷重器,居于朝廷,而朝廷又負統帥萬民,調理天下,可謂天下人心所望,坐鎮于人心之中。所以古時,朝廷又總稱之為中央朝廷。這個中央,指的是人心中央,萬民翹首的意思。而帝王又稱為天子,上天之子。所謂天心人心,上天者,人心也。

林君玄思緒越發流暢,奮筆一書,又在平天下下方加上了一行字:修天下人之身!平天下,使天下平!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欣欣向榮,此為修天下人之身。

“修己身,修帝王身,修天下人之身!……”林君玄輕輕讀出了讀書人生平報負下方的這三個新的注解。儒家養浩然之氣,使心神圓滿,其所有的奧妙就集于這幾個字了。參透了其中的含義,心神便致于圓滿。

林君玄修道許久,已漸漸明白修道和心神境界的關系。心性修為高的人,修練起道法來,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什么心魔之類的,統統與他們無關。這種人修練再快,也不懼怕心魔。是謂諸魔不侵。

林君玄又想起了《天地萬化經》的總綱,總綱中說,人看到萬物,看到各種景物,景色,或應景生情,或喜或哀,或悲。而這個過程,表面上看只是人的情緒變化,但其實是萬物在盜取人的‘氣’。人之所以會哀勞,生病、死亡,就是因為被盜取了生存之本的氣。

正直的大儒,全身浩氣凌然,他們不會被外物所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按《天地萬化經》的解釋,這些大儒正邪不侵,萬物已經很難盜取他們的氣了。很多大儒,年愈古稀,但精神矍鑠,有的比年輕人還精神。他們聲音宏亮不弱于年輕男子,目光銳利比年輕人更有神,而且壽命很長,相比普通人而言,他們活得很多。被人問起長壽的秘訣時,這些大儒往往回答說,吾善養吾之氣!

不過,大儒雖然能阻止萬物盜取自已的氣,卻還是要死。這是因為,他們雖然能阻止萬物竅取自已的‘氣’,但卻不能阻止天地盜取自已的‘氣’,所以還是要死。相比于萬物,天地強大太多了,而大儒的心性修為還不足以阻止強大的天地盜取自已的氣!

“如果按照《天地萬化經》的解釋,其實讀書人也是在‘修道’。只不過,修道界的人修的是肉體,而大儒修的卻是精神。他們能通過提升自身心性修為的地步,阻止萬物盜取自已的氣,這本身已經和修道者差不多了。如果再往上一點,達到阻止天地盜取自身‘氣’的地步,讀書人說不定可以真正達到長生不死的地步!”林君玄心中若有所思道:“只是可惜,絕大部分讀書人連修身都未能圓滿,更逞論治國。而大儒糾纏于政務,單單‘治國’二字,便耗盡了他們幾乎一生的時間。而到了‘平天下’這一步,他們的肉身已經老了,也經沒有時間讓他們去完成平天下這一步了!所以天地間自有儒以來,還沒聽說有一位儒能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

天地誕生了人,天下人與天地息息相關。如果儒生能達到修天下人身的地步,其心神境界說不定還真能阻止天地盜取自身之氣,從而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只是‘平天下’談何容易。這個平字,并不是說百姓富足,天下沒有戰事就行的。

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沒有戰事,這只是肉身,物質上的平。平天下者,天下平。這個平,還應包括人心平。人心平則不會出貪欲,計較心。不會有口角,打架,人人面慈目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沒有扶弱濟強,因為根本沒有強弱之分。沒有行俠仗義,因為沒有事情讓人你去行俠去仗義。要達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就算是號稱盛世的大虞也不敢稱‘平了天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無上真魔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50335